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申报教学成果奖——艺术素养类课程《基础集邮学》建设和教学 | |||
|
|||
![]() |
|
第四章 集邮展品的组编
随着集邮者收集的邮品数量的增多和集邮知识的丰富,就会产生将这些邮品组编成集的愿望。集邮者将邮品分类、整理,并经设计、组编而成的,用以表达一定主题内容的专集称为邮集(collection)。邮集是集邮者对邮品进行收集、研究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成果。邮集通常分自娱自乐和研究的收藏性邮集,以及按特定邮展规则组编的参展邮集,即集邮展品。集邮展品的组编是集邮者参与的最高层次的集邮活动。集邮展品的组编有一些特殊要求,也有一些技巧,本章将主要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1 集邮展品的类别和评审
尽管集邮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组编自娱自乐的收藏性邮集,但对于一个高层次的集邮者来说,应按照国际集邮联合会(FIP)邮展规则组编集邮展品。各级邮展通常设非竞赛性(含荣誉类、官方类、评审员类和特邀类)和竞赛性展品。竞赛性展品是参加评定获奖级别的一类展品。按照FIP邮展规则的规定,目前竞赛性展品共分12个类别。组编集邮展品应严格按特定类别的要求进行,即一定要按这12个类别的范围中的一个(也不能同时按2个类别以上)的规定组编集邮展品。 1.1传统集邮类展品 1.1.1传统集邮类展品的特点和制作要点 传统集邮类展品(traditional pilately exibit),是一种按照国别、历史阶段和邮票发行顺序组编的集邮展品。它要求以邮票为主体,在选定的国家和时间范围内,按照邮票的发行顺序逐套、逐枚地展示。由于各国发行的邮票数量繁多,集邮者不可能收全并研究清楚,目前传统集邮类展品的选题常把范围缩小,即选定一个国家的一个历史时期,甚至是一类、一套、一枚邮票来组编,如《中国古典邮票》、《日本菊图邮票》、《中国蟠龙邮票》、《世界首枚邮票》等。 传统集邮类展品是以版式研究为中心,即对邮票的印制、发行和使用进行研究,包括邮票的印版、版铭、版模特征、齿孔、刷色、纸质、实寄封等进行考证,并区分不同品种,而对邮票图案则不进行分析描述。 适用于传统集邮类展品的展品素材有:①邮票,包括新票、旧票,单枚或连票,甚至全张,以及贴有邮票的实寄封(反映不同邮资、不同邮票使用状况、不同使用日期的自然实寄封);②各种变体票、组外品。趣味品,以及齿孔、纸质、背胶、刷色等方面的变异品;③样票、印样和设计图稿(包括未被采用的);④史前封、简;⑤其他特殊邮品,包括邮政曾使用过的赝品、邮税两用票,以及未曾使用过的邮税两用票。邮政用品(加贴邮票的除外)、未经实寄的封、片以及为集邮目的而发行的商业封、纪念封、首日封等不宜作为传统集邮类展品的素材。 传统集邮类展品包括标题、前言和展示的邮品。标题宜简单明了,最好在名称后加上时限。前言通常起展品纲要作用,简要介绍展示什么、研究什么、达到什么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标题、前言和邮品三者应一致。贴片上的邮品布局应尽可能对称,整个展品在外观螂品多寡和收集难易程度等方面做到平衡。 1.1.2传统集邮类展品的评审 传统集邮类展品的评审主要看5个方面: (l)展品的重要性(15分):主要是指所选题材、展出多少重要邮品和选题在整个集邮价值中所达到的重要程度。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ACPF)把重要性改为思想性,占10分。 (2)展品的处理(15分):主要是指展品的完整性和展品处理的正确性。 (3)邮品的珍罕性和品相(30分):邮品的珍罕性是传统集邮类展品应必备的基本条件,邮品的品相也至关重要。 (4)展品的知识与研究(35分):主要是指展品体现运用前人的知识(知识)和本人的研究成果(研究)。 (5)外观印象(5分)。 1.2邮政历史类展品 1.2.1邮政历史类展品的特点和制作要点 邮政历史类展品(postal
istory exibit)是以各种实寄邮品来反映邮政历史的集邮展品。邮政历史类展品的研究重点,是用特定历史阶段邮政业务的实际情况来说明邮政通信的史实,如邮政机构的发展、F政通信的状况、邮政业务的演变、邮政资费的变化、某一地区的邮政史料、某一类邮件的使用等,如《巴西邮政史1810—1877》、《华东人民邮政》、《中国军邮》、《新中国国内邮资的变迁》、《XX邮政支局的变迁》等。展品可在下列邮政历史领域的任何一方面进行开拓:①邮票发行前的邮政业务;②本地区、国内和国际邮政业务的发展;③邮资;④邮路;⑤邮戳;⑥军邮;⑦流动邮局及其他流动邮件;⑧遇险邮件;⑨免疫邮件;⑩新闻检查邮件; 适用于邮政历史类展品的素材有:①各类邮品的实寄物品;②盖有邮政戳记的史前封; ③实寄邮政物品;④实用邮政单据:⑤有清晰邮政戳记的使用过的邮票:⑥邮戳;⑦少量与邮政有关的地图、图片、公告或其他邮政标志。但未使用过的邮票、邮政用品和有意制作的各类物品等不宜作为这类展品的素材。 邮政历史类展品的制作与传统集邮类展品类似。 1.2.2邮政历史类展品的评审 邮政历史类展品的评审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l)展品的处理和重要性:总分35分,其中15分用于集邮积极性的评定,20分则用于对邮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等处理的评审。 (2)知识和研究:总分35分,其中25分用于展品的开拓、分析和认识上,另10分给予个人研究。 (3)品相和珍罕性:总分25分,其中15分用于珍罕性(还包括罕见和难得的成分),10分用于品相。 (4)外观印象:总分5分。本类展品大都为实寄邮品,应通过合理的总体布局来弥补展品处理中的单一现象(如连续展示各类实寄邮品)。
