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特色

课程特色

1.夯实通史课程的基础地位

本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考古学概论、教育学概论等。通史课程设置逻辑严密,体系完整,课时量占总学时的比重大,体现了通史课程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基础地位。通史课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担任,实行严格的平时成绩考察和期末成绩考核。通过通史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打好历史学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走上中学历史教学岗位奠定坚实的历史学科基础。

 

2.彰显选修课的地域特色

为了拓宽和深化学生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加大选修课比例,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西北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开设四个序列的选修课:专题史系列、文献导读系列、中西文明系列、丝绸之路文明系列。专题史序列和文献导读系列主要有《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经济史》《史记导读》等;中西文明系列主要有《先秦秦汉史》《魏晋隋唐史》《美国史》等。丝绸之路序列主要有《丝绸之路文明》《丝绸之路考古》《敦煌学概论》《简牍学概论》等课程。其中丝绸之路序列选修课程,既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3.强化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双导师制,为本科生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实践指导。要求学生至少读50本专业书,并撰写10-20万字的读书笔记,考核方面,除了要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组织答辩之外,还要就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组织考试,检查学生的基本功和基础知识。定期举办读书会,让学生分享读书成果,并让教师参与进行指导。重视学生教育技能的培养和教师道德素养的养成,聘请中学教学名师建立中学教师工作坊。其他的实践教学还有考古见习、劳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等。多渠道实践教学,提升本科生从事职业能力。

 

4.精品课程群带动整体课程质量建设

    本专业已经建设成多元的精品课程群,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由省级教学名师李并成主持的《敦煌学》。省级精品课程六门,分别是省级教学名师田澍主持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以及《敦煌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精品课程群既有通史类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等,又有地方特色的《敦煌学》。精品课程数量多,层次高。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引,带动本学科课程建设,极大的推动了本专业整体课程建设的质量,满足了学生高质量课堂学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