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报表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教学大纲 教案 习题 电子课件 教学视频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2009年校级重点课程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申 报 表

 

 

所属学院(盖章)    美术学院      

课程名称             标志设计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艺术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艺术设计 

课程负责人          冯建基                

申报日期         2009年3月25日       

 

 

填 写 要 求

  1.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5.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冯建基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4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3609350604

学  位

学士

职  务

系主任

传 真

 

所在院系

美术学院

E-mail

lzfengjianji@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730070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

平面艺术设计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标志设计》专业课,周学时5,届数5,学生人数125。
‚《展示设计》专业课,周学时5,届数5,学生人数125。
ƒ《现代图形设计》专业课,周学时8,届数3,学生人数75。
„《图像处理与应用》专业课,周学时8,届数3,学生人数75。
…《双语课·美术作品欣赏》专业基础课(Ⅰ、Ⅱ),周学时2,届数5,学生人数210。

2. 近五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 设计新课程3门(“现代图形设计” 、“图像处理与应用”、“双语美术欣赏” )。
‚ 指导毕业论文17篇。
ƒ 组织举办“课程习作展”3次。
„ 2006年秋,组织举办“庆祝艺术设计系本科教学10周年全系学生习作展”。

3. 近五年来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 课题“设计专业大学生想象力的训练”,自选,1年。其研究成果(论文:“从中西平面设计教育比较谈想象力的训练”) 获“全国第二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甘肃省论文评选“二等奖”(2008年11月)。
‚  课题“对设计专业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选,1年。其研究成果(论文:“谈对设计专业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已发表于香港《教育研究与探索》(2008年第3期);同年由香港“国际教育工程中心”评为“优秀论文”。

    4. 近五年来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
 论文“谈对设计专业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表于香港《教育研究与探索》2008第3期。

‚ 论文“平面设计教育应积极开展专业双语教学”,荣获“首届中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中国青年教师协会,2008年7月)。
ƒ 论文“对于双语美术教学的认识”,发表于文化部主管、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07年第8期。同年9月被香港“世界华人艺术研究中心”评为“国际优秀论文”。
„ 论文 “高校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发表于香港《教育研究与探索》2007第9期;同年由香港“国际教育工程中心”评为“优秀论文”。

5. 近五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 2008年,因在“美术专业双语教学”工作中取得的业绩,被“中国青年教师协会”授予“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 2006年,因在专业教学中取得的业绩,获西北师大2005-2006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
ƒ 2005年,在西北师大第二届“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 学术课题“现代标志设计研究”,自选,5年,课题负责人。2005年底完成课题,以专著形式,以《现代标志设计研究》为书名,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学术课题“欧美现代平面设计研究”,自选,3年,课题负责人。2008年底,完成课题,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7篇(具体“名称、期刊”见本页下一项—…条和第10页“教学研究成果”项中的… o条)。
2.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 “简论我国出口包装装潢设计”发表于《中国包装》(核心期刊)2008第4期。
‚ “现代标志应讲究其设计语言的艺术性”发表于《中国包装》(核心期刊)2008第5期。
ƒ “可口可乐‘中文商标’引起的一些思考”发表于《中国包装》(核心期刊)2008第6期。
„ “论双重形象标志在中外共用标志中的应用”发表于《包装工程》(核心期刊)2008第8期。
… “简论现代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发表于《艺术教育》2007年第4期。

3.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设计作品《构图8号》,2004年获“甘肃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 论文“平面设计教育应积极开展专业双语教学”,荣获“首届中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中国青年教师协会,2008年7月)。
ƒ 论文“论现代标志设计的构思与表现”,2007年9月,荣获“第二届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宋文靓

性别

出生年月

1982年7月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  称

助 教

电 话

13919947985

学  位

硕  士

职  务

教 师

传 真

 

所在院系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E-mail

miro886@ tom.com

通信地址(邮编)

730070兰州市西北师大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

平面设计与多媒体设计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课程:
2007年秋季 色彩构成(专业基础课)12学时/周,7周,2006级设计1班(32人)
2008年春季 平面构成(专业基础课)12学时/周,7周,2007级设计1班(26人)
电脑美术3DMAX(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18周,2007级环艺设计班(38人)
2008年秋季 色彩构成(专业基础课)12学时/周,7周,2007级平面设计班
(14人)
电脑美术PHOTOSHOP(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18周,2006级设计
2班(26人)
电脑美术设计(任选)(专业基础课)30学时/周,2周,2005级美术教育(48人)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 论文“品牌定位下的包装设计”,2005年5月发表于《包装工程——感悟设计之道》;
  2. 论文“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2006年9月发表于《兰州学刊》;
  3. 论文“敦煌壁画伎乐天艺术形式对动画创作的启示”,2007年6月发表于《艺术与设计理论》
  4. 论文“视频广告发展的新趋势”,2008年6月发表于《艺术设计理论探索》;
  5. 论文“包装设计中的人本主义精神”,2008年5月发表于《美与时代》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  莹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82.6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助  教

