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汇率制度



       所谓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出的规定。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在固定汇率制下,各国货币当局首先对本币规定一个金平价,然后根据本币与其它货币之间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本币的中心汇率,本币的市场汇率只能围绕中心汇率作小幅波动。国际金本位制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金平价,因而也不再有本币对其它货币的中心汇率,本币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由浮动,货币当局没有维持本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义务。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

一、浮动汇率制的分类
浮动汇率制按照不同的标准,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以货币当局是否干预本币汇率为标准,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1) 自由浮动又称为清洁浮动,是指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货币当局不采取任何干预本币汇率的措施。自由浮动只是一种理论假设的需要,现实中没有一个国家采用。
(2) 管理浮动又称为肮脏浮动,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使本币朝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目前,世界上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大都属于管理浮动汇率制。
2、 以汇率的浮动形式为标准,可分为独立浮动和联合浮动。
(1) 独立浮动,是指一国货币对其它任何货币的汇率都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浮动。目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少数的发展中国家实行独立浮动汇率制。
(2) 联合浮动是指在一个利益集团内部,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而对集团外国家的货币统一实行共同浮动。目前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实行的是联合浮动汇率制。


二、固定汇率制的分类
固定汇率制可分为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三、汇率制度的其他分类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法,国际汇率制度可分为钉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
(1)钉住汇率制
定义:在钉住汇率制,一国货币与其它某一种或某一篮子货币之间保持比较稳定的比价,即钉住所选择的货币。本国货币随所选货币的波动而波动,但相互之间的比价相对固定或只在小范围内浮动,一般幅度不超过1%。被钉住的一般是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或IMF的特别提款权。
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钉住汇率制。按照钉住货币的不同,钉住汇率制可分为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一篮子货币。除钉住汇率制外的其它汇率制度,包括浮动汇率制,统称为弹性汇率制。
(2)弹性汇率制
弹性汇率制的主要特点是本币汇率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目前,大部分工业国家实行的是弹性汇率制。还有一些国家实行的汇率制度兼有钉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