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
舞蹈剧目与编创教学团队高度重视梯队建设,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从“走出去,请将来”两个方面持续推进青年人才的培养,2015年至今,年均1人次赴国内知名机构进修;年均12人赴国内国外学术交流,年均10人次顶尖专家前来交流授课。
1、走出去
团队积极派出专业教师赴国内短期进修及观摩与交流。团队派出青年教师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上海戏剧学院进行为期1年进修。派出教师赴北京、上海、台湾观摩与学习交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获取学科前沿信息、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提升知名度。
2、请进来
邀请业内著名专家、学者前来学术交流,组织高层次学术论坛和“博雅讲堂”学术报告,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邀请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台湾艺术大学等专家。
3、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
2018年全国舞蹈审美教育联盟年会暨敦煌国际研讨会在敦煌举行,来自俄罗斯、新西兰、新加坡、蒙古国、英国、韩国等7个国家的42所院(团)的舞蹈专家齐聚一堂,探讨新时期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方向,通过不同国家及校际之间舞蹈文化交流、共享资源、形成合力,实现舞蹈美育服务公民、服务社会,服务于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
2019年第二届“丝绸之路舞蹈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六个国家的10位外国专家与近20位国内舞蹈专家参加研讨会。
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情况
舞蹈剧目与创编教学团队科研转化教学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一些列经典舞蹈剧目的传承、创新、修排,涉及课程主要是舞蹈剧目赏析、舞蹈剧目、舞蹈编创,三位一体,从舞蹈作品的结构、主题、形式进行理论层面的解读、阐述,再生;再到实践中的对于舞蹈剧目的排演;进入舞蹈编创可以对于原作的从新解构释义。
1、将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引入实践教学过程中推广科研成果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讲解与观看本学科经典舞蹈作品,使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特征、功能、种类、舞蹈作品的发展以及编创等舞蹈艺术的总体特征,并在一定的艺术原则和美学思想指导之下,具备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包括舞蹈家的艺术生活、舞蹈艺术思潮、群众性的舞蹈活动等)进行赏析、鉴别、评论的基本能力。
2、利用科研成果优化教学方法
对团队创作优秀经典剧目的学习,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一定数量的舞蹈;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舞蹈基本功,技术技巧比较扎实;有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和舞蹈表演的二度创作能力。
3、运用科研成果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引导学生明确舞蹈创作的一些基本要领到熟悉编创的一般过程,对理论的理性认识到实际操作的具体把握,使学生对舞蹈编创在感性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增强教师总体教学把控能力,准确把握舞蹈艺术深层次的感觉,达到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舞蹈创作理论及其实践规律,让学生掌握舞蹈创编方法和基本的创作能力。
团队建设及运行的制度保障
舞蹈剧目与创编教学团队积极贯彻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认真落实学校教学改革措施,在团队建设和教学运行中具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舞蹈剧目编创教学团队建设小组,组长由教学团队带头人学院院长担任,成员由课程负责人、系所中心负责人组成。建设小组负责制定团队建设规划、监控建设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及评价建设效果,他们既直接参加团队建设,又可以从不同层面协调、整合教学资源,保证团队建设的顺利进行。
2、经费保障。除了争取学校资金支持外,学院每年从学科建设经费中支出相应资金用于教学团队建设,重点支持师资、教材、设备建设,保证转款专用。
3、制度保障。为保障课程建设,学校和学院相继出台多项规章制度。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学院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相关的激励机制,实行教学成果奖励1:1配套,鼓励教学团队成员开展教学方法与内容创新,为教学团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在学校和学院已有的质量保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团队内部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是通过听课、研讨、检查、评估等方式保证教学团队的运行质量。
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舞蹈剧目与创编教学团队既是加强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广阔平台,更是凝聚教师向心力的良好载体,必须大力提高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成长这个中心,依靠教师发展这个根本,突出教学重心,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乐舞学科,为民族复兴培养更多人民满意的优秀乐舞表演人才。
2、强化实践教材建设
提倡引进和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同时,鼓励团队内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
3、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预计在学科建设上,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项,教学成果奖2项,获全国舞蹈比赛4项,省级舞蹈比赛20项,创作优秀舞蹈作品10部,舞剧1部,让优秀的乐舞表演人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4、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表演人才培养、剧目创作为依托,高举师范教育大旗,在甘肃省文化宣传与建设、艺术教育与素质、社会规划与服务等方面作出贡献。支持西部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舞蹈人才;践行学科成果,繁荣甘肃文化大省建设;深入基层,提升国民艺术修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条件,开拓就业市场。
5、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
继续与港中旅(珠海)海洋温泉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建立省外艺术实践基地,同时与甘肃省歌舞剧院、甘肃省歌剧院、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兰州市歌舞剧院、酒泉市群艺馆、白银市文化馆等单位合作建立省内艺术实践与教学基地。让优秀研究生、本科生参演到甘肃省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经典剧目的排练与演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