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表 课程负责人 教学梯队 课程介绍 教材介绍

教学大纲

课程教案 教学课件 教学录像 参考书目 综合练习 教学评价 试题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教学大纲

 

主持人介绍
    周玉秀(1964—),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院汉语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及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课程主要有本科生的古代汉语、音韵学基础、文字学基础及研究生的音韵学、训诂学、汉字教学研究、《音学五书》研究。  
 
 
 
 
  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工具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有关汉字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汉字的构造方式;具有阅读、分析、讲解文言文和分析讲解常用汉字结构(主要是繁体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古代汉语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部分组成。 
    文选部分的设置旨在增强学生对古汉语感性知识把握。学习古汉语和学习其他语言一样,没有较多的感性知识是不可能真正学好的。感性知识越丰富、越具体、越多样化,进步就会越快。文选主要是讲授唐代以前的历代古文名篇,尤其是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散文名篇。
    通论部分的设置旨在使学生了解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诗词格律、修辞、文献以及文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前人对古汉语各种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员掌握古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举一反三,加快学习速度。
    常用词部分的设置旨在让学生把握一千多个常用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为系统地阅读古书扫清大部分文字障碍。
    (四)教学时数

序号

内 容

学时

1

绪论

2

2

第一单元  文选

12

3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4

4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2

5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3

6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3

7

第二单元  文选

6

8

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8

9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4

10

第三单元  文选

12

11

通论:(七)判断句,也字

1

12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2

13

(九)否定句,否定词

2

14

(十)疑问句,疑问词

1

15

第四单元 文选

6

16

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

3

17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3

18

第五单元 文选

13

19

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5

20

(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2

21

第六单元 文选

12

22

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4

23

(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4

24

第七单元 文选

4

25

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

4

26

(十六)古书的注解(下)

4

27

第八单元 文选

10

28

通论:(二十四)古书的句读

2

29

(二十八)古汉语的修辞

2

合计

 

144

    (五)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练习及实物参观相结合,讲解、训练并重,注意培养学生古代汉语方面的语感。练习题由任课教师安排设置,每学期不得少于4次;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精讲精读篇章。
    (六)考试目的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的:
    ⒈检查学生古代汉语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⒉检测学生运用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分析说明一般难易程度的文言文材料中相关语言现象的能力和阅读古书的初步能力。
    考试要求:
    ⒈将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
    ⒉每学期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评定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七)选用教材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一)—(四),中华书局,1999年第3版

二、本文
                             绪 论
教学要点:
    主要介绍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学习目的。研究内容:文言和古白话。理论体系: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工具书使用及古代文化常识等。学习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阅读,阅读消化理论;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考核要求:
    古代汉语的课程性质、学习目的了解情况,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
                               第一单元
教学要点:
    精读《左传》文选3—5篇;讲授《通论》(一) —(四);结合课文重点分析《常用词》(一)。
教学时数:
    2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12学时):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4学时)
              《齐桓公伐楚》(2学时)
              《晋灵公不君》(3学时)
              《齐晋鞌之战》(3学时))
    二、通论(10学时):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3学时)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3学时)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2学时)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2学时)
考核要求:
    1.最少背诵《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齐晋鞌之战》三篇。解释和翻译本单元所讲其他各篇。
    2.掌握下列常用词的基本意义或古今意义的差别:言语访请谏舍次如侵袭亡逐及执免享者薦图虞勤乏贰姑女防城池田。
    3.了解常用字典辞书的编排及查检方法;掌握《通论》(四)所举例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掌握《通论》(二)所举词例古今意义的差异,能区别常用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了解有关古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理论。
    4. 能标点、翻译较浅近的文言文。                        