电 话

13919947982

学  位

硕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

E-mail

Vitamin0616@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730070 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

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 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色彩构成

专业基础课

12

07

35

平面构成

专业基础课

12

07

23

电脑软件Ⅰ(PHOTOSHOP)

专业课

4

06

30

电脑软件Ⅱ(3D MAX)

专业课

4

07

35

室内装饰基础Ⅱ(陈设与家具)

专业课

12

06

30

  1. 实践性教学

07年9-10月

西北师范大学第48届教育实习/美术学院

静宁二中

18人

08年9-10月

西北师范大学第49届教育实习/混编

兰炼三中、兰化二中

50人

  1. 教学表彰

07年   西北师范大学第48届教育实习   优秀指导教师
08年   西北师范大学第49届教育实习   优秀带队教师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 学术研究课题
    1. 《湖北红色旅游形象与宣传品推广设计》/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年2007年6月 结题/参与;
    2.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立项项目/两年 2010年5月结题/参与。
  1. 学术论文
  2. 《大米包装新探》/中文核心期刊《包装工程》第26卷第5期发表/第二作者/2005年10月;
  3. 《艺术设计中的科学性》在《包装工程》举办的“感悟设计之道”艺术论文集发表/第二作者/2005年 4 月;
  4. 《创新设计-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选集 《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中国科协年会工业设计分会论文选集》上发表/第二作者/2007年10月。

三、学术表彰

  1. “葡萄酒系列包装”荣获第11届中南之星设计艺术大奖赛(中南六省包装协会联合举办)  未来设计师大奖  第一作者  2005年11月  ;
  2. “葡萄酒系列包装”获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创新奖》设计评委会  银奖  第一作者  2005年11月  ;
  3.  “新天葡萄酒包装”》获首届金银泰杯葡萄酒包装全国设计大赛“优秀奖”

     第一作者  2005年9月;

  1. 论文《艺术设计中的科学性》荣获《包装工程》举办的“感悟设计之道”全国艺术论文“三等奖”第二作者  2005年4月。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冯建基

1962.4

副教授

平面艺术设计

主讲本课

宋文靓

1982.7

助教

平面艺术设计

基础课、辅助课程教学

王  莹

1982.6

助教

平面艺术设计

基础课、辅助课程教学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学历结构:本科(1人)、硕士(2人)。
年龄结构:中年(1人)、青年(2人)。
学缘结构:本校(毕业1人)、外校(毕业2人)。
师资配置:主讲教师(2人)、电脑辅助课程教师(1人)。师生比例(1:25)。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 教学改革:

 教学内容改革:加入了“现代标志的构思与表现、现代最新表现手法、主题标志设计、标志网格的设计与应用、欧美现代著名标志作品赏析”等新的章节。
‚ 教学法的改革:从过去的被动临摹入手,改为先学设计原理后的主动设计;从过去的纯技巧传授,到现在赏析能力的培养、原理应用能力的训练、多种构思法的尝试、新技法的应用等并重的教学方法。另外,在教学中自始至终注重现代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注重现代设计思维的逐渐培养;注重正确设计方法的系统传授;注重在设计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逐渐培养。
ƒ 教学手段的改革:通过对学生每一件标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问题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对设计原理灵活性应用的研究、多种构成方式造型可能性的研究,多种构思法设计的研究;同时,训练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辨别能力、设计造型能力;有时,根据内容,分小组进行不同侧重点设计的尝试性构成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比较不同组完成的不同艺术效果的作业,体会应用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构成法、不同表现形式,可设计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这种分组方式,还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在教学中应用完整系统的多媒体课件,针对性地、直观地让学生了解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基本方法步骤、了解多种构思方式设计的标志所产生的多种结果;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还可直观形象地赏析中外优秀作品、观摩往届学生习作、分析本班学生的设计稿等。

  1. 教学研究成果:

在过去五年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举办“标志课习作展”3次。
在专业期刊发表“现代标志设计”方面的学术论文6篇:
 “现代标志应讲究其设计语言的艺术性”发表于《中国包装》(核心期刊)2008第5期。
‚ “可口可乐‘中文商标’引起的一些思考”发表于《中国包装》(核心期刊)2008第6期。
ƒ “论双重形象标志在中外共用标志中的应用”发表于《包装工程》(核心期刊)2008第8期。
„ “简论现代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发表于《艺术教育》2007年第4期。
… 简论现代英文字母标志设计”发表于《艺术教育》2008年第5期。
o 论文“论现代标志设计的构思与表现”,2007年9月,荣获“第二届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1. 解决的问题:

 通过全面赏析中外优秀标志名作的教学,解决了学生因不懂新表现语言所造成的赏析现代标志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对现代标志的审美能力,并掌握了基本的评价方法。
‚ 通过现代标志设计基本原则与要求的教学,解决了在标志设计中坚持什么、遵守什么、避免什么的基本问题,更加明确了标志设计的目的、特点等。
ƒ 通过现代标志设计原理的教学与对原理的尝试性应用研究的教学,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的问题,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标志设计的正确方法。
„ 通过现代标志设计多种构思法与表现法的教学,解决了学生构思单一,方法单调的问题,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了现代标志的多种设计构思方法与多样的新表现手法。
n 通过对现代标志设计中正负形关系的教学,解决了过去在设计中只注意正形而不注意负形的问题,提高了标志设计的整体艺术水平。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措施:观摩教学、查看教学文件、听课指导、传授专业教学法等。
成效:达到掌握正确的专业教学法与独立上课的水平。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是在1996年原西北师大敦煌艺术学院创办“平面设计专业”时开设的新课程。
课程负责人是本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者与“教学大纲”的编写者,也是首次开课时的首位主讲教师。
自本课程“标志设计”开课至今,本课程负责人一直担任着本课的教学工作,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法,研究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出突出问题,探索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等。尤其是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本课程负责人大胆地将在国外留学时所学的“现代抽象标志设计”新内容,加入本课教学当中,并尝试性地应用国外新的教学方法,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标志设计课程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已连续在专业期刊中发表,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已发“标志设计”方面的论文6篇,国家级4篇,省级2篇。见本表“论文栏”)。
现在我校最新修定的《2008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书》中艺术设计专业“标志设计”课的教学大纲,是本课程负责人编写的。从中可看出本课教学内容的新颖系统,也可看出此课已形成一套完成的教学体系。

其它:
2000年,本课程负责人被国家纳入中匈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派出,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匈牙利应用艺术大学”(Hungarian University of Craft and Design)留学。在专业方面获得了国外最新知识,并掌握了新的教学法。
2005年,本课程负责人独立完成了专著《现代标志设计研究》;2006年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2007—08年,独立完成了6篇有关“现代标志设计”的专业论文(国家级4篇,省级2篇),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我校非师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专业重点课程。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除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外,必须具有较高的实际设计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设计各种应用性标志的能力。
生源:自2006年创办平面设计专业以来,生源一直很好,就业率高。
定位: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与较高实际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课程目标:培养具有高水平应用性标志设计能力的专门人才。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 标志概论(概念、历史、用途、种类、趋势)(6学时)
  2. 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4)
  3. 标志设计的构思与表现(10学时)
  4. 单元形群化构成法设计标志(4学时)
  5. 分解构成法设计标志(4学时)
  6. 三个基本平面形构成的标志(4学时)
  7. 英文字母构成的标志(8学时)
  8. 汉字构成的标志(8学时)
  9. 具象物平面艺术形设计的标志(8学时)
  10. 综合形象构成的大型主题标志(10学时)
  11. 标志设计中的色彩设计(10学时)
  12. 标志设计与应用中的网格设计(6学时)
  13. 中外优秀标志作品赏析(8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设计具有特定含义、专业用途、简洁新颖、高度艺术性的标志。
难点:形象简洁、醒目、易懂、美观、现代的标志。
解决的办法:提高现代审美能力;熟练掌握与灵活应用现代设计语言;了解不同物象在不同文化、不同习俗、不同地域中的含义或象征意义等。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所以,除系统的讲授基础理论与传授与训练基本技法外,最终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实际设计标志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工作。如通过“命题设计”,要求学生有选择地应用本课中所学的知识,独立构思与设计出表现具体内容的、专门用途的、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具有现代感的、简洁的标志形象。
通过几次不同标志“命题设计”练习,可明显提高学生选择性的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根据实际所需构思与设计的能力;提高在受限制的情况下,巧妙构思与艺术设计的能力;还使学生熟悉各要素之间互让共存等复杂的内在关系;使学生真正提高应用性标志设计的实际能力。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注:本课中的部分内容为实践课。
课程设计思想:通过几种不同用途、不同内涵、专门用途的标志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效果:全班同学设计同一用途的标志,但因不同学生构思创意的不同,会选择性地应用不同的艺术形象、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应用多方面的知识与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出完全不同形象与形式的标志。这会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发出多种设计构思,设计出多种不同创意的标志;还可使学生在设计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目标: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新颖创意能力、现代设计能力、丰富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出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的标志。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本课实践内容安排(从以下三种不同类别的标志中,分别任选其一进行具体的设计):
 某具体单位或团体的标志设计,8学时。
(如:某银行标志、某公司标志、某博物馆标志等)
‚ 某种具体活动的标志设计,8学时。
(如:某种文艺展演标志、某类运动会标志、某种夏令营标志、某种商业活动标志等)
ƒ 某种商品标志设计,8学时。
(如:某种化妆品标志、某种电器标志、某种食品标志等)。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组织形式:
 分组给出类别名称,分组指导;
‚ 明确基本原则,提出基本要求,指出注意事项;
ƒ 分组讨论,分组观摩、相互评论;
„ 针对性地列举著名标志,给予某种引导、启发等。
n 合组观摩,相互评论,相互借鉴与学习。