1.3邮政用类展品 1.3.l邮政用品类展品的特点和制作 邮政用品类展品(postal stationery exibit)类似传统集邮类展品,是一类按国别、时期、发行顺序编排邮政用品的集邮展品,如《法国邮政用品》、《新中国邮政用品》、《中国邮资明信片》等。 邮政用品类展品的研究重点是版式研究,包括版模、图文距离、印刷字体的变化,以及纸质、刷色的差异等。 邮政用品类展品的前言类似传统集邮类展品。这类展品容易出现邮政用品单调和“重复”的感觉,但仍需展示细微的差异,以反映研究的深度。邮政用品的展示允许叠放(需显现出主要差别)。 1.3.2邮政用品类展品的评审 邮政用品类展品的评审,一般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 (1)展品的处理和重要性:总分30分,两项各占15分。处理是指是否全面和平衡,以及表现方法;重要性则取决于展品本身的重要意义和选题的重要意义,早期的比中后期的重要,全面的比部分的重要。 (2)知识和研究:总分35分。 (3)品相和珍罕性:总分30分。展出的邮政用品应当完整,重视变体和样张,在各自的选题范围内应展示所有珍贵邮品。 (4)外观印象:总分5分。 1.4航空集邮类展品 1.4.l航空集邮类展品的特点和制作 航空集邮类展品(aeropilatelic etibit)是以航寄过的各种邮政物品组编的,反映航空邮政发展历史的展品。它研究一个国家(地区)在一个时期、一个方面的航空邮政历史,包括航空邮政的建立和发展,邮路、邮资等的变化。航空集邮类展品的组编有四种方式:①按发行顺序(传统方式);②按地理位置、航空邮路(邮政历史方式);③按运输工具(飞机、气球、火箭、信鸽等);④按航空公司编。这类展品如《中国航空邮政1920——1937》、《罗马尼亚来往信件上的航空邮戳1890——1938》、《“澳信”航空始末》等。需要指出的是航空集邮类展品与航空题材的专题集邮类展品是有严格区分的。其关键在于邮票的运用,前者必须是航空邮票,而后者并无此限制。 适合航空集邮类展品的素材有:①专供航空邮件贴用而发行的航空邮票及其实寄封;②通过航空邮寄的各种邮政物品;③实寄封上各种与航空邮递有关的邮戳、宣传戳、福戳、签条等;④空投的传单、信件和报纸;⑤空难事件中找回的邮件(上有有关副戳);⑥虽未经邮政传递,但经批准利用的特种航空运输工具(如气球、飞艇、信鸽)传递的邮政物品;⑦少量能说明航空发展历史的地图、照片、航班表等。 1.4.2航空集邮类展品的评审 航空集邮类展品的评审,首先要审视展品中各项邮品是否符合要求,然后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审: (1)展品的处理和重要性:总分35分,其中处理20分,重要性15分。处理主要评审标题、前言和邮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创新。重要性体现在年代、区域和规模上。 (2)知识和研究:总分35分,其中知识占20分,研究占15分。主要评审对展品中邮品的相关描述,重视个人研究(满分10分),鼓励利用前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3)品相和珍罕性:总分25分,其中品相10分,珍罕性15分。 (4)外观印象:总分5分。主要指展品的总体布局。 1.5航天集邮类展品 1.5.l航天集邮类展品的特点和制作 航天集邮类展品(astmpilatelic exibit)是一类用于太空研究和太空计划有关的历史、技术和科学方面的邮品组编的展品。主要是从集邮的角度研究空间探索的历史和科学技术的演变,如《火箭邮件的先驱》。《中国航天史——从中国第一枚火箭到中国航天邮件》、《美国月球探险的发展》等。一部航天集邮类展品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①与空间探索有关的天文学;②空间探索的历史:③与空间探索有关的同温层飞行;④火箭邮件;⑤载人和不载人卫星对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探测:⑥从初级阶段电信到人造卫星传递信息;⑦载人空间飞行。 适用于航天集邮类展品的素材有:①通过邮政部门,由同温层气球、火箭、回收舰船、救援飞机及其他航空器发送或回收的邮政物品;②为航天目的发行的印有空间探索、空间计划等有关的文字、标志、图案的邮票及其在齿度、刷色、纸质等方面的变异、试印样张、样票等;③航天事件(航天飞机、宇宙火箭等发射)发时加盖当地的邮戳(美国、法国、中国等发射国的邮戳获得承认)的邮品等。 