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设想的同年,西北师范大学发挥自身地缘、人缘及人文教育优势,积极开办和建设中亚东干族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至今已经连续招收六届中亚东干生,两届学生已毕业。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申报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东干族中华语言文化本科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是推动汉语国际化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路段建设的务实内容。
该项目特点之一是:针对中亚东干生“多语言、多文化、亲中国”的特点,为东干族青年量身定做专业课程,并采用了一些特色教学如:为每位东干生起汉语名字;为每位东干生和中国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为东干生安排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体育交流活动;为每位东干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增强过程性评价等。这些措施都有效促进了东干生成为以汉语为媒介、认同中华文化、实现中国—中亚民心相通的桥梁式人才。
该项目特点之二是:教学科研一体化。西北师大依托自身力量并与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东干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为中国—中亚人文交流提供智库服务。该中心于2017年9月23-24日举办第五届东干语言文化国际研讨会,会议在东干族语言、文化、民族身份认同、心理认知特点和双语能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目前,项目组成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东干”项目若干,发表“东干”文章数十篇。与此同时,西北师大依托自身优势,开展东干文培训和转写工作,目前项目组成员已转写东干文19.3万余字,对系统整理和保护东干文学做出了积极贡献。
胡振华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2018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