教师指导方法:
 发挥学生各自的想象力,先让学生独立地按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
‚ 点评学生的多种初稿(草图),肯定好的设想与形式;指出不足,给予不同的引导与多种启发。
ƒ 要求学生对草图进行再次修改。之后,再进行点评。肯定修改的成功点,指出出现的新问题或对老问题修改方面的不当、不足等。
„ 在后期的修改中,教师做必要的具体指导与整体或局部的修改工作,使设计稿在不同方面明显出现好的视觉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形式表现方法的直观认识。
… 小结,整体讲评本次习作,将学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好的方面再做肯定,对成功作业的修改过程做阶段性的分析。对结果并不理想的习作,对其设计过程中的某些好的方面(想法、局部表现等)也做一定的肯定。使全体学生在构思、设计、表现、方法等方面均有不同的收获,也进一步使学生增强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与自信性。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
简述本课中所学的标志设计的基本构思法与国外现代标志设计中新的表现手法,并以自己的习作和著名标志作品为例,进行应用方面的说明。

考核方法:

  1. 用理论课考核的形式(笔答),简述“考核内容”;
  2. 根据“命题”,用某种构思法与表现法,设计一款标志。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使用的教材:
《装璜设计·标志》   王凤仪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教材建设:
本课程负责人已编写了《现代标志设计研究》一书,2005年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本课程负责人在公费出国学习期间,收集了大量的国外最新标志,为本课的教学增添了新的具有说服力的范本。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负责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编制了全新的电子教材。其教学中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欣赏能力、直观感受形式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性教学环境:
我院的“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可以,但缺乏大型实体模型制作的教学环境(包括缺乏制作工具与较好的材料等)。

