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管理->旅游学院2009-2014发表主要论文一览表->正文
旅游学院2009-2014发表主要论文一览表
[文章来源: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2015-4-24]
序号 |
姓名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发表时间 |
1 |
把多勋 |
基于增长理论的旅游地经济发展分析 |
产业经济研究 |
2009-02 |
2 |
把多勋 |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9-04 |
3 |
把多勋 |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对充分就业水平影响研究——以甘南自治州为例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
2009-05 |
4 |
把多勋 |
甘肃省白马藏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07 |
5 |
高亚芳 |
旅游消费券发放热中的冷思考 |
光明日报理论版 |
2009-5-26 |
6 |
高亚芳 |
旅游消费券应回到拉动内需的原点 |
中国旅游报 |
2009-2-16 |
7 |
高亚芳 |
旅游目的地内部营销理论的机理与实现 |
求索 |
2009第2期 |
8 |
梁旺兵 |
西安市外国游客旅游交往行为及交往效应研究 |
人文地理 |
2009第3期 |
9 |
南宇 |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合作开发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申遗的视角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9第5期 |
10 |
南宇 |
西部丝绸之路区旅游品牌实证创新研究 |
贵州社会科学 |
2009第11期 |
11 |
南宇 |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创新品牌研究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09第4期 |
12 |
王三北 |
旅游目的地导向的资源分类、评价体系研究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9第3期 |
13 |
王三北 |
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语境中寻求理论和学术特色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9第5期 |
14 |
把多勋 |
多元目标体系导向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第6期 |
15 |
把多勋 |
中国农村居民一日游现状与出游目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旅游学刊 |
2010第10期 |
16 |
把多勋 |
大地湾: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年代标尺 |
社会科学报 |
2010第10期 |
17 |
南宇 |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丝路审遗的视角分析 |
贵州社会科学 |
2010年7期 |
18 |
南宇 |
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研究 |
经济地理 |
2010年6期 |
19 |
南宇 |
丝绸之路中国段跨国申报世界遗产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10年1期 |
20 |
南宇 |
西北丝绸之路区重点旅游城市梯度开发研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0年9期 |
21 |
杨阿莉 |
基于生态理念的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结构优化与升级研究 |
西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年1期 |
22 |
梁旺兵 |
外国游客对桂林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第2期 |
23 |
把多勋 |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兼容性发展与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
甘肃社会科学 |
2011年5月 |
24 |
杨阿莉 |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第7期 |
25 |
杨阿莉 |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创新研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第8期 |
26 |
杨阿莉 |
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 |
旅游学刊 |
2011第4期 |
27 |
南宇 |
西北五省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研究 |
经济地理 |
2011第9期 |
28 |
南宇 |
构建西部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体系研究 |
宁夏社会科学 |
2011第5期 |
29 |
南宇 |
西北五省区境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第6期 |
30 |
南宇 |
西北五省区境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
人大复印资料 |
2011第8期 |
31 |
王三北 |
基于政治稳定要求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优化发展研究 |
甘肃社会科学 |
2011-3-25 |
32 |
王三北 |
旅游职能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
光明日报 |
2011-04-01 |
33 |
高亚芳 |
旅游目的地的视角:节事活动营运的PFCCII策略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第3期 |
34 |
欧阳正宇 |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第7期 |
35 |
王耀斌 |
The Changes of Vegetation Cover in Ejina Oasis Based on Water Resources Redistribution in Heihe River |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2011-3-23 |
36 |
王耀斌 |
The Changes of LUCC in Ejina Oasis after Water Resources Redistribution in Heihe River |
RSETE 2011 |
2011-07-29 |
37 |
把多勋 |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02 |
38 |
把多勋 |
民族地区社区参与式旅游扶贫机制的构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2012-9-10 |
39 |
魏宝祥 |
基于方式-目的理论的民族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研究 |
人文地理 |
2012第1期 |
40 |
魏宝祥 |
中西旅游目的地形象比较研究述评 |
甘肃社会科学 |
2012第4期 |
41 |
杨阿莉 |
民族地区社区参与式旅游扶贫的机制构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2012第5期 |
42 |
杨阿莉 |
土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 |
开发研究 |
2012第6期 |
43 |
欧阳正宇 |
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RMP分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第12期 |
44 |
梁旺兵 |
光明日报 |
2012-05-20 |
|
45 |
梁旺兵 |
中国旅游报 |
2012-04-18 |
|
46 |
梁旺兵 |
理论月刊 |
2012-02 |
|
47 |
梁旺兵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06 |
|
48 |
高亚芳 |
基于旅游者价值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产品提升策略研究 |
2012-05-20 |
|
49 |
南宇 |
