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教学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随着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科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实验素材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是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近年来,课题组结合在日本、荷兰和加拿大等国访问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研究与探索工科自控类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新模式。选择《自动控制原理》为教学平台,以提高大学生综合创新素质为核心目标,以双语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参加各类比赛推动课外实践模式改革,利用20-sim软件丰富实验内容,创新课内实践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主要的成果内容如下:
1.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代表,推动工科课程双语教学为动力,开展自控类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以日本单片机汽车大赛为背景,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为契机,推动自控类课外实践教学改革;
3.以荷兰20-sim软件为平台,丰富学生实验内容为目的,提高自控类课内教学实践效果。
本课题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获得"西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单片机原理》获得"西北师范大学重点课程";在学生实践方面,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二等奖、全国优秀论文奖、挑战杯特等奖、创新杯二等奖和全国电子专业人才技能比赛二等奖等;在《高等理科教育》、《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等国家级教研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本课题的创新点是:引入双语教学模式,实现自控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创新团队为基础,参加各类比赛为契机,实现自控类课程课外实践环节创新;以20-sim为素材,引入国外先进的工科教学理念,实现自控类课程课内实践模式创新,从而探索了一套适合西部高校实际的工科自控类课程教学与实践新模式,解决了学生实践机会少而且成本高,教学内容与国际专业发展不同步等问题。本成果对高等院校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特别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为了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我们利用以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为代表的学科竞赛平台,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组建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分层培养、协同合作、工程训练、创新实践、人文培养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成果内容如下:
1. 以学科竞赛为基础,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协调发展;
2. 以学科竞赛为基础,开创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3. 以学科竞赛为基础,探索实验室教学与管理的新方式;
4. 以学科竞赛为基础,加强本科生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5. 以学科竞赛为基础,全面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与水平。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加深了我们对组建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了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 的训练,促进了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推动了我们和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我校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