网络教学环境:
美术学院具有齐备的网络教学环境(注:本课暂未开通网络教学)。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j 起步正确引导法:万事开头难,在学习一门新课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最初的标志设计习作中,选择性地介绍基本的设计方法与步骤,较多地给出限定性条件,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正确的学习与设计方法,走向正轨。
k 教师亲手示范法:此法的使用目的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设计的整个过程,可起到使学生了解每个设计环节的作用和起到正确引导作用。
l 给出多种建议法:目的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用多种方式去尝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应变能力、审美能力、选择能力。还可使学生解决不同设计稿中的不同问题,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灵活应用设计原理的能力与独特的创意能力。
m 构思启发示意法:教师将学生的设计主题,按自己的多种种想法,给学生画出几个设计草图。此法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对同一主题,教师是怎样用不同的构思与不同的形式去表现的,启发或引导学生构思能力,重视在设计中构思与形式的重要性。
n 直接动手修改法:此法主要用于对基础弱同学的设计草图的指导过程中。因讲述、启发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所以教师要直接动手给予修改,让学生明白具体怎样表现或用怎样的具体的形式等。
o 比较点评法:对同一学生的同一次作业的不同设计稿,给予比较性的点评,使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其不同草图中好的方面与不足之处;或对全班同一作业,进行同样的比较,指出不同作业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相互借鉴与学习。
p 肯定成绩后指出不足法:对学生的作业,首先找出优点给予肯定或表扬,然后再指出不足。此法可使学生以愉快地心情去修改作业中的不足点。
q 应用多媒体赏析法:赏析优秀标志作品,用精美清晰的课件教学,可使学生直观感受著名标志作品的巧妙构思、完美形式与多样手法。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欣赏标志艺术兴趣与能力,还会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坚定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等。
r 分阶段针对性讲评法:目的是针对某阶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讲评,使学生集中时间与精力克服阶段性重点问题。
s 单纯表扬法:对某件标志作业设计过程中或结束时的点评中,单纯肯定某些好的作业(如肯定好的构思、肯定好的表现形式、肯定不断修改的正确的方法等),目的是肯定好的学生的成绩。但因此法不直接批评差作业,可起到不打击暂未设计好的学生的作用,使本次未做好作业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好的作业(包括设计者)产生羡慕感、产生我也要做好本次习作或下次习作设计的想法,使学生们主动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上课规模:25人为班级。
作业形式:每单元内容的学习中,除理论作业外,均布置对应的设计作业。改变过去实践与理论分离的状态。
考试形式:每单元做一次小型设计(记分)。最后,进行具体的“命题设计”,作为结课考试。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1. 教学效果校外评价:

2008年,因在“美术专业双语教学”中做出的突出成绩,被“中国青年教师协会”授予“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本课教学内容,近两年来以论文的形式连续发表于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共发表6篇,见“教学成果项”一栏)。

 

  1. 校内评价:

 2005年在西北师大第二届“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
‚ 2006年获西北师大2005-2006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
ƒ 近三年年度考核:良、优、优。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 本课的教学从设计原理入手,注重现代设计新观念的介绍,注重新构思方法的讲授,注重新的表现形式的传授。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使学生逐渐形成新的设计观念,树立新的审美标准,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使设计的标志具有新意。
  2. 通过针对性的赏析著名中外优秀标志作品,提高学生对“标志设计”课的认识、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设计标志的构思与表现能力。
  3. 注重学生标志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并通过不同类型标志设计练习,逐渐提高设计构思创意能力、多种形式的表现能力、灵活应用设计原理的能力,针对已设计的形象再次进行修改、变化的能力。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本课程现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内容接近国际水平。
(注:本课教学中的部分内容,已连载于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核心期刊,得到专家的肯定与好评,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共发表论文6篇,见“教学成果项”一栏)。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暂时无发现明显的不足。
缺专用教室,在教学中造成一定的不方便。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建设目标:每一章的教学内容,用完整、直观、形象的精美课件讲课。
步    骤:
第一年,完成“标志设计新方法”的课件;
第二年,完成“构思与表现法”的课件;
第三年,完成“不同形象设计法”课件;
第四年,完成“标志设计色彩”的课件;
第五年,完成“中外标志名作赏析”课件。

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第一年,“现代标志表现新方法”内容上网。
第二年,“现代标志的构思与表现”内容上网。
第三年,“不同形象的设计法”内容上网。
第四年,“标志设计色彩”与“标志网格设计与应用”内容上网。
第五年,“中外标志名作赏析”内容上网。

(注:本课大部分内容已有完整的课件,课程资源再做适当修改、补充、完善后,可在三年半内全部上网。)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第一年:完成“用不同形象设计标志”部分的授课录像。
第二年:完成“基础理论”部分的授课录像。
第三年:完成“中外名作赏析”部分的授课录像。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原创课件,暂无上网。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一、“理论部分”试题:

  1. 简述标志的定义。
  2. 标志的用途是什么?
  3. 标志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并简述。
  4. 怎样划分标志的种类?
  5. 标志的作用是什么?
  6. 简述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并举例说明。
  7. 本课中所学的标志设计中的新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8. 构成现代标志的基本形象种类有哪些?
  9. 本课中所学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特种艺术处理方法有哪些?
  10. 现代标志设计中构思与表现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1. 标志色彩的特点是什么?简述为什么。
  12. 从内容与形式,分析一款著名的中外标志。

(注:以上理论部分“试题与答案”见下一页)

二、“实践部分”试题与答案:(任选一)