1.5.2航天集邮类展品的评审 评审时注意其组编和邮品选择不同于航天专题集邮类展品,在具体评审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l)展品的处理和重要性35分; (2)知识和研究35分; (3)品相和珍罕性25分; (4)外观印象5分。 1.6专题集邮类展品 1.6.1正专题集邮类展品的特点和制作要点 专题集邮类展品(tematic pilatelic exibit)是一类以邮品图案(包括有关文字)和发行目的来表达主题内容的集邮类展品。专题集邮类展品最鲜明的特点是以邮品的图案为研究对象,而不考虑国家、时代和成套,让邮票的图案来表达集邮类展品的主题内容。专题集邮类展品有两种类型:①资料性专题集邮类展品,是以同类图案或同一发行目的为基础组编的集邮类展品,如《蝴蝶》、《汽车》、《奥运会》、《国际儿童年》等;②叙事型专题集邮类展品,是以叙事(情节故事)为基础组编的展品,一般是围绕某人或某事,并进行题材开拓,如《狗——人类的朋友和助手》、《我可以介绍自己吗?我的名字叫汽车》等。资料性专题集邮类展品因为缺乏趣味性和研究深度,在国际邮展中已逐渐被淘汰,目前主要发展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专题集邮类展品的拓展最为重要,要求有深度和创造性。任何类型的邮品都可以作为专题集邮类展品的素材。 有关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的组编还要在下面专门介绍。 1.6.2专题集邮类展品的评审 专题集邮类展品的评审标准与其他类别展品有很多不同,评定的方面是: (l)处理:总分25分。其中计划(纲要)20分,规模5分。专题集邮类展品的计划是指标题、前言和目录,其中纳入评分的实际上是目录。具体评定时:①有计划4分;②计划是否详细,满分4分:③计划是否与标题相符,满分2分;④计划的正确性、逻辑性、平衡性,满分5分;⑤计划是否包含该专题所涉及的各个部分内容,满分3分;⑥计划是否有独创性,满分2分。 (2)拓展:总分25分。拓展又可分为创造性、深度、重要性和思想性等方面。创造性是指展出者是否成功地对新专题(指选题新颖,极少前例)进行相近的论述,以及对老专题采用新的分类方法或具有想像力的描述。深度是指展品的内容是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次分明,论述深入;还指对切合本专题但又鲜为人知的或不见经传的邮品的展示的综合评定。重要性是指根据专题的范围、年代,以及可供利用的相关邮品的收集难度和广度(包括史前邮品在内的早期邮品,兼顾近代邮品)来衡量。思想性是指展品健康向上的情趣与新颖生动的结构。 (3)集邮知识:总分20分。是从所选邮品的种类、集邮评述的正确与否以及研究的可靠性来评定。对由展出者发现的,具有专题特征的展品素材则给予重视。 (4)品相和珍罕性:总分25分,其中品相15分。对品相,除按常规标准要求上好品相外,对旧票和封片上的戳记要求清晰和轻微,以使邮品图案清楚可见。珍罕性是从邮品的发行量、存世量和收集难度来衡量,强调珍罕,但并不是非珍贵不可。 (5)外观印象:总分5分。展品应精心编排,自始至终整洁、规范、平衡。 1.7极限集邮类展品 1.7.1极限集邮类展品的特点和制作要点 极限集邮类展品(maximapily exibit)是一类以合格的极限明信片表达主题内容的展品,也是唯一全部内容是人为制作的展品类别。极限集邮类展品的制作可按国别分,如《法国普票极限明信片》、《美国战后纪念邮票极限明信片》等;也可以按专题分,如《轮船》、《名胜古迹》、《北京风光》等;特殊的可按专门课题或按邮政史料研究分。专门性展品或研究性展品是指对极限明信片组成要素的独特性研究,以及对尽最大可能保持票、片、戳一致等方面所开展的研究。要组编较高质量的极限集邮类展品,需寻觅早期制作的极限明信片。 1.7.2极限集邮类展品的评审 极限集邮类展品的评审按下列四个方面进行: (1)处理和重要性:总分30分,两者各占15分; (2)知识和研究:总分35分,知识20分,研究15分; (3)品相和珍罕性:总分30分,两者各占15分; (4)外观印象:总分5分。 1.8印花(税票)类展品 1.8.l印花类展品的特点和制作要点 印花(税票)类展品(levenne exiit)是以国家、地、市等政府主管部门发行的税票、费用票和信用票等有价票证组编的专集。由于这些有价票证大小和外形类似邮票,其使用方式也与邮票相仿,即贴在某种单据上,经注销后生效,因此这类票证可以仿照邮集的形式组编展览。这类展品早在1930年以前的国际邮展中也展出过,1930年被取消,1991年在FIP邮展中又重新设立为竞赛性展品。印花(税票)类展品可按种类、地理位置、年代顺序组编展品,如《中国早期印花税票》、《法国已被采用和未被采用的税票样张》等。 印花(税票)类展品的研究重点与传统集邮类展品类似,是印花(税票)等票证的版式,包括齿孔、纸质、刷色等,也研究实用单据和注销戳记。 适用于税票类的展品素材有:①印花税票娜税两用票、电报票、专利凭证、火车包裹票、司法印纸等,含新票、旧票,单枚、连票、全张;②上述各类票证的样票、变体票;③上述各类票的实用单据等。 税票类展品的处理与传统集邮类展品相仿。 