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申报教学成果奖——艺术素养类课程《基础集邮学》建设和教学  

成果完成人:卓杰 谢致远 邵青山 赖景耀

申请材料

集邮就是集邮

 

耀

 

什么是集邮?这是一个似乎十分简单但又很难说清楚的问题。1840年,英国邮政发行了“黑便士”邮票,即出现了收藏这种邮票的集“邮”者,可以说:邮票与集邮同时诞生。一百年来,人们不断以自己的感受,描述着“集邮”,丰富着“集邮”。

英王乔治五世这样描述集邮:“集邮是王者的癖号,也是癖号之王”,这句名言虽未说明集邮的科学内涵,但说明了集邮是一种“爱好”。所谓“王者”,是指集邮的人应有一定社会“地位”,有相当经济基础,有一定文化程度,从宏观上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局限性在于有排除寻常百姓对集邮的喜好之嫌。“爱好之王”之说,在当初并不明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立,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乔治五世的高瞻远瞩。事实上,人们公认世界“三大热”,第一是体育,第二是旅游,第三则是集邮。据统计,全世界喜爱收藏的约5亿人,其中集邮者就有2亿人。在世界一千余个收藏门类中,集邮人数占首位。

捷克集邮家奥托·霍鲁努克说:“集邮是一种爱好,集邮是一门科学,集邮是一种研究活动,集邮是一种文化娱乐的享受”,讲出了除“爱好”之外的对集邮更深层次的理解。美国总统罗斯福,本身就是一位成果颇丰的集邮家,他认为:“集邮是研究人类关系的科学”,还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情,能象集邮那样使你得到多方面的满足,也没有任何一种事情,能象集邮那样使你感到终生趣味。”他们的论述,将集邮提高到“科学”,并多侧面地评价了集邮。同样,这些名言仍未讲出集邮是什么。中华全国集邮联原会长朱高峰在他的工作报告中指出:“集邮是邮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邮票的收藏研究则是派生出来的一项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集邮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在中国的几次邮联代表大会上,分别提出了集邮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集邮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提出了“集邮文化”说,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对集邮的描述,明确了集邮与邮政,集邮与文化,集邮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虽然这些论述仍然未回答集邮是什么,但对于提高集邮在人们社会活动中的地位,集邮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意义十分深远。事实上,在中国,由于国家的重视,邮政的介入,各行各业的支持,集邮发展很快。

在集邮及非集邮报刊中,有不少对集邮的描述。如:认识世界的窗口,收集国家的名片,阅读百科全书,建立历史、自然、百科博物馆,参观琳琅满目的美术展览,等等。香港邮商在邮票包装袋上简明地写着:益智、怡情、交友,储财。这些描述,大都着眼于邮票的功能,进而描述了集邮的功能。此外,人们还从另一个角度——集邮心理去描述集邮,提出兴趣说、嗜好说、消遣说、求知说、学艺说、增值说、事业说、交友说,揭示了人们认识集邮后加入到集邮队伍中来的不同心理动机。以上描述,丰富了人们对集邮的认识,但未能描述出集邮的内涵。

实际上,集邮是一个外来词。英文Philately(集邮)一词源出于拉丁文philo(爱好)和Atles(凭证)的组合。1867年冬季,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二次世界集邮会议上,一致通过了使用“集邮”这一名词。可见,最早人们描述集邮是:“集邮,就是收集邮票。”多年来,对集邮进行描述性的定义出现在各类集邮辞典、书刊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集邮大辞典》。“辞典”说:“集邮——以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基本上概括了各书的观点。首先,集邮是一项“文化活动”,定位清晰。其次,集邮的对象是“以邮票为主要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象已扩展到与邮票和邮政有关的“邮品”,如实寄封、首日封、邮资封片、邮政日戳、集邮文献等。此外,集邮作为活动,其内容有“收集、鉴赏、研究”几个方面。这样,我们对“集邮”就有了一个明晰的了解。

但是,人们对集邮的描述仍然没有完。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集邮是积极休息的一种方式”;日本著名集邮家水源明窗说:“集邮一种爱好”;中华全国集邮联前会长朱高峰说:“集邮是通向知识宝库的一扇大门”;我国集邮家刘广实说:“集邮是一门科学”;我国集邮家葛建亚说:“集邮——玩玩而已”。国际集邮联(FIP)主席许少全在全国第二届高级集邮理论班上讲:集邮是一项智力比赛,集邮是一门表演艺术。这些精辟的个性化的论述,表达了论述者对集邮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丰富了“集邮”的内涵及外延。

为什么对“集邮”这两个字人们认为很简单的字,会有如此多的言论,表述?难道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吗?从科学的角度讲,不奇怪,很正常。科学界公认:对于一门学科的最最基本概念,只能描述,不能定义。几何学中有若干概念,如圆锥、棱台、三角形、椭圆等等都有严格的定义,在定义中用到了点、线、面、体四个基本概念。用运动的思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讲清楚了线、面、体。但“点”却无法定义,因为它已是几何学中最最基本的概念。如果要定义“点”,必然用到另一个更基本的概念,那“它”又如何定义呢。集邮,是浩瀚的集邮学理论中的最最基本概念,也只有描述,而不能定义。前文累述的言论,正是言论者以不同的身份、角度在认识集邮、理解集邮、描述集邮、丰富集邮。邮人希望笔者给予集邮一个简明的描述,这使我想到“信息”这个概论,查阅了全世界描述什么是信息的言论七十余条,我最满意并向学生推荐的是电话发明者比尔的描述:“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借比尔的思路,我认为:集邮是一项活动,集邮就是集邮。

“集邮就是集邮”,简明中溶入哲理,糊涂中隐含明白,是集邮的真谛。一百多年前,人们接触了集邮。一百多年来,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为它注入新的思维、模式、方法,于是有了集邮的今天: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活动多样,引人入胜、风糜全球。集邮是动态的,发展是集邮的硬道理,我们不能将集邮禁锢在某一个范围内,而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爱怎么集就怎么集,采百花酿蜜,江涓流成海,不断扩大我们的集邮队伍。我们希望集邮者以发展的眼光参与集邮,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创意,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为中国集邮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

 

 

申请书
科学总结
 
成果内容
主要内容
创新点
应用情况
 
辅助材料
教案选编
获奖证书
教学活动
论文摘编
其它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