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状及背景

现状及背景

若内容未正常显示,请点击安装: Adobe Flash Player

1.研究背景

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高校是培养青年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成为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纲领性文件,正式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确定下来。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除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强调“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精神实质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同一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共生业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研究现状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多数学者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开研究的。融合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论述融合研究的必要性。艾军认为,两者的融合有助于创新人才全方位的培养(2014,《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张向前从当今时代发展的角度论述两者之间进行融合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15,《思想教育研究》); 静丽贤从学生、高校以及社会三个角度论证两种教育体制间的关系及融合的必要性(2018,《教育教学论坛》)。二是讨论融合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蔡美萍提出,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201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余展洪认为,要从课程建设、教材设置、教学保障等方面加强两者的融合研究(2015,《高教学刊》);赵光元等认为,可以从教育教学导向、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结构、教育教学重点、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考核等方面加强二者的融合研究(2018,《皖西学院学报》);徐德斌等认为,要从学校顶层设计开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设计与改革(2019,《长春大学学报》);徐黎等认为,应该从“两课”教学、组织管理、文化环境和实践活动等方面研究二者的融合性问题(2018,《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金伟琼等认为,应从搭建教育平台、组建教师队伍、建立融合教育机制等开创融合教育的新途径(2018,《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叶磊认为,应在课程内容融入、校园文化营造、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2018,《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方蓬认为,要从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思政工作者倾情投入、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四个方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2018,《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杨兆宇认为,融合研究应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等四个方面进行(2018,《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现有研究表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存在融合的必然性与契合点,但因缺乏系统的现状研究,目前对融合教育的探索也只是从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切入点展开,未有将专业教育“X”纳入融合研究体系中,人为的割裂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大教育与专业教育“X”之间的逻辑关联性和内在联系。本研究试图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以专业教育“X”为基准,深度挖掘蕴涵在专业教育“X”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和创新创业元素,探索出一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X”=创新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