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申报教学成果奖——艺术素养类课程《基础集邮学》建设和教学  

成果完成人:卓杰 谢致远 邵青山 赖景耀

申请材料

 

 

 

 

 

甘 肃 省 教 学 成 果 奖

   

 


 

    艺术素养类课程《基础集邮学》建设和教学

成果完成   卓杰  谢致远  邵青山  赖景耀    

成果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艺教委基础集邮学课程组

  省级一等奖

申报单位名称及盖章西北师范大学

          2007625

         文学

              0  5  4  1  2  3

             4  0  0  2  2  4

               ________________

               

 

                 


 

    

 

 

 

一、成     

 

成果曾

获奖励

 

获奖时间

获奖种类

获奖等级

奖金数额(元)

授奖部门

2006

全国青少年集邮教学示范基地

国家级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

 

 

 

 

 

 

 

 

 

 

 

 

 

 

 

 

 

 

 

 

成果起

止时间

起始:1992 9       完成:20075  

主题词

艺术素养;集邮学;教学建设

 

 

 

 

 

1992年,随着学校五年教改工程的实施,课程建设成为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艺术素养类课程“基础集邮学”作为新课程在我校乃至全国高校首次开设。该课程开设15年以来,开设26期,共有1800多名学生选修,2004年一次性选修报名人数突破700人,创国内集邮学开课人数之最。

开设“基础集邮学”艺术素养类选修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我校学生尤其是师范类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础集邮学课程组的教师们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过程中,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大纲、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为该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该课程成为我校一门精品艺术素养类课程。

19958月,六集专题电视片《专题集邮》由我校集邮学课程组录制完成出版,提高了基础集邮学课程组综合教学实力及在全国的影响。200510月,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授予“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并颁发铜牌。

“基础集邮学”课程开设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对全国普通高校推进艺术素养教育起到了示范和推进作用,陆续有多家高校开始开设此课程。教学调查表明,该课程很受学生欢迎。

 

二、成 果 内 容

 

学校艺术教育曾经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美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1989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从1989年—2000年的第一个十年规划,以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围绕这个十年规划,各地教育部门从端正学校艺术教育的思想认识、建立行政和教研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和培训教师队伍、配备教学器材、开展科学研究等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入手,大力推动规划的实施。根据国家艺术教育规划,我校积极加强艺术教育基础设施、课程建设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

19929月,随着本科五年教改工程的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决定“基础集邮学”列入艺术类素养课程开设,学校成立基础集邮学教研室(现为基础集邮学课程组)。19947月,甘肃省教委艺术教育检查评估组来校对“基础集邮学”进行全面考核,同年9月,原国家教委又对甘肃省艺术教育课程进行了评估,“基础集邮学”获得良好成绩。199411月,基础集邮学课程组申报的项目“基础集邮学教学探索”列为甘肃省高等教育重大教学研究项目。十五年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基础集邮学”课程现已成为我校艺术素养类课程中的精品课程。

1、编写教材、大纲,收集各类教学资料

我校“基础集邮学”开课,首先基于赖景耀出版专著《漫话集邮》,此书成为我校“基础集邮学”课程开课后的第一部教材。赖景耀参编,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基础集邮学教程》教材后来成为我校“基础集邮学”课程的指定教材。课程组教师编写教学大纲、教学框架。20042005年,基础集邮学课程组老师和有关人员一起设计了该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集邮学真正成为一门图文并茂的艺术鉴赏和提高整体美育功能的课程。课程组订阅《中国集邮报》、《集邮》、《飞天邮苑》等报刊杂志,并大量收集相关集邮学资料,不断充实教学资料,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基础集邮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站设计开发已基本完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件和网站自主学习。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目前最主要的教学形式之一。课堂教学的效果、质量对整体教学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课程组教师根据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的特点,按照当前国际较为流行的集邮方式,将整个课程主要分为传统集邮、邮政历史集邮、专题集邮和极限集邮等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自己的特点、收集对象、收集方法、具体应用等部分,同时把基础知识融会到相应的专题中,如在讲授传统集邮时,我们重点讲解如何对邮资票品各种特征进行微观研究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综合版式研究,让学生了解到进行这些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又如关于专题集邮,则重点讲解它与传统集邮的异同,以及如何根据主题去收集尽可能多品种的素材。这样的专题学习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与强烈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在了解和掌握科学的集邮方法的同时,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专题的整合和优化,教学时可根据需要,互相穿插进行专题讨论,而不必拘泥于各自的范围。例如传统集邮、邮政历史集邮、专题集邮都注重收集实寄封,但是各自对实寄封的侧重点就很容易讲清。