  1. 设计具体的某一“企业或商品”的标志

(如“和川电器有限公司”;“长城”牌电脑)。
基本要求:
 以企业名或商标名中的汉字或字母为元素,设计一款标志。
‚ 色彩:单色。
ƒ 尺寸:8开纸。

  1. 设计具体的“某种活动”标志

标志名称(选其一):
 名称:“西部民间艺术节”;主办地:兰州;时间:2009年10月。
‚ 名称:“第十五届亚洲大学生运动会”;主办地:北京;时间:2009年8月。
ƒ 名称:“29届国际数学年会”;主办地:上海;时间:2009年6月。
基本要求:
 用具象形、标题中文字、数字等,设计一款综合形构成的主题标志。
‚ 色彩:2—4色。
ƒ 尺寸:8开纸。

 

附:“理论部分”试题与答案:

  1. 简述标志的定义。

标志,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专门用途、高度艺术性的简明的标记符号。特定含义是指每一个标志所表达的内容是特指的;专门用途是指标志是专用的;高度艺术性说明它的艺术价值;简明是指它的造型特征及传达信息的特点。标志的应用范围很广,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在使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志是一种语言,而且某些类别的标志已成为世界通用语。

  1. 标志的用途是什么?

标志的应用范围很广,在现代人类社会中没有一个领域不使用它。也就是说,各类行业、各种组织(团体)、各种活动、各类展览、不同商品等等,都使用着自己特有的标志。尤其是民航、铁路、公路、通讯、体育及日常生活所用的标志,已逐步走向了国际化。
以下是标志的基本用途:
 用于各类行业:工业、农业、军事、教育、商业、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服务、金融等。
‚ 用于各类组织:国家、政党、宗教、国际组织、地域组织、社会团体、临时组织(某交流团、夏令营等)。
ƒ 用于各类活动:博览会、经济洽谈会、展览会、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文艺演出、庆典等。
„ 用于各类商品:电器、纺织、百货、文化、日杂等。
… 用于日常生活:询问处、卫生间、电梯间、步行楼梯、安全出口等。

  1. 标志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并简述。

标志,从它出现时的简单表现与应用,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高度艺术性的、独立的、专门的学科。现代标志总体上说具有以下的特点:
 简洁:标志形象简练、概括;内容传达简明、单纯(好多标志的内容是单一的);色彩少而明确。所以,标志设计不能像其他艺术形式那样,用丰富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复杂的内容。
‚ 醒目:标志形象的总体效果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要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标志设计的形象简练、整体,色彩明确、强烈。
ƒ 易懂:用直观、生动、熟悉、简洁的形象,表现出标志所反映的特定内容,使观者易于理解。
„ 易记:标志形象特征明确、简洁;色彩单纯、鲜艳,使人易于记忆。
… 美观:标志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形象设计要符合美的法则,使人喜爱。
† 新颖:现代标志设计要有新的构思方法与表现手法,必须与时代同步。标志要反映现代人的思想,表现现代人的生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 独特:标志是专用的,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标志设计的构思要独特,形象要别致,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ˆ 专用:用于特定的领域、行业、活动、商品等。一般不能借用,更不能乱用。
‰ 易做:在实用中,易于放大、缩小印刷;易于平面绘制、立体制作和用不同材料表现(制作)。

          

  1. 怎样划分标志的种类?

标志的分类方法较多,最常见的是从标志的属性划分。但也有从标志的用途或从标志设计中所用的形象划分的。下面我们列出这几种划分形式,便于理论上的论述与研究。
1)从属性分
 商业性标志:与商业有关的标志。
‚ 非商业性标志:与商业无关的标志。

2)从用途分
 交通标志;
‚ 体育标志;
ƒ 军事标志;
„ 医疗卫生标志;
… 科教标志;
† 文化标志:
‡ 生活标志;
……
在某一类中,又可分为小的类别,如:在交通标志中,又可分为民航标志、铁路标志、公路标志等;在体育标志中,又可细分为各种项目标志。