                       第二单元
教学要点:
    精读《战国策》文选2—4篇;讲授《通论》(五)、(六);结合课文重点讲解《常用词》(二)。详细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方式。讲解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区别。
教学时数:
    18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6学时):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3学时)
                《庄辛说楚襄王》(3学时)
    二、通论(12学时):
    (五)汉字的构造(8学时)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4学时)
考核要求:
    1.熟读、解释、翻译本单元所有文选。
    2.掌握下常用词的基本意义:辞谢责属去违即就趋引却约解给会习疾病饿厌衰微强固再三后息。
    3.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方式;掌握“六书”理论;能分析常用汉字的结构。
    4.能区分古今字和异体字。
    5.会写常见汉字的繁体和异体。
    6.能标点、翻译一般文言文。

                          第三单元
教学要点:
    讲授一定数量的《论语》和《礼记》篇目;结合课文学习重点讲读《常用词》(三);详细讲读《通论》(七)至(十)。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12学时):
    《论语》:必讲篇目《侍坐》《季氏》,其他由任课老师根据情况自定;
    《礼记》:《教学相长》《博学》《诚意》《苛政猛于虎》。
    二、通论(6学时):
    (七)判断句,也字(1学时)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2学时)
    (九)否定句,否定词(2学时)
    (十)疑问句,疑问词(1学时)
考核要求:
    1.本单元必讲篇目必须背诵;《论语》文选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一些背诵篇目,所讲篇目必须能解释、翻译。
    2.结合课文学习掌握下列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示见憾怒愤拱窃诛脩讲御右盗贼社稷文质色臭。
    3.掌握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和类型,掌握“也”字的基本用法。
    4.掌握古汉语双宾语句、被动句、动量表达法的特点。掌握“矣”字,“焉”字的基本用法。
    5.掌握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类型及其语法条件。
    6.掌握古汉语中否定词、疑问词的基本用法。
    7.能标点、翻译一般文言文,并能解释其中有一定难度的词和特殊的语法现象。

                          第四单元
教学要点:
    精读《孟子》文选2-3篇;结合课文学习重点讲读《常用词》(四);详细讲授《通论》(十一)至(十二)。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 (6学时):
     《孟子》:《许行》(5学时)??
               《舜发于畎亩之中》(1学时)
    二、通论(6学时):
    (十一)词类的活用(3学时)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3学时)
考核要求:
    1.背诵《舜发于畎亩之中》,其他篇目要能解释、翻译。
    2.结合课文学习,掌握下列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之适逸偪决治树艺保爱诚淫凶饑孰鍾倍数宫旅徒年岁。
    3.掌握词类活用的概念、类型,并能识别一般文献中的活用现象。
    4.掌握古汉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及所、者的基本用法;了解古汉语人称代词用得较少的原因;说明“者”字与“所”字结构的区别。
    5.能标点、翻译较难的文言文,并解释其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第五单元
教学重点:
    讲读一定数量的诸子散文篇章,结合课文学习讲解《常用词》(五),讲解《通论》(十三)和(十四)。
教学时数:
    20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13学时):
    《老子》四章(3学时)
    《庄子》:《胠箧》《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8学时)
    《吕氏春秋》:《察传》(2学时)
    二、通论(7学时):
    (十三)连词,介词(5学时)
    (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2学时)
考核要求:
    1.背诵《老子》四章,《庄子》部分的《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其他篇章要能解释、翻译。
    2.掌握下列常用词的基本意义:说劝市假因为致得益完陈穷夷已必什伯晦朔世期官吏果实。
    3.掌握连词而、以、且、则等的主要用法;掌握介词以、于(於)、为、与、之的主要用法。
    4.掌握句首句中语气词夫、其、唯的主要作用。
    5.掌握词头有、其、于、薄及词尾然、乎、焉、尔等的主要作用。
    6.能标点、解释、翻译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文。