1.8.2印花(税票)类展品的评审 评审规则与传统集邮类展品相仿,但稍有差异,如重要性显然不是邮政意义,而是从财政等角度来考虑。但评审要点与评分比例与传统集邮类展品是差不多的。 1.9集邮文献类展品 1.9.l集邮文献类展品的种类和特殊规定 集邮文献类展品(philatelic literature exibit)是一类涉及邮票、邮政历史和集邮的正式出版物组成的集邮展品,分为下列四类: (l)手册和专门论著:内容包括各种集邮手册、专著、专门性的研究论文、书籍、史志、展览目录、专门目录(指除收录一国或相关数国所发行的邮票外,还列出不同版式,以及分齿、分色、分纸,此外也收录变体票、邮戳和其他特殊研究内容)和作公开讲学用的文稿(结合广播、电视、电影和幻灯片用)。 (2)普通目录:包括世界性、区域性和一国的通用目录。 (3)集邮报刊:包括集邮杂志、集邮报纸、集邮协会会刊、邮商特刊、年鉴以及类似出版物。 (4)集邮文章:指在集邮报刊或非集邮报刊上刊登的一般著述。 集邮文献类的参展者可以是展品的作者、汇编者、编辑、出版者、赞助机构或社团,以及任何享有展品出版所有权的个人(不是指收藏者)。 集邮文献展品还有以下特殊规定: (1)集邮文献类展品除按规定(即在国家级邮展中获高奖)取得FIP邮展资格的以外,对尚无机会参加国家级邮展的新出版物也允许直接参加FIP邮展。 (2)集邮手册和专著必须是在邮展前5年内出版的,其他展品则规定必须是在2年内出版的(分卷著作应以各卷的出版日期为准)。 (3)期刊展品必须是最近出版的全套全年刊物。 (4)文章、论文的汇编必须是正式出版物,且应至少选自10种不同报刊出过的。 (5)修订版以新出版物对待。 1.9.2集邮文献类展品的评审 集邮文献类展品按以下标准评审: (1)内容处理:总分40分。主要评文风、文采、明晰程度和表达技巧。 (2)创造性、意义和研究深度:总分40分。主要评总体意义、独到见解、个人分析、科学依据和理解程度。 (3)技术处理:总分15分。主要评价扉页、版本说明、页数、声望、索引和插图。 (4)外观印象:5分。主要评价装帧、印刷和加工状况。 1.10.青少年集邮类展品 1.10.l青少年集邮类展品的特殊规定 青少年集邮类展品(youth pilatelic exiit),是一类由别岁以下的青少年集邮者组编的集邮展品,它的类别原则上与成人展品一致,但有以下一些特殊规定: (1)年龄在21岁以下的展览者属青少年级。年龄推算以邮展举办当年1月1日为准。 (2)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级展品分四个年龄组评审: A年龄组:15岁以下; B年龄组:16—17岁; C年龄组:18—19岁; D年龄组:20—21岁。 (3)青少年级展品允许有集体作品,但需归入C年龄组评审。 (4)青少年级展品按其不同年龄组,参展贴片数有不同的限制:A年龄组至少24——32片,最多60—64片;B年龄组至少24—32片,最多60—64片;C年龄组至少32—36片,最多72—80片;D年龄组至少48片,最多72—80片。 (5)在国家级邮展中至少获银、铜奖的青少年集邮类展品才准予参加FIP邮展,青少年集邮者可免交参展费。 (6)青少年集邮类展品只能以参展者本人名字展出,不得使用展出名(相当于笔名)。 (7)青少年集邮类展品在同一年中只能参加一次FIP邮展。 (8)青少年集邮类展品最高只能获得大镀金奖。 1.10.2青少年集邮类展品的评审 对青少年集邮类展品的评审,不同年龄组的评分标准不同,年龄越小的,外观印象得分比例越大;年龄越大的,展品处理和知识的得分比例越大。 上述各项标准具体分析如下: (1)展品处理(开拓):展品应能体现与所选主题相关的丰富邮品和专门性研究,这可通过一个课题、一个项目(如版式研究)或一组邮品使其达到专门化。展出者应当表现与自己所在年龄相适应的水准和难度(评审是视不同年龄组掌握宽严)。 (2)知识:在传统集邮类展品方面,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能反映基础知识和专门邮识的邮品液研究上,在展品中能反映个人研究的成果。在专题集邮类展品方面,能反映丰富的专题知识,并有与展品主题相关的邮品。随着年龄的提高,具有专题因素的邮品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3)展品素材:主要是看:①是否有足够的相关邮品,并在各部分平衡;②邮票与封、片的比例是否平衡(后者应占物40%左右);③邮品的品相;④邮品上的邮戳是否合乎要求。 (4)外观印象:主要是看编排是否合乎逻辑,视觉效果好。 1.11现代集邮的沙龙类展品(试验类) 1.11.l现代集邮沙龙类展品的特殊规定 现代集邮沙龙类展品(mophila-salon exibit)是邮展当年前15年内发行的邮品组编而成的展品,目前为FIP试验类。FIP对这类展品有如下特殊规定: (1)展品类别不限,但所列邮品必须是邮展当年前强损年内发行的。 (2)展品不分级别,参展者无年龄际制,可以个人或多人名义参展(其他类别只允许个人参展),也可以团体名义参展。 (3)本类展品中的集邮文献,限定论述现代集邮的书刊和目录。 (4)在一次邮展中,本类展品集中展示,限定在50-150框(每框15片)。每部展品要求3-5框(相当于其他类别成人展品数量的60%左右)。 