3)从标志设计中应用的形象划分
(1)根据标志设计中应用的形象总类别,可分为:
 具象形标志;
‚ 抽象形标志。

(2)若将具象形与抽象形再细分的话,又可分为以下多种:
 自然物形标志:应用各类自然物形象设计的标志(如人物、动物、昆虫、植物、天地、自然现象等);
‚ 人造物形标志:应用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建筑物等的形象设计的标志;
ƒ 文字形标志:应用人类各民族的文字设计的标志(严格意义上讲,文字、符号、数字、规则几何形、意象形都属于人造形,但为了较细的分类和便于讲述与研究,均单独作为一类对待);
„ 符号形标志:用箭头、标点符号、各行业中用的特种符号等设计的标志;
… 数字形标志:在此特指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设计的标志;
† 抽象无机形标志:也就是用通称的各种几何形构成的抽象标志;
‡ 抽象有机形标志:用具有生命感的抽象形(非某一具象物形)设计的标志;
ˆ 偶然形标志:从偶然产生的不规则形中,选取并根据某种需要做适当的处理与加工后设计的标志(非有意识设计的形态);
‰ 意象形标志:设计师用想象中产生的形象设计的标志(如非真实的自然物形象——龙、天使、美人鱼等;视觉感受不到的,但符合科学原理的形象——电波、磁场、地球经纬线、太阳系等)。

          

  1. 标志的作用是什么?

不论是商业性与非商业性标志,它们所具有的共同作用是:用标志这一特定的视觉艺术形式,形象、准确、快速地传递各自特定的信息。
具体讲,在特定的用途中(如在某范围、某场所、某活动、某物品或某商品上),应用标志来传达某种信息(如警告、提醒或引导等),可使人们便于发现、便于引起注意、便于理解、便于记忆、便于识别、便于再实用等。若用众多的文字或其他艺术形式,就达不到用简洁、易懂的标志形象直观、快速传达的效果。当然,不同类别的标志,其作用是有很大区别的。

  1. 简述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并举例说明。

在进行现代标志设计时,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 巧妙使用艺术语言;
    2. 准确表达特定内容;
    3. 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4. 注意文化习俗习惯。

下面我们分别论述现代标志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及要求:

    1. 巧妙使用艺术语言

在标志设计时,要根据标志艺术的特点,巧妙地、以少胜多地应用具有标志艺术特点的艺术语言。也就是不能直接应用其他艺术丰富的表现手法与多样的形式(如油画、摄影、工笔重彩等);也不能不考虑艺术形式的简单、原始的表现(如鞋店门前挂只鞋、酒店门口放桶酒等)。现代标志设计一定要讲究自身的艺术性,要让人们看到标志时,觉得它是独特、新颖、美观的。因为好的标志不但反映一个国家的艺术发展水平和民众的审美水平,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科技状况及人们的习俗与素质。



瑞士·伯尔尼管弦乐队          美国·法肯国际影业公司        日本·通信机械工业会

 

    1. 准确表达特定内容

使用标志的目的是快速、准确的传达信息,使看到标志的人们都能够理解其内容。例如公共标志是面向大众的,一定要浅显易懂(如“紧急出口”标志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正逃向室外门口处的人,外面有阳光);但有些行业和其他用途的标志,可用象征、寓意等含蓄一点的艺术手法,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如德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标志,用摆动着的蜡烛火苗,象征遇到风险的人的生命,用护着火苗的手表现了公司的职责)。
总之,标志要通过设计的、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简洁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标志的内涵。

 


紧急出口               德国·包装竞赛会             德国·人寿保险公司                                      
(逃向光明——室外)         (包装纸与盒子)              (蜡烛象征生命)

 

    1. 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在不同国家、地域使用的标志,或在国际性活动中使用的标志,都对不同类别的标志设计有一些具体的规定。我们在设计有关方面的标志时,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严格遵守有关的规定。下面举例说明:
 现代奥运会标志:除要求具有反映主办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历史或地域等的形象外,要求必须配有奥运会“五环”形象、主办城市英文地名和阿拉伯数字的年份。
‚ 亚运会标志:除由主办国自主设计主体图形外,要求在整体图形的组成要素中,必须有来自体育运动圣地——雅典的传统“太阳”图案。
ƒ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这两个地区分别回归祖国时,中央有关部门面向全国征集标志,其基本要求是构成区徽图案的形象中必须有我国国旗上的“五星图案”(见本页和81页图)。
„ 英联邦国家国旗:构成国旗的形象要素中,均有英国国旗图案(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国旗等)。
… 商品的商标设计:好多国家均有较详细的规定。如大多数国家在《商标法》中规定:“商标的主题形象不能用国旗等国家、政党、宗教等的标志”(形象),“商标的形象不能以本产品的形象出现”。
† 伊斯兰教国家的标志:禁用人体形象等。


