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
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是2008年底被批准立项的,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本项目负责人认真负责,精心安排,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的基本情况
1、本项目在批准立项后制定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规定有序进行。
2、本项目组织了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和相关学科负责人的座谈会,收集了对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3、本项目根据建设目标和内容,将建设任务按不同学科分配到人,确定了不同任务的责任人。
4、本项目分别从以精品课程为中心的课程建设、以教学课件为中心的教学建设、以教学团队为中心的教师建设、以自编教材为中心教材建设、以教学项目为中心的教研建设、以网络互动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建设等几个方面展开。
二、成效与基本经验
1、本项目将建设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人身上,由相关任务的责任人分别组织实施,覆盖到了80%以上的教师。
2、本项目将本专业的全部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每年大约有1200名接受服务,受益面广泛。
3、本项目组于2009年5月以来先后邀请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学,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研究能力,开拓了本专业浓重的知识视野。
4、本项目已经完成的建设任务有:建成了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2门省级精品课程、1 门校级精品课程、4部不同层次的教材。
5、本项目取得的成绩得力于主持人的认真负责、不同责任人的协作精神、以学生为本的责任意识等。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1、本项目在教学研究方面的建设成效甚微,几乎没有人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成果,主要是学校在相关成果认定及其评价方面不受重视。
2、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教师参与面比较广泛,但是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主要是相关研究成果只算主持人或负责人,而一般参与意义不大。
3、本项目在网页制作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上比较缓慢,因为受学校网络空间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有些内容无法实施。
4、本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方面也相对滞后,相关专业教师对新课程的开设积极性不足,主要是受学校教学方案的总体限制,调整起来相当困难。
四、几点建议
1、扩大对不同层次项目参与人的成果认定的范围,不能将成果只算在主持人一个人身上,提高项目参与者的积极性。
2、按照1:1的比例配备项目经费,用经费资助的方式切实提高对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
3、重新思考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现有模式和定位,在适当时机实施分离式的本科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硕士制度,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
4、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规章制度的变化随时调整建设计划,使不同层次的特色专业建设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中文系
201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