1.11.2现代集邮沙龙类展品的评审 目前本类展品尚无专门评审规则,可由邮展评委打分评审,但奖级很低,通常由组委会颁发纪念奖牌(非正式奖牌)。也可采取由参观者自由投票评选最佳展品,评出前三名并发证书。 I.12开放类展品(试验类) 1.12.l开放类展品的特点 开放类展品(open class exhibit)是一类不同于上述11个类别的,较为自由、开放的展品,其主要特点是展品素材允许少于50%的非邮品。此外展品在构思上发挥随意性,具有趣味性。 开放类展品素材除50%以上的邮品外,还可以用以下物品人集:①集邮纪念品,如未经实寄的非邮制纪念封、片,纪念邮戳卡,纪念章,邮折等; ②宣传广告品,如邮展目录、邮政广告等; ③摄影美术作品,如新闻照片。画家原作(含手绘封);④文件资料,如获奖证书、记者证、个人身份证明等;⑤能装入镜框的各种实物样品,如花草、羽毛、钱币、纪念章等;⑥各种票证,如入场券、公园门票。粮票、火花等。 1.12.2开放类展品的评审 开放类展品是FIP,邮展的试验类,目前尚无评审规则,一般由专门的评审小组评审,评出若干部最佳展品。从目前一些国际邮展评审来看,其评分标准一般分三个方面: (l)计划、想象力、划造性和新奇性:约40分; (2)集邮知识和专题知识:约35分; (3)外观:约25分。 附:FIP邮展的奖级 FIP规定获奖牌的展品以5分为1级,共8级。奖级名称和得分为: 大金奖(LG)95分和95分以上 金奖(G)90-94分 大镀金奖(LV)85一89分 镀金奖(V)80-84分 大银奖(LS)75-79分 银奖(S)70-74分 银铜奖(SB)65-69分 铜奖(B)60-64分 60分以下的一般只发参展证书。 在国家级似上的邮展中,还设附加奖励和大奖。附加奖励是由有关团体、个人提供实物特别奖(一股为各类工艺品),由评审团分配给大镀金奖以上或具有突出成绩的展品。大奖是最高荣誉。综合性世界邮展设3种大奖:荣誉大奖。国际大奖和国家大奖。国际大奖和国家大奖分别奖给非举办国题材和举办国题材的最佳展品。所有大奖的奖品均为各类工艺品。
2 集邮展品组编技巧
合格的集邮展品常采用通用标准贴片为材料组成。展品怎样具体组编,FIP邮展展品评审规则并未作很多具体规定,但集邮界还是有一些普遍采用的做法和技巧。 2.1贴片制作技巧 2.l.l贴片的选用 贴片又称活页贴片纸,是一种特殊规格的中厚白纸。标准型的贴片大致尺寸为215×280mm,但近年来集邮界常用230x290mm的尺寸。目前FIP规定,展示贴片一律用淡色纸,要求不反光、不毛糙。不化字迹,最理想的纸色为淡米黄色。以往使用较多的是内框印有极淡灰色的方格贴片,每格3mm见方,横边56格,直边78格,每横向14格、直向13格作一线段记号,以方便集邮者安排邮品定位用。这种贴片四角是圆弧状。但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是无孔(指三孔弹簧夹册用于装册)、无格,四角为直角的贴片。 2.l.2邮品的包装 在贴片上安置邮品,以往是直接用特制的集邮胶水纸,这种方法往往会轻微损伤背胶。目前大的护邮夹,将邮品置于其中,纵向切取。在用护邮夹包装邮品时,应注意邮品放入后护邮袋边留出lmm左右。对于尺寸较大的邮品,如封、片简,可用大尺寸护邮夹或玻璃纸包装。护邮夹背面刷有胶,将邮品贴于贴片上很方便。大尺寸的邮品,可以利用集邮专用相角固定于贴片上。 2.1.3邮品在贴片上的安置 邮品在贴片上的排列,大致要求左右对称,上下平衡,贴片纵向中心线上有邮品。对于不同类别的展品,邮品在贴片上的安置可稍有不同: (1)传统集邮及相关集邮类展品:这类集邮类展品是票封并重,邮票又以套票为主,票幅一致的邮票较多,也有较多的连票,并有一定比例的实寄封。这类集邮类展品贴片上的邮品,宜以图4-1的方式排列,基本上是以纵向中心线为轴线左右对称,其中横排为奇数的,中间邮品应置于纵向中心线中央。在排列时,各横排邮品件数应同时出现奇数和偶数,以避免方阵式的排列。 (2)邮政历史类展品及相关集邮类展品:这类集邮类展品基本上都是封片,几乎不出现邮票。为避免产生单调重复感,可以在一个贴片上安置1-3个封,但横、直两种规格的封不宜在一个贴片上。封背的邮戳如需突出,可加绘在单封旁。邮政用品往往出现正面邮资图相同,左角装饰图、背图、编号或文字不同的情况。为避免过多地占用贴片面积,可以多枚叠放,但1个贴片不宜超过6个。若突出左下角编号的,可用向上斜叠法;若突出背面的图,可用向下斜叠法;也可采用分行重叠法。 但应避免采用对称重叠或称上下对齐重叠。 (3)专题集邮类展品类:专题集邮类展品用的邮票不能成套出现,因此邮票的大小往往不一致,而且还使用不同大小的封、片。因此邮品安置只能从总体上左右对称,上下平衡。实际安置邮票时,宜采用横行票与横行票对称,直行票与直行票对称,一枚大型票与两枚小型票对称。采用的封片宜与邮票混合贴于一个贴片上,避免连续出现封片。对于小型张。 为使邮品在贴片上贴得活泼一些,在不影响邮品次序的前提下、应将邮品贴成五角形、腰形、菱形、钻石形等整体形状,但不宜贴成三角形、倒三角形和方形 2.2贴片上说明文字的撰写 每个贴片上都应有邮品,有说明文字。作为集邮展品的说明文字要求相当严格,同时又必须符合各类展品的特点。 2.2.1标题页 标题页是集邮展品最前面的l—2页,可以不安置邮品。标题页通常包括标题、前言和目录三部分。 (1)标题:是展品的题目名称,是一部展品内容概括,起引导作用。标题拟定的优劣,往往影响评委对整部集邮类展品的印象,取名应相当慎重。