2000悉尼奥运会会徽         泰国·13届曼谷亚运会会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1. 注意文化习俗习惯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各种交往的增加,国际共用标志的设计也就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设计国际共用标志或设计出口及销往某地域的商品标志设计时,一定要了解不同商品销售国或地域的文化、习俗与习惯。这也是为了人类共同的愿望——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如“龙”的形象,在我国历史上是天子、皇权的象征,现在是国家与人民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中国人不喜欢狐狸形象,在童话中它总是以狡猾、欺骗者的身份出现;但西方人喜欢狐狸,认为它聪明、灵活。对于数字,中国人喜欢8,西方人不喜欢13。在中国蜡烛象征教师,说它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在西方基督教信仰者的心中,它代表着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上帝。这些不同的认识,都有一定文化、习俗、习惯方面的原因,值得我们平时注意学习与研究。当然,有些形象已达成全球共识,如鸽子与橄榄枝,象征和平;地球形象代表全人类等。另外,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有些形象的认识慢慢走向国际化,如用具有“救助”含义的基督教十字架形象,设计了“国际红十字会”标志,再如对西方国家中代表爱情的“玫瑰”,在我国也早已认同。



美国·人类资源系统              日本·世界博览会            加拿大·贝蒙特滑雪场
(地球与全世界人民)  (五圆形代表五大洲,整体形为樱花形)  (枫叶与交叉组合的雪橇)

 

  1. 本课中所学现代标志设计的新方法有哪些?
    1. 分解构成法;
    2. 群化构成法;
    3. 渐变构成法;
    4. 形的互衬法;
    5. 形的共用法;
    6. 组合构成法;
    7. 数理构成法;
    8. 立体表现法。
  1. 构成现代标志的基本形象种类有哪些?
  2. 自然物的形象设计;
  3. 人造物的形象设计;
  4. 想象物的形象设计;
  5. 英文字母的形象设计;
  6. 中文字的形象设计;
  7. 特种符号的形象设计;
  8. 抽象形的设计;
  9. 双重形象的设计;
  10. 综合性形象的设计。
  11. 本课中所学的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特种艺术处理方法有哪些?
  12. 省略法;
  13. 添加法;
  14. 特异法;
  15. 印象表现法;
  16. 视幻表现法;
  17. 外形的特殊处理法;
  18. 矛盾空间造型法;
  19. 一线连表现法;
  20. 面型与线型造型中的特种处理。
    1. 现代标志设计中构思与表现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 用具象物的形象直接构思与表现;
      2. 从具有代表性的物体形象构思与表现;
      3. 从已有标志类型总特征构思与表现;
      4. 从较深层次含义构思与表现;
      5. 从抽象形的特征构思与表现;
      6. 从具有象征性、代表性的公认形象构思与表现;
      7. 按规定要求构思与表现。
    2. 标志色彩的特点是什么?简述为什么。

从前面有关章节的内容中,我们知道标志必须具有“简洁、醒目、易记”的特点。所以,标志色彩应具有以下特点:
 对比强烈:标志色彩对比要强烈(一般要有很好的黑白效果),这样在视觉上易产生醒目感,引起人们的注意。
‚ 用色较少:大部分标志是用单色或双色设计的,三色以上的标志较少。用色少也是为了追求简洁、醒目的效果。
ƒ 色相明确:标志色彩色相明确、纯度较高。这是为了给人留下准确的色彩印象,易于记忆。
„ 具有含义:标志色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表现与象征意义。所以,在设计不同用途的标志色彩时,用色上一定要考虑不同国家、地域、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习俗等方面的问题。

 

    1. 从内容与形式,分析一款著名的中外标志。


“世界妇女组织”标志。

此标志是将较多的内涵,用简略的符号语言准确表现的典范。在此标志中,设计师用符号语言表现了以下内容:

  1. 组织的性质——妇女组织,用医学上的女性符“♀”表现;
  2. 组织的宗旨——平等、和平,分别用数学中的等号“=”(在鸽子翅膀上的两条白色横线)和自然物形“鸽子”表示。

此标志的艺术形式:

  1. 共用:鸽子头、颈的后部形与女性符的边线是共用的;鸽子翅膀的等号形,不但表现自身的形象,也表现了鸽子尾部的造型。
  2. 互衬:黑、白形(鸽子形与女性符和等号形)相互衬托,共同存在。
  3. 反转:观看时,黑、白色分别表现的形具有前后反转的现象。

7. 学院的政策措施


7-1所在学院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

7-2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8. 说明栏

 

9、学院推荐意见

 

 

 

    学院盖章                                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CopyRight ©2009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技术支持:邃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