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  申 报 书  |  师资队伍  |  教学视频  |  教学资源  |  教学发展  |  教学效果  |  延伸阅读  |  师生互动
       教师队伍
       课程负责人简介

孙健,甘肃通渭人,分别于1994年、2000年、2005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公共管理学博士后研究,甘肃省第二层次领军人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公共管理基础理论、领导科学与艺术的教学、研究工作……

    《公共管理学》作为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最早开设于2003年政法学院的WTO管理科学专业,4学分,72学时,之后一直作为管理科学、行政管理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并成为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加之该学科的强劲发展势头,学院及时地调整了旧的教学计划,重新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公共管理学》由原来的管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改为由全院学生必修的通识课,并从2007年起作为通识课开始在全院各个专业中开设,通过这一次课程的开设,《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地位在全院得到了提升,并加大了《公共管理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该课程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组建了课程建设团队,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并制作了教学课件,建立了案例库,编写了习题集。在此基础上,该课程也于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由于《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社会在不断发展,公共事务也不断增多,所以其研究内容又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因此,要想不断提升《公共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动态,探索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掌握其发展的新方向、新动态。在此基础上, 2008年,《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以学校新一期的教改工程为契机,结合学校的课程建设项目,课程组专门针对《公共管理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为后来这门学科的较快、较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2+2”培养模式中不断暴露出来的弊端,学院又适时地调整了学生培养方案,加之有些专业的专业课程多,学时多,任务重,为了突出这些专业的专业特色,学院又重新调整了这些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对其他专业的教学计划也进行了调整。这样,《公共管理学》从2009年起不再作为通识课在全院各个专业中开设,而只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在一些专业中开设。由于“2+2”培养模式的调整,从2009年,学院又开始分专业招生,《公共管理学》开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行政管理专业和思想政治专业中开设,4学分,72学时。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同时也经过《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的多年努力,目前《公共管理学》课程建设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将随着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版权所有:西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精品课程  技术支持:戴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