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情况

(1)创新团队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条件下,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够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而且能够使其他同学能够找到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在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实施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来,我们共取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论文奖1项、西部赛区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3项;全国电子专业人才大赛全国三等奖1项。近五年来,受益本科生接近500余人。毕业生考取中山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大多数团队毕业生就职于东南沿海的高新技术企业。

(2)创新团队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科研水平

在实施创新团队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可行性、科学性上严格把关,设计过程中认真指导,论文格式严格要求,答辩严肃认真。经过5年的实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走过了由理到工、由软到硬的艰苦历程,近两年院级和校级优秀论文的比例大大提高,2012届毕业生论文(设计)有2篇获校级优秀论文。 在实施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来,创新团队学生在校级大学生学术科研项目的资助项目中,我系学生申请立项的项目10余项, 研究成果涵盖机器人控制、智能控制和机电一体化仿真等多个领域。

(3)创新团队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水平

通过各种训练和实践,学生们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品得到教师和专家的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在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等非理性思维及素质方面也得到锻炼。学生毕业时敢于面对社会、敢于走出去、敢于面对陌生的领域,扩大了就业面。这也是高等学校培养的最终目标。

(4)创新团队培养模式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以竞赛为促进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参赛师生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的交流。教师们在辅导参赛学生训练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业务素质,而且认识到在教学中贯穿综合考虑解决问题的思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5)创新团队培养模式提高了继续教育培训水平

自2007年以来,我校承担了3期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的教学任务。我们以本科生创新型实践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课题培训内容为基础,将创新型实践能力培训内容融入中职教师培训的教学大纲,受到了中职教师的欢迎及好评,并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目前,完成中职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篇,题为“中职教学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和“基于飞斯卡尔智能车的中职学校项目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