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正学简介 | ||||||||||||||||||||||||||||||||||||||||||||||||||||||||||||||||||||||||||||||||||||||||||||||||||||||||||||||||||||||||||||||||||||||||||||||||||||||||||||||||||||||||||||||||
![]() |
马正学, 男,甘肃省平凉市人,生于 1953.7.5 ,回族、中共党员;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中国原生动物学会会员,甘肃省动物学会会员。 1978 年 7 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专业, 1986—1989 年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修;从 1978 年至今 30 多年来一直从事动物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现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受聘于西北师范大学第六届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 2008 年受聘于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理事。 |
|||||||||||||||||||||||||||||||||||||||||||||||||||||||||||||||||||||||||||||||||||||||||||||||||||||||||||||||||||||||||||||||||||||||||||||||||||||||||||||||||||||||||||||||||
![]() |
||||||||||||||||||||||||||||||||||||||||||||||||||||||||||||||||||||||||||||||||||||||||||||||||||||||||||||||||||||||||||||||||||||||||||||||||||||||||||||||||||||||||||||||||||
![]() |
一、教学工作 |
|||||||||||||||||||||||||||||||||||||||||||||||||||||||||||||||||||||||||||||||||||||||||||||||||||||||||||||||||||||||||||||||||||||||||||||||||||||||||||||||||||||||||||||||||
2.综合教育课程: 环境学概论,生命科学导论,环境污染生育人体保健,生命科学进展。 3.研究生课程:环境生物学,环境土壤学,污染生态学 ,生命科学前沿专题,恢复生态学。 4.教学工作及获奖: 1978 年以来,结合生物本科学生专业课教学、野外实习、毕业论文及专业实验课等工作,一直从事动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污染生态学及动物保护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中主要工作有:该研究领域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生物评价、监测指标的形成有重要意义。部分研究成果已被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和金川公司环保处应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人群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以上课题在鉴定中,专家们认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1) 1996 ( 36 届)、 2000 ( 41 届)、 2004 ( 45 届)荣获西北师大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 1993 年获得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3) 1995 年荣获甘肃省教委和组织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4) 2003 年指导的交大附中教育实习小组被评为优秀教育实习小组。 (5) 2002 年暑期 “ 三下乡 ” 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校级; 2003 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校级); 2004 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校级); (6)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 .2005 ,2006 。 (7) 第五届 “ 挑战杯 ” 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004 (8) 第五届 “ 挑战杯 ” 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004 (9) 第六届 “ 挑战杯 ” 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006 (10)西北师范大学首届 “兰铝教学优秀奖”, 1996 。 (11) 西北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双骨干” , 1994- 1995 。 (12) 西北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双骨干” , 1996- 1997 。 二、科学研究工作经历( 近 10 年来的科研项目和获奖、论文、著作 ) 1. 研究方向: 动物生物学和污染生态学。 2. 科研项目及获奖 代表性工作有: “ 黄河兰州段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研究及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研究 ” 和 “ 用四膜虫细胞技术评价黄河兰州段重点污染源毒性研究 ” ,主要是利用生物群落结构指标及细胞学指标评价、监测及预报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程度。因为微型生物指标及细胞指标能较全面地、客观地反映水体中污染物的综合毒性效应 — 既包括已测定、尚未测定的有害成份,也包括了污染物的连续性和累积性的作用结果,这些污染物对生物的综合毒性效应只有通过生物监测方法才能获得,与理化监测方法相比有其独特效果,生物、理化监测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因此,生物监测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同时,还具有一定经济效益。部分研究成果已被兰州市环境监测站金昌市环境监测站和金川公司环保科应用,效果良好。 ( 1 ) 主持完成的 “ 黄河兰州段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 ”, 省科委资助项目, 1998 年 3 月获 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 ) 主持完成的 “ 应用四膜虫细胞技术评价黄河兰州段重点污染源毒性研究 ” ,省科委资助项目, 1999 年 3 月获 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 ( 3 ) 主要参加完成的 “ 西北区域城市工业废水中监测性原生动物研究 ” ,省科委资助项目, 1996 年获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 ( 4 )主持完成的 “ 石鸡人工驯养生物学及遗传分化研究 ” ,省教委资助项目, 2001 。 ( 5 ) 主持完成 “ 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生物学及遗传分化研究 ” ( gh99—18 ),省环保局资助项目, 1999—2003 。 ( 6 ) 主持完成了 “ 黄河兰州段水体污染生物指标数学模型研究 ” 项目,兰州市科委资助。 1997-2001 。 ( 7 )主要参加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土壤环境污染的原生动物生态效应 ” ( No. 39800018 )的研究工作, 1999 年 1 月~ 2001 年 12 月。 ( 8 )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西北地区土壤纤毛虫分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 ( No. 30470208 )的研究工作, 2005 年 1 月~ 2007 年 12 月。 ( 9 )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甘肃省兰州市科技局攻关项目 “ 兰州市土壤污染的生物学评价和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03 - 1 - 66) 的研究工作。 ( 10 )主要参加人完成甘肃天水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资助项目 “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微型生物多样性研究 ” 的研究工作。 ( 11 )主要参加人完成中国国家林业局下达项目 “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 中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 ( 12 )主要参加人完成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 基础生物学(动物学与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 ” 的研究工件。 ( 13 ) 主要参加人完成 金昌市金川峡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研究,金川公司资助项目.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 . ( 14 ) 主要参完成黄河白银段水体污染的生物效应研究、白银市环保局立项, 2001—2003 。 2-2 教学研究: (1)主要参加完成新型幻灯媒体的研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师大教学成果奖, 1997 。 (2)动物生物学课程, 西北师范大学“精品 课程 ”主持人 , 2005 。 (3)主要参加完成基础生物学野外实习改革研究,教学研究项目,西北师范大,2004-2007 。 (4)主要参加完成 中学生物课程改革跟踪研究,教学研究项目,西北师范大学,2005-2008 。 (5)杨改学主编 .《动植物仿真实验多媒体教学软件》, 2009 年 6 月出版。参编者之一。 3. 发表的论文( 第一作者文章): ( 1 ) 马正学 审海香 宁应之等,甘肃小陇山桃花沟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生态学杂志, 2008.27 ( 2 ): 208-212 。 ( 2 ) 马正学 康瑞琴 宁应之等大夏河临夏段肉鞭虫的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的相互关系,生态学杂志, 2008.27 ( 3 ): 374-382 。 ( 3 ) 马正学 康瑞琴 宁应之等大夏河临夏段枯水期肉鞭虫群落特征及其对水质的评价,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7.43 ( 6 ): 44-50 。 ( 4 ) 马正学 审海香 邹涛 宁应之等,兰州市八里镇蔬菜基地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动物学学杂志, 2008.43 ( 3 ): 87-93 。 ( 5 ) 马正学 审海香 马尚盛 宁应之等,甘肃小陇山桃花沟森林公园土壤肉鞭虫的群落特征,生态学杂志, 2008.28 ( 1 ): 38-43 。 ( 6 ) 马正学 秦洁 刘有斌 宁应之,太统 - 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Ⅰ,动物学学杂志, 2009.44 ( 1 ): 63-73 。 ( 7 ) 马正学 贺鹏辉 冉丽媛 宁应之等,甘肃徽县水阳江铅锌污染段肉鞭虫的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甘肃科学学报, 2009.21 ( 1 ): 43-48 。 ( 8 ) 贺鹏辉 李倩 马正学 * 宁应之,用细胞微核技术检测黄河兰州段主要污染源的水质,甘肃科学学报, 2009.21 ( 1 ): 49-52 。 ( 9 ) 马正学 王业秋 宁应之 陈巧云, Hg 2+ ,Ni 2+ 和 Cu 2+ 对嗜热四膜虫的急性及联合毒性效应,环境科学研究, 2008.21 ( 4 ): 174-178 。 ( 10 ) 马正学 宋玉珍等,食品工业废水对上海四膜虫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研究,中国动物科学研究, 1999 , 307-311 。 ( 11 ) 马正学 宋玉珍等,造纸、涂料和制革工业废水对上海四膜虫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甘肃科学学报, 2001 , 13 ( 2 )。 ( 12 ) 马正学 宋玉珍等,工业废水对上海四膜虫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研究Ⅱ,甘肃科学学报, 2002 , 14 ( 1 ): 67-70 。 ( 13 ) 马正学等,铅锌矿采矿废物污染对土壤原生动物的影响,甘肃科学学报, 2002.14 ( 3 ): 53-57 。 ( 14 ) 马正学,孙小萍,用四膜虫评价黄河兰州段水质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1997 , 33 ( 1 ): 50-53 。 ( 15 ) 马正学 康瑞琴 孙宏飞 宁应之等,焦化废水污染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7.43 ( 5 ): 90-93 。 ( 16 ) 马正学等,甘肃小陇山林区大蛾类及区系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7.43 (专辑): 255-258 。 ( 17 ) 马正学,张自斌,兰州地区蝶类及区系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7.43 (专辑): 250-254 。 ( 18 ) 孙宏飞 马正学 * 宁应之等,皮革废水污染的土壤原生动物生态效应,甘肃科学学报, 2007.19 ( 1 ): 82-84 。 ( 19 ) 孙宏飞 马正学 * 宁应之等,黄河三峡湿地保护区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对水质评价,天水师院学报, 2007.27 ( 2 ): 61-64 。 ( 20 ) 王业秋 马正学 * 陈巧云,达文燕等黄河兰州段水体对嗜热四膜虫种群生长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7.43 ( 4 ): 90-92 。 主要合作者文章: ( 21 ) 宁应之 王娟 马正学等,甘肃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动物学研究, 2007.28 ( 4 ): 267-273 。 ( 22 ) 宁应之 王娟 刘娜 马正学等,甘肃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土壤肉鞭虫的群落特征,生态学报, 2007.27 ( 11 ): 4469-4477 。 ( 23 ) 宁应之 王娟 刘娜 马正学等,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肉鞭虫的物种多样性,动物学研究, 2007.42 ( 4 ): 81-88 。 ( 24 ) 邹涛,宁应之 李晓鸿,马正学等,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的特点,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8 , 44 ( 2 ): 87-91 。 ( 25 ) 王冬,宁应之 马正学等,新疆石河子市蘑菇湖混合污水污染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7 , 43 ( 1 ): 83-86 。 ( 26 ) 刘志峰,宁应之 马正学等,刘家峡水库网箱养鱼场春季壤纤毛虫的群落结构,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7 , 43 ( 2 ): 77-81 。 ( 27 ) 卢云中,宁应之 马正学等,兰州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纤毛虫春季群落结构,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7 , 43 ( 2 ): 72-76 。 ( 28 ) 刘娜,宁应之 马正学等,土壤氟化物污染的原生动物群落生态效应,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8 , 44 ( 2 ): 83-86 。 ( 29 ) 陈玉琴,俞诗源,马正学等,红腹锦鸡血细胞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动物学杂志, 2007 , 42 ( 2 ): 107-110 。 ( 30 ) 张德录 胡云生 马正学等,七彩山鸡胃动脉和胃静脉的解剖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1 , 37 ( 1 ): 67-72 。 ( 31 ) 关甫国 马继英 马正学等,甘肃西部蝶类研究,甘肃科学学报, 2002 , 14 ( 2 ): 19-23 。 ( 32 ) 马正学,康瑞琴,孙宏飞,宁应之等 . 2007. 焦化废水污染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43(5) : 90 - 93 。 ( 33 ) 刘娜,宁应之,马正学等 . 2007. 氮肥厂废水污灌中的原生动物群落特征 . 甘肃科学学报, 19(1) : 79 - 81 ( 34 ) 刘娜,宁应之,马正学等 . 2007. 黄河三峡旅游风景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 . 甘肃农业, 3 : 30 - 32 ( 35 ) 刘娜,宁应之,马正学等 . 2007. 兰州市东岗区污染土壤中的原生动物物种多样性 . 甘肃科技 , 23(4) : 9 - 10(94) ( 36 ) 牛世全,宁应之,马正学等 . 2002.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 . 甘肃科学学报, 14(3) : 44 - 48 ( 37 ) 杨茂盛,马继英,马正学,宁应之 . 2002. 工业废水对上海四膜虫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研究 Ⅱ . 甘肃科学学报, 14(1) : 67 - 70 ( 38 ) 陈凌云,康瑞琴,马正学*.大夏河临夏段枯水期纤毛虫的群落特征与水质相互关系研究,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6(6):550-557。 ( 38 ) 陈德来,马正学*,普布等. 拉萨拉鲁湿地夏季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动物学学杂志,2011,46(5):1-7。 ( 39 ) 马正学,陈德来,张静.中国大陆鞘翅目一新记录科,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47(2):95-96、111。 ( 40 ) 马瑞林,马雄,马正学*.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特征,应用昆虫学报,2012.49(4):1010-1024。 ( 41 ) 张静,马瑞林,马正学*,张亚莉.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群落特征及区系分析,甘肃科学学报,2012.24(2):55-61。 ( 42 ) 马正学,马瑞林,马晓红.甘肃临夏东大坡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西北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2.48(4):82-89。 ( 43 ) 马正学等,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区管理局协作项目,29万, 2011~2012年完成。 ( 44 ) 马正学等,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有害生物和重点保护对象研究,5万, 2012-2013年完成. ( 45 ) 马正学等,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优势植物萌生与生态恢复及有害生物研究,26万, 2013年完成. ( 46 )马雄,谢宗平,马正学主编. 动物学实验指导,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三 . 参编著作: 1. 李璇,马正学编著 . 环境进化论基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北京 .2004. (总字数 13 万)本人 7 万字。 2. 宁应之,马正学,胡春香,牛世全主编 .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微型生物多样性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兰州, 2008 。 21.9 万字。 3. 马雄,谢宗平,马正学主编. 动物学实验指导,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附表 1 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和社会实践获奖情况
附表 2 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一览表 (2012-2013年)
|
![]() |
![]() |
Copyright@2009 西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联系电话:0931-7971414 |
|
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 邮编:730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