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和目标
若内容未正常显示,请点击安装: Adobe Flash Player
1.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专业教育“X”中的特定专业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试图通过挖掘和整理专业教育蕴涵的甘肃地方红色文化,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高度融合,在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专业教育“X”中软件工程专业的技术支持,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完成创新创业实践---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红色思想教育平台“红色甘肃”掌上APP的开发和应用,为在校学生等用户提供基于VR技术的掌上红色资源情景体验、革命历史知识学习、革命传统精神教育等服务。
2.拟解决的问题
整合和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共生中凝聚各方的价值共识形成凝聚合力,强化“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以“德育为本、创业为用”为原则,坚持协同育人、整体育人、发展育人,树立“面向全体”、“贯穿全程”、“融入专业”的高校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树立“融入专业”的高校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摒弃了将高校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视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或就业指导教育附庸的传统理念,旨在培育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养厚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敏锐把握市场动向、善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业型人才,从而实现了高校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创新点
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以实践为导向,以专业教育为基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强化专业教育中思想政治元素与创新创业元素的挖掘,通过专业教育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配合和相互渗透。专业教育中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元素,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创新创业之本,能够提高创新创业的层次和水平,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技产品的意识与能力。通过专业教学的知识传授,倒逼教育教学改革和产学研转化成生产力,从而推进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通过以专业教育为基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完整性闭环教育模式,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有改革精神和踏实作风的、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的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人才储备与智力支持。
4.研究基础
基础研究成果:为探索“面向全体”、“贯穿全程”、“融入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新模式与新路径,我们已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完成基于专业教育---旅游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的 《甘肃省红色旅游资源图谱概览》及《甘肃省红色旅游资源口述史研究》等两个实践项目,已建立“红色甘肃”掌上APP开发的基础数据库资料,已完成“传承红色基因,绘就甘肃红色新图谱”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人才培养经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实践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模式转变。只有真正经历过创新创业实践,真正去做一遍,就会发现有做过的和没有做过的,具有明显的差异,经过这个又难又累又苦又极具挑战性的过程之后,学生明显具备了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养厚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敏锐把握市场动向、善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特点,实现了高校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到实处”。
实践过程掠影

实践基础成果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