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
财务成本管理学是在众多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我院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涉及会计、财政、金融、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是集传统知识与电算技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企业财务形成全面认识,掌握财务成本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熟悉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控制、成本管理等基本理论与方法;锻炼学生借助计算机技术全面考察企业财务状况,做出正确财务决策。本课程以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结构,为提供财务信息、理解、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
课程规划
1、建设目标: 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标,跟踪学科前沿发展,以教学研究为先导,规范、全面的教学资料为基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为手段;组建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专业功底扎实的课程教学团队,打造有特色的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体系。
2、建设定位: 财务成本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经济管理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历史发展,扎实的掌握财务成本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主体内容和分析方法。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课程特色
1、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体现教育目标的转变。 课程所有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都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大力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建设、案例编写、教学组织、教学方法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例如,我们设计的案例研讨、小组讨论方案、综合性作业都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实验教学(如ERP模拟演练企业财务运作过程、EXCEL财务建模等)和实习基地实习等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重视教材和案例的选编,以教材和案例促教学改革。 财务成本管理课程组教师十分注重教材更新和案例的编写,优先选定国家级教材或教育部推荐教材为授课依据,鼓励课程组教师组织编写教材;跟踪学科前沿和经济生活中的新生事项选择编写案例,这些教材和案例的选编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
3、重视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实现了教改理论对教改实践的指导。 西北师大商学院十分重视对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推动以教改理论促教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组教师近年承担教改课题五项,发表教改方面论文多篇。
4、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有针对性、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财务成本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具体内容跟实践联系紧密,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对应用性较强的内容,辅以大量案例教学,同时,在课外组织学生组成团体模拟公司具体财务运作和相应的财务知识竞赛,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的掌握。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始终都围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而展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课程的主线,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此线索而展开,课程内容共十三章,可以分为两大模块,分别为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财务管理部分包括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实务,实务部分包括: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企业分配管理。成本管理部分包括:成本预测、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成本报表分析。本课程在一个学期之内完成,共设置72学时。
前导课程
《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
《经济法》
《税法》
《成本会计》
《管理学》
后续课程
《审计》
《会计制度设计》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
《高级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资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