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最早开设的与化学工程和工艺有关的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在专业性质上应该属于化工类,但在师范院校由于讲授的内容只涉及到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内容,因此将其划归为理学的化学类,主要讲述化工生产中的基本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基本化学反应器和基本化工工艺过程。通过化工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要受到化工实验、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训练,具有对现有化工过程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随着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化工基础》课程也在不断变革。20世纪60年代“三传一反”概念的提出,开辟了《化工基础》课程发展的新历程,出现了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线和以“化工传递过程 ”为主线的不同课程体系。目前,国外的《化工基础》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教学内容亦各异。有的以化工单元操作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称为“化工单元操作”,其典型的教材有 McCabe W. L.等人编著的《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Foust A. S.等人编著的《 Principle of Unit Operations》,与国内目前普遍开设的《化工基础》课程相近,但补充了新的单元操作过程和新的化工技术;有的虽以化工单元操作为线索,但同时更强调各单元操作的共性,称为“ 化工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其典型的教材为 Geankoplis G. J. 编著的《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Unit Operations 》;有的则以传递过程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开设“化工流体流动”、“化工传热过程”、“化工传质过程”三门课程。国内普遍以化工单元操作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开设《化工基础》课程。目前,国内《化工基础》课程的改革仍以化工单元操作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开设《化工基础》课程,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更新,补充了新的单元操作过程和新的化工技术,通过引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学时数减少,课容量增大.
化学化工学院从最早的化学系开始就一直开设化工基础这门课程,长达几十年时间,而且课程一直被称为“化工基础”。虽然在形式上一直沿袭原来的名称,但是近年来在教学的内容和许多教学环节上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提高。
为了进一步促进化工基础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就化工基础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形成了“化工基础重点课程建设”、“化工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化工基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教学研究课题,使化工基础的教学研究成为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
同时为了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先后多次对实验内容作了调整,逐年更新实验设备,同时采用多媒体仿真软件对实验内容进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