标题的首要要求是确切,既能反映展品的主要内容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宜简短达意,如实反映展品,使人们一看便能理解,用词不宜过分花哨。 (2)前言:又称序言,是展品介绍。对前言的书写要求是如实反映展品,文字宜简明,重点是要写出邮识水平。评审委员和观众看展品前必定先看前言,而且评委还要核对展品与前言是否有差距,评价邮学术语是否运用精确。因此,前言撰写是否得当,往往直接影响展品的评分。 不同的展品类别,前言有不同的写法和要求。传统集邮类展品的前言一般分三小段,第一段写展品的内容和史料;第二段写展示项目,包括邮品选择,处理安排,也可突出珍罕邮品;第三段写研究状况,包括个人研究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应用;邮政历史类展品前言重点写展示部分的邮政史料,所选主要邮品和个人研究成果也可以简介;邮政用品集邮类展品前言宜评述所展示的邮政用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也应阐明研究状况;航空、航天集邮类展品前言类似传统集邮类展品的写法,并结合部分专题集邮类展品的写法;税票类前言类似传统集邮类展品的写法;专题集邮类展品前言应以专题情节为主,阐明总体构思和主题开拓情况,专题集邮类展品的前言有简化的趋势;极限集邮类展品的写法类似专题集邮类展品。文献类只需在文献的小牌上写出文献的内容提要。前言撰写忌夸大不实之词,也忌任何谦虚客套之词。在任何情况下,邮品的价格在展品上是不能写出的。 (3)目录:除专题集邮类展品需撰写详细的目录外,其他类展品一般不强求。专题集邮类展品的目录应列出章和节,其他类别只需写分段要点或不写。目录上的章节起讫数,还需在其后用括号写出这一章或节的贴片数,以利评审时评委评价各章节是否平衡。 2.2.2对邮票的描述 在贴片上对邮票的描述十分重要,它能反映展出者个人的构思和研究水平。因此,撰写时应用词科学,简明达意,要求运用正确的术语。各类展品对邮票描述的要求、角度和侧重点是有不同的。 (1)传统集邮类展品:主要以套为单位进行展示,因此首先要求写上各套邮票的套名于全套邮票之上。比较重要的内容还要写发行日期、齿度、水印、印版、纸质等,如遇特殊情况,也可写于邮票下方作备注处理。有关版式研究情况可用文字描述或图示加以归纳和区分。变体票和趣味品要与正票分开排列,撰写时要突出变异情况。组外品和样票可与正票一起排列,也可单列(珍罕的)。上述情况一般都写在邮票的上方。 (2)专题集邮类展品:说明文字的书写重点是专题知识,即通过说明文字将所有邮品串起来,从而通过邮品和文字说一个故事、一段情节或一个科学论述。而对具体邮票不作描述,即不写邮票的名称、发行国家、齿度、纸质等。由于当今本类展品也加入少量传统集邮研究的项目,可进行版式研究,这种内容的文字撰写可按传统集邮类展品的方式表达,但文字一般写在邮票的下方。 (3)邮政历史类展品:说明文字主要是邮政史料的内容。由于这类展品大部分由实寄封片组成,所用旧票很少。对这些旧票的描述一般只限于邮戳,而对于邮票的齿度、刷色、图案等不必描述。这类展品所用的邮路图、邮资表、邮政公告也属文字表达内容。 (4)邮政用品类展品:这类展品不会单独出现邮票,但对邮资封、片、简的描述可参照传统集邮类展品。 (5)其他类别的展品:航空、航天集邮类展品参照传统集邮类展品和邮政历史类展品的写法,税票类展品参照传统集邮类展品的写法,极限集邮类展品参照专题集邮类展品的写法。 2.2.3对实寄邮品的描述 实寄邮品包括经邮政实际寄递的封、片、简和邮政用品等。在当今各类展品中,都要有一定的实寄邮品,没有实寄邮品的展品是不允许参展的,或不予评审的。因此,如何对实寄邮品进行文字描述十分重要。 当前FIP邮展的展品虽分12个类别,但我们可将其归成传统集邮类及其相关类(含传统集邮类展品、邮政历史类展品、航空集邮类展品、航天集邮类展品、税票类展品,简称传统类)和专题集邮类展品及其相关类(含专题集邮类和极限集邮类,简称专题类)两大类。这两大类展品对实寄邮品的描述是有很大不同的。 (l)传统集邮类展品及其相关类:对实寄邮品的描述包括:①反映哪种邮政业务;②从何地寄往何地;③何日寄递、何日到达;④邮资为多少;⑤销什么邮戳;⑥贴什么邮票;⑦邮资变迁情况等。 (2)专题集邮类展品及其相关类展品:对实寄邮品的描述主要是邮品上的专题信息,凡与专题开拓无关的内容,如实寄邮品上的日期、地点、邮资等内容都不必书写。当然,在专题集邮类展品中加入的少量传统集邮研究内容的邮品须参照传统类的描述方法在实寄邮品下方择主要内容加以备注式简要描述。 关于贴片上说明文字的具体书写方法,由于电脑技术的普及,当今一般不用手工书写方法而采用电脑排版并打印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按标题(0号宇)、前言(4号宇)、目录(4号字)输入,并经排版打印在A4纸上,然后直接复印在空白贴片纸上。对于邮品展示贴片上的文字,一般是先按章名大4号字、节名4号字、说明文字小4号宇、备注5号字的方式先输入电脑,并打印在料纸上,然后,将这些文字一段一段剪下,依据这些文字在贴片上所处的位置贴于A4复印纸上,然后再复印在空白贴片上,最后贴上邮品,能使整个展品外观印象良好。