3、营造审美气氛

审美教育是感性教育的高级形式,教育的目的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学科技能外,还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道德情操,培养真善美的行为与情感。由于集邮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民族性,融历史、艺术、美学、印刷技术于一体,这就为“基础集邮学”课程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条件。审美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通过营造审美化的气氛,师生之间有一种热烈的情感交流。课程组教师给学生上课时,每一节课都会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精美的邮票,或看一看经过创作编组出的专题集邮展品,或讲一讲实寄封上的记载的邮政历史等,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开阔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欣赏中去学习集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集邮有更进一步的兴趣时,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4、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集邮的魅力,增加感性认识,课程组把部分教学环节直接安排在集邮活动现场进行。如《水车与风车》在兰州举行首发仪式,卓杰老师带领集邮班学生现场授课。与此同时,大学生们通过欣赏一部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编排新颖、富有创造性的邮集,也受到教育和启发,获得了美的熏陶,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现场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雅的艺术,更想不到的是,集邮还能在世界邮展上披金挂银为国增光,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兴奋和兴趣。当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如此大作用时,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5、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建设一批有志于集邮教育,业务过硬、敬业务实的师资队伍,是发展集邮教育事业的关键。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校将“基础集邮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进而成为计划内选修课,陆续正式开出。由于集邮学课符合高校素质教育、艺术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要求,溶入校园文化,因而发展很快。新世纪以来,受到社会认可,得到迅猛的发展。集邮学课教师队伍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得以形成、壮大。为了开好集邮学课,学校成立了基础集邮学课程组。开课初,由赖景耀老师主讲,经过培养,建立了教学梯队,刘信生教授(国家级邮展评审员,甘肃省邮协会副会长)中期主讲,近期由青年教师卓杰副教授(校百花邮票研究会会长)独挡一面,挑起了每学期数百名学生的开课大樑。

2. 创新点(可另附页)

 

1、“基础集邮学”课程为全国最早在高校开设的集邮类课程,进一步完善了高校课程结构;

2、“基础集邮学”课程开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基础集邮学”课程培养了集邮人才和集邮教育队伍,选修“基础集邮课”的学生毕业后有的成为工作单位集邮活动的组织者,集邮课程的讲授者;

4、赖景耀老师的专著《漫画集邮》和参编的《基础集邮学教程》成为高校集邮类课程的专业教材;

5、“基础集邮学”课程开课较早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图文并茂,充分体现该课程的特色。

 

3.应用情况(可另附页)

 

1993年,《中国集邮报》开辟整版刊出《大学校园故事多——西北师大开设集邮课之后》新闻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来自美国、瑞士、香港、台湾及国内信件百余封,盛赞集邮学进入高校课堂,不少大学致函学校教务处,询问教材、大纲及开课细节。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均参照我校课程大纲开设了集邮学课程。在开设集邮学课程的学校组织的对人文选修课程教学调查中,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均名列前茅。“基础集邮学”课程的开设,对全国普通高校推进艺术素养教育起到了推进作用。

“基础集邮学”成果对高校其它艺术素养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的开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推广前景更好,受益面会更宽。

 

 

三、主要完成人情况

 

(1)完成人姓名

卓杰

   

出 生 年 月

1963 10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

19857

高校教龄

22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现任职务

 

工 作 单 位

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

13919365635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美育美学、学科教学论教学及研究

电子信箱

Zhuojie1022@126.com

通 讯 地 址

西北师大29号楼205信箱

邮政编码

730070

何时何地受何奖励

甘肃省集邮先进个人,兰州市集邮先进个人

 

 

 

 

 

 

 

 

1、《基础集邮学》课程授课;

2、《基础集邮学》课外部分活动组织;

3、《基础集邮学》部分电子课件制作;

4、《基础集邮学》公共选修课开设组织;

5、发表一定数量集邮教学与研究论文;

6、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

 

 

 

 

 

 

 

 

 

 

 

 

 

 

                                          : _____________

 

                                   课题组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

                                         

 

         

主要完成人情况

 

(2)完成人姓名

谢致远

   