                              第六单元
教学要点:
    讲授能代表《诗经》常见韵例的诗6—10首,详细讲练归纳《诗经》韵类的方法,说明各大家研究的主要成果。讲明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的概念,并分析一定数量的用例。
教学时数:
    20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 (12学时):
    《诗经》:《关睢》《卷耳》《桃天》《芣苡》《北门》《静女》《黍离》??
    二、通论(8学时):
    (十五)《诗经》的用韵(4学时)
    (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4学时)
考核要求:
    1.背诵所讲《诗经》篇目,并能解释其词句,分析其用韵情况。
    2.能举例说明《诗经》的韵例,能简单说明前人研究《诗经》时代韵类的成果。
    3.了解三十六字母和古声三十二纽。
    4.能分析判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现象,掌握“联绵字”的特点。
    5.能标点、解释、翻译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文。
    6、自读《常用词》(六),了解其基本意义。
 

                        第七单元
教学要点:
    简要说明古书注解的必要性;说明我国历代古注的大致情况;介绍《十三经注疏》中各经的注者和疏者;介绍经书注释的一般体例;介绍古代著名注释家的重要成就;简明介绍古书注解的常用术语和类型。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4学时):
    《楚辞》:《山鬼》(2学时)
              《卜居》(2学时)
    二、通论(8学时):
    (十七)古书的注解(上) (4学时)
    (十六)古书的注解(下) (4学时)
考核要求:
    1.了解历代古书注解的大致情况。
    2.记住《十三经注疏》中各经的名称,并熟悉《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尔雅》的注者和疏者。记住《经典释文》的作者和及其所注各书的名称。
    3.解释下列词语:
    正义  传   笺   集解   章句   谓之   之言   之为言
    读为   读曰    读若   读如   如字   衍文   脱文
    4.标点、解释古文献及其较浅近的注解,并根据所给内容解释一些相关问题。
    5.了解历代著名注释家的重要成果,如毛亨的《诗毛氏传》、郑玄的《三礼注》、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李善的《文选注》、朱熹的《诗集传》、《周易正义》、《四书集注》等,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马瑞辰的《诗毛氏传笺通释》以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阮元的《十三经校勘记》等。
    6.自读《常用词》(七),了解各词的基本意义。

                        第八单元
教学要点:
    讲授适当数量的《史记》、《汉书》文选,使学生了解记传体历史散文的特点,并结合文选学习讲解一定数量的常用词,介绍一些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教学时数:
    1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选(10学时):
    《史记》:《淮阴侯列传》(6学时)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4学时)
    二、通论(4学时):
    (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 (课外自读)
    天文   历法   乐律
    (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 (课外自读)
    地理   职官   科举
    (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 (课外自读)
    姓名   礼俗   宗法
    (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 (课外自读)
    宫室   车马   饮食   衣饰   什物
   (以上知识及有关古代文体的常识可结合各单元文选教学的相关内容做简单介绍。)
    (二十四)古书的句读(2学时)
    (二十八)古汉语的修辞(2学时)
考核要求:
    1.熟读所讲文选,能解释、翻译之。
    2.一般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如风师、雨师、云师、日御、月御等的名称;七政(七矅)、二十八宿、天垣、北斗、十二次、分野、阴历、阳历、平年、闰年、四时、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一天之内各时段的名称、十二时辰、三正、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五音、十二律、九州、各级行政机构及官职的名称、有关科举的一般常识。
    3.掌握古书句读、古代汉语修辞的基本知识。
    4.自读《常用词》(八),了解各词的基本意义。

三、参考书目:
    1.王宁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上、下),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
    3.唐兰,《中国文学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年版。
    5.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6.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8.郭锡良,《古代汉语语法讲稿》,语文出版社2007年年版。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
    1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
    1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13.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14.赵逵夫,《屈骚探幽》,巴蜀书社2004年版。
    15. 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1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1版。
    1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18.彭铎,《文言文校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由于本课的实践性强,涉及面宽,综合度大,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要紧密结合授课内容,并注意把知识传授和实际操练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精美、简练,有利于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切忌满篇文字,照“片”宣科。

                                       2014年3月8日修订

 

 

    
     

联系地址: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Email:Zyx901217@yahoo.com.cn

版权所有 2008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技术支持:szgd640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