3 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的组编
由于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特别是一框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指16个贴片)较易组编,集邮者学做邮集也往往从组编一框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开始,因此本书下面将更具体介绍一些有关组编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的实用方法。 3.1选题的创新、知识和趣味性 选题是组编专题集邮类展品成功的关键。专题集邮类展品选题的原则是同时体现创新、知识和趣味性。 3.1.l创新 创新是指选题具有独到、特别、与众不同的特色,是选题的灵魂。1999年,FIP评审专题集邮类展品,创新已单独列出打分。创新的体现是新选题和老选题的新开拓。新选题如《胡子》、《夜》《火车司机的一天》等,是以往邮展中未见到过的。老选题的新开拓,是在老选题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上去翻新,如《汽车》开拓成《我可以介绍自己吗?我的名字叫汽车》;《港口》开拓成《码头交响曲》等。聪明的集邮者,应经常不断地变换自己原来的老选题。即局部改变标题、目录(计划)和展品素材,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永存自己展品的青春。 3.1.2知识 知识是指该选题能给人以新知识,得到原来不知道,印象十分深刻的知识。如在《数学的故事》展品中,有绳子打结记数、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的发明等知识,使观众印象很深刻。 3.1.3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展品的整体情节有趣,让人乐意看,也即选题能讲故事,可以是一个故事能讲到底,也可以讲若干个故事,或大故事中套小故事。 为了能同时体现创新。知识和趣味性,在选题时应注意:(1)选题的大小要适中;(2)相关的邮品要多,有大范围的邮品可供选择,同时又应有一定珍罕性和收集难度高的邮品;(3)选题的范围宜选世界性的(如水、夜、月亮等);而不要选一国性的(如《中国名山》、《中国名画》等);(4)选题宜运动的事物,以利讲故事,而不宜选静止的事物;(5)选题宜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爱好,以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 3.2先写计划再收邮品 计划是一个理想的设想。先看书(涉及所选题目的专著、科普读物、专门介绍),弄懂所选题目的专题知识的来龙去脉,然后按专题知识拓展的要求写出计划(目录的章、节)的草稿,再收集邮品,使展品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全面。 写计划实际上是写目录。目录一般设若干章,章下面再分节(至少应有章、节二级标题)。目录应尽可能按专题知识本身的要求进行撰写,而不能局限于你已经收集到的邮品来写目录。 目前国际上对计划的撰写有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拟人手法)两种方式。 对于已写好的计划,应多推敲修改。最好能在班级集邮小组中讨论,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计划在收集邮品过程中还可进一步修改。 3.3展品素材的多样化和多国化 计划确定后,就可以着手收集邮品。在收集邮品时,要特别注意展品素材的多样化和多国化。 3.3.1展品素材的多样化 专题集邮类展品素材是限制最少的,无论什么类型的邮品都可以入集,如邮票(包括样票)、小型张、小本票、邮资封、片、简、信卡,国际回信券,邮戳和极限明信片等。虽然任何邮品都可入集,但优秀的专题集邮类展品还是有一些特别要求,特别是要求收集难度高的邮品。目前,在国际邮展中获高奖的专题集邮类展品中,一般意义的邮票以外的邮品可高达70%一80%以上。因此,要提高专题集邮类展品的水平,应多收集邮资封。片、简以及各种实寄邮品,而少收集一般意义的邮票。因此,在具体收集的顺序上,应注意先收集邮票以外的邮品,再收集邮票。特别应指出的是,可利用的实寄封是指利用该封上的邮戳、签条、标志,而不是该封上的邮票(1941年以前的实寄封可利用其邮票上的信息),极限明信片也应该尽量少利用(1框最多1片)。 3.3.2邮品的多国化 邮品的多国化是指展品应利用多国的邮品(国家越多越好),而单个国家的邮品一般不应超过10%。因此,在邮品利用时,应先考虑用国外的,再考虑用本国的。 3.4以贴片为单位一片片地编 集邮展品的基本单位是贴片,应保持每个贴片的独立性。根据计划的要求,搞好每个贴片有许多好处:一是能看到成果,增强信心;二是根据贴片的要求收集邮品,效率高三是参展时方便选择。在具体做法上是选购一本大的空邮册,一页相当于一个贴片,一片一片收集和预插。每个贴片都要有节号和节名,以利参展时的选择。 贴片制作完成后,宜选择优质透明护邮套装好加以保护。
