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  申 报 书  |  师资队伍  |  教学视频  |  教学资源  |  教学发展  |  教学效果  |  延伸阅读  |  师生互动

公共管理学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思想
  在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和社会调研等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公共管理的实践,锻炼和提高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下:
1.模拟实验
  通过公共管理案例和情景模拟,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感性的公共管理环境之中,分析和解决虚拟环境中需要解决的公共管理问题。
2.社会调研
  主要是安排学生走访一些实际的公共管理部门,了解并认识公共部门的实际运作方式和操作技巧,增强学生对公共管理的感性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
3.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
  通过在一些公共管理部门或者社区等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的基地单位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真正解决和处理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实践教学内容
  《公共管理学》实践课程内容分为两大类:《公共管理学》课外实践和《公共管理学》课内实践。具体如下:
1.《公共管理学》课外实践:
  主要是通过社会调研和公共管理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见习实践。
2.《公共管理学》课内实践:
  (1)公共管理的主体 案例:八个部门为何管不好一头猪
  (2)公共管理的职能 中国煤矿矿难事件频繁发生的行政管理原因讨论
  (3)公共管理的过程 兰州市公交车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
  (4)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假冒产品充斥市场的政府责任讨论
  (5)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政府角色的历史演变讨论
  (6)公共物品管理 政府是否应该是教育投资的唯一主体讨论

实践教学形式

1.组织形式
  (1)《公共管理学》课外实践:由院系领导督导监督,课程组教师、学生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组织和管理。
  (2)《公共管理学》课内实践:一般由任课教师和学生自行组织。
2.指导方法
  (1)根据教学计划,事先集中学生动员部署,保证实践课程的组织性和严肃性。
  (2)由实践课程老师负责具体安排,组织学生实习大纲,安排实践场所,布置具体实习任务。
  (3)做好实践课程的全程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精心指导,及时与实践学生进行沟通,并审阅其实践报告。

  (5)指导教师针对实践内容的不同,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版权所有:西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精品课程  技术支持:戴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