出 生 年 月

  19739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

  19977

高校教龄

10

专业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职务

主任科员

工 作 单 位

教务处

联系电话

7971691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高教管理集研究

电子信箱

xiezy@nwnu.edu.cn

通 讯 地 址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

邮政编码

730070

何时何地受何奖励

 

 

 

 

 

 

 

 

    1、《基础集邮学》部分电子课件制作;

2、《基础集邮学》课外部分活动组织;

3、《基础集邮学》授课;

4、《基础集邮学》公共选修课开设组织;

5、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

 

 

 

                                  

 

 

 

 

 

 

 

 

 

 

                                          : _____________

 

                                   课题组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

 

                                         

 

         

 

主要完成人情况

 

(3)完成人姓名

邵青山

   

出 生 年 月

  1968 05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

   1992 06

高校教龄

15

专业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现任职务

副处长

工 作 单 位

教务处

联系电话

7971453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高教管理及研究

电子信箱

shaoqs@nwnu.edu.cn

通 讯 地 址

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

邮政编码

730070

何时何地受何奖励

1997年、2003年分别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1、《基础集邮学》课程全校课程建设规划与组织开课;

2、《基础集邮学》课外部分活动组织与协调;

3、《基础集邮学》课程调研;

4、资料收集与整理。

 

 

 

 

 

 

 

 

 

 

 

 

 

 

                                          : _____________

 

                                   课题组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

 

                                         

 

         

 

主要完成人情况

 

(4)完成人姓名

赖景耀

   

出 生 年 月

1942 7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

  19658

高校教龄

37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职务

退休

工 作 单 位

数信学院

联系电话

7972926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集邮学、统计学教学及研究

电子信箱

yaojinglai@126.com

通 讯 地 址

西北师大

邮政编码

730070

何时何地受何奖励

全国集邮先进个人(1987年、2003.北京)

 

 

 

 

 

 

 

1、《基础集邮学》课程首次开设并讲授课程;

2、《基础集邮学》课外部分活动组织;

3、《基础集邮学》公共选修课开设组织;

4、发表大量集邮教学与研究论文;

5、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

 

 

 

 

 

 

 

 

 

 

 

 

 

 

                                          : ____________

 

                                   课题组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

 

                                        

         

 

四、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1)完

成单位名称

西北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委员会基础集邮学课程组

主管部门

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

    

卓杰

联系电话

13919365635

     

7971691

电子信箱

Zhuojie1022@126.com

通讯地址

西北师大教务处

邮政编码

730070

 

 

 

 

 

 

 

 

 

 

 

 

 

 

 

 

 

 

 

 

 

19929月,随着本科五年教改工程的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决定“基础集邮学”列入艺术类素养课程开设,学校成立基础集邮学教研室(现为基础集邮学课程组)。19947月,甘肃省教委艺术教育检查评估组来校对“基础集邮学”进行全面考核,同年9月,原国家教委又对甘肃省艺术教育课程进行了评估,“基础集邮学”获得良好成绩。199411月,基础集邮学课程组申报的项目“基础集邮学教学探索”列为甘肃省高等教育重大教学研究项目。20043月,基础集邮学课选修人数愈700人,创造集邮学科学期学生数全国之最。200510月,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授予“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并颁铜牌。截至2007年春季学期,“基础集邮学”课程共开设26期,全校各院系共有1800多人选修。

 

 

 

 

 

 

 

 

 

 

                                                                       

 

                                                                                                  

 

 

         

五、申报、评审意见

 

 

 

 

 

 

 

 

 

 

 

 

 “基础集邮学”课程为全国最早在高校开设的集邮类课程,进一步完善了高校课程结构,该课程较早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图文并茂,充分体现该课程的特色。该课程开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集邮人才和集邮教育队伍,选修“基础集邮课”的学生毕业后有的成为工作单位集邮活动的组织者,集邮课程的讲授者。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在学校名列前茅。“基础集邮学”课程的开设,对全国普通高校推进艺术素养教育起到了推进作用。对高校其它艺术素养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的开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经校评审委员会评审,评为校级一等奖,同意推荐省级一等奖

  

     

申报单位负责人签名: _____________   申报单位公章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组组长签字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字

             

 

 

 

 

 

 

 

 

 

 

 

 

 

 

  

    

 

                                                          

 

 

 

甘肃省教育厅盖章       

                                

 

   

 

申请书
科学总结
 
成果内容
主要内容
创新点
应用情况
 
辅助材料
教案选编
获奖证书
教学活动
论文摘编
其它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