实验四制作一个贴片 实验目的:掌握在贴片上安置邮品和书写说明文字的方法要领。 实验工具:成套邮票2一3套及相关实寄封1个,或某专题邮票若干枚、相关邮资明信片或邮资信封1个,护邮夹若干,相角4个,标准贴片一张。 实验步骤及作业: A.传统集邮类展品贴片的制作 a将每枚邮票分别装人护邮袋; b将邮品按传统集邮类展品的要求贴在贴片上,将实寄封用相角贴于贴片上(注意留下说明文字的位置,邮票安置应注意左右对称); c按传统集邮类展品的要求书写说明文字; d将制作好的贴片套上护邮套。 B.专题集邮类展品贴片制作 a将每枚邮票分别装人护邮袋; b将邮品按专题集邮类展品的要求贴在贴片上,将邮政用品用相角贴在贴片上(注意留下说明文字的位置,邮票安置应注意左右大致对称); c按专题集邮类展品的要求书写说明文字; d将制作好的贴片套上护邮袋。
参考文献
[1]盛名环,黄宪明主编:《中国集邮百科全书》,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年版,第525—540页 [2]唐无忌,刘开文:《集邮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年版,第65一126页 [3]梁鸿贵:《编好专题邮集的四个方面》,《上海集邮》,1999年第六期,第20-23页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集邮展品 传统集邮类展品 邮政历史集邮类展品 邮政用品 集邮类展品航空集邮类展品 航天集邮类展品 专题集邮类展品 资料性专题集邮类展品 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 极限集邮类展品 印花类展品 青少年集邮类展品 集邮文献类展品 现代集邮沙龙 开放类展品 展品处理和重要性 知识和研究品 相和珍罕性 外观印象 贴片 集邮展品标题 集邮展品前言 二、问答题 1.试述传统集邮类展品的特点。 2.试述专题集邮类展品的特点。 3.应怎样描述传统集邮类展品中的邮票? 4.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的选题原则是什么? 5.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的计划应怎样撰写?试写一部叙事性专题集邮类展品的计划。 附:参观邮展指导 参观目的:通过组织一次综合性邮展的参观活动,掌握各种类别的集邮类展品的特点和组编集邮类展品的技巧,并对整个邮展的布局有所了解。 参观邮展的组织:由教师先行了解邮展的规模、类别,并与该邮展组委会先取得联系。邮展的参观先由教师选择各个类别的典型集邮类展品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仔细阅读。 参观指导: (1)传统集邮类展品:主要观看这类展品的特点,展品是怎样通过邮品体现研究重点——版式研究的?说明文字是怎样书写的?所观看的展品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应怎样改进? (2)邮政历史集邮类展品;了解这类展品是怎样通过邮品和说明文字表现邮政历史的,注意这类集邮展品主要是用实寄邮品表现的,未使用过的邮票、邮政用品是不可以入集的。 (3)邮政用品集邮类展品:了解本类集邮类展品与传统集邮类展品的异同。注意邮政用品集邮类展品的研究重点也是版式研究,它研究的不仅是邮资图,所有印上去的图案、文字、符号(包括相对位置)都是版式研究的对象。 (4)航空集邮类展品:着重观看本类展品所用的展品素材,注意比较本类集邮类展品与航空专题集邮类展品的不同。 (5)航天集邮类展品:着重观看本类集邮展品所用的展品素材,注意比较本类集邮展品与航天专题集邮类展品的不同。 (6)专题集邮类展品:观看几部专题集邮类展品的选题是否具有创新、知识性和趣味性。这类展品的计划是否合适。展品素材是否多样化和多国化。这类展品中实寄封的使用是否恰当。说明文字的书写有何优缺点。本类集邮展品与传统集邮类展品有哪些方面不同。所观看的专题集邮类展品有哪些明显的优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重点分析l—2部)。 (7)极限集邮类展品:注意极限集邮类展品是怎样表现主题的。观看这类展品中使用的极限明信片,并判断其中最好的、较好的,不好的(甚至不合格的)极限明信片。 (8)印花(税票)类展品:了解本类展品的特点。注意它是怎样采用传统集邮类展品相仿的方法表现和处理的。在展品中使用的税票、实用单据、注销戳记等名词与传统集邮类展品中使用的哪些名词对应;注意本类展品是怎样进行版式研究的。 (9)集邮文献类展品:注意本类展品在邮展中的展览方式。 (10)青少年集邮类展品:注意年龄组的区分在邮展中的表现,以及与成年人集邮类展品的不同。 (11)现代集邮沙龙:总结一下本邮展中现代集邮类展品所表现的展品类型(如邮票、邮政用品、特快专递等)。 (12)开放类:注意本类展品与上述展品在哪些方面具有特点,在展品中采用了哪些类型的非邮品(其中哪些是实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