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
新华文摘 |
2012第5期 |
50 |
南宇 |
西北五省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研究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2年3期 |
51 |
南宇 |
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研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年5期 |
52 |
王耀斌 |
基于粗糙集与灰色理论的额济纳绿洲稳定性综合评价 |
资源科学 |
2012-09-01 |
53 |
贾志斌 |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
电化教育研究 |
2012第8期 |
54 |
冯玉新 |
《清代阿拉善蒙古与甘州、凉州二府的划界纷争及边界调整》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12-10-10 |
55 |
王力 |
浅析乌什事变与清朝回疆治理政策的调整 |
西域研究 |
2012第1期 |
56 |
把多勋 |
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6-10 |
57 |
把多勋 |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研究——以江西婺源县为例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13-08-20 |
58 |
把多勋 |
基于伯特兰德模型的中国旅行社市场过度价格竞争研究 |
价格月刊 |
2013-2-4 |
59 |
把多勋 |
甘肃旅游扬帆正当时 |
甘肃日报 |
2013-9-27 |
60 |
高亚芳 |
期待共享旅游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
中国旅游报 |
2013-04-01 |
61 |
梁旺兵 |
基于居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影响感知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民族研究(人大复印资料) |
2013-04-23 |
62 |
梁旺兵 |
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文化影响的感知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
2013-2-10 |
63 |
梁旺兵 |
旅游体验:目的、过程及结果 |
中国旅游报 |
2013-11-15 |
64 |
梁旺兵 |
基于居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影响感知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2013-1-10 |
65 |
梁旺兵 |
绘制甘肃旅游业发展“战略地图” |
甘肃日报 |
2013-08-28 |
66 |
种媛 |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析——以西北省区甘肃省为例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13-07-22 |
67 |
张亚芳 |
旅游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升机制研究 |
当代旅游 |
2013-10-23 |
68 |
张亚芳 |
旅游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
新西部 |
2013-03-15 |
69 |
刘钊 |
从跨文化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障碍及其对策 |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
2013-09-25 |
70 |
王耀斌 |
探寻我省文化与旅游融合新思路 |
甘肃日报 |
2013-04-02 |
71 |
王耀斌 |
The Prediction of LUCC in Ejina Oasis based on Markov model |
RSETE |
2013-07-04 |
72 |
安智海 |
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构想 |
发展 |
2013-07-03 |
73 |
柴亚林 |
近代早期日本穆斯林的产生及其活动 |
《世界民族》 |
2013-04-15 |
74 |
柴亚林 |
民国时期回族的国家认同重构研究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2013-04-15 |
75 |
柴亚林 |
20世纪50年代前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研究之述评 |
中国民族学•第十辑 |
2013-5-15 |
76 |
陈锴娴 |
Research on Computer-assisted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Mod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
2013-03-31 |
77 |
裴丽 |
文化和旅游相融合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
发展 |
2013-09-28 |
78 |
陈娟娟 |
浅析甘肃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 |
丝绸之路 |
2011-10-16 |
79 |
把多勋 |
甘肃省14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7-1 |
80 |
把多勋 |
金昌市区域旅游协作区的运行特征与战略定位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81 |
杨阿莉 |
沙发旅行消费中的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基于后现代视角的分析 |
旅游学刊 |
2014-7-7 |
82 |
杨阿莉 |
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与创新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83 |
杨阿莉 |
后现代旅游理念下的生态文明观管窥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4-04-23 |
84 |
彭睿娟 |
景区发展对当地居民感知的影响研究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9-15 |
85 |
彭睿娟 |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目标的研究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86 |
高亚芳 |
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平 |
中国旅游报 |
2014-4-9 |
87 |
高亚芳 |
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14-03-24 |
88 |
高亚芳 |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产品框架结构研究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89 |
安智海 |
社区增权制度设计与旅游经济发展 |
光明日报 |
2014-12-24 |
90 |
柴亚林 |
“忠孝”与“牺牲”:国家认同语境下回族对文本的再诠释——以抗战时期的回族期刊为中心 |
中国民族学 |
2014-12-22 |
91 |
柴亚林 |
清末至民国时期日本在我国新疆的阴谋活动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2014-12-22 |
92 |
种媛 |
跨学科视角下民族心理研究的分歧与整合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11-23 |
93 |
种媛 |
丝绸之路中段河西走廊的发展现状与旅游开发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94 |
冯玉新 |
唐沙州刺史李无亏考议 |
石河子大学学报 |
2014-11-21 |
95 |
冯玉新 |
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旅游与文化资源融合相关问题研究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4-01-06 |
96 |
冯玉新 |
界域与民生——清初平凉府州县归属纷争与政区调整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14-07-10 |
97 |
王三北 |
元曲起源新论 |
戏曲艺术 |
2014-02-15 |
98 |
王三北 |
发展基于空间拓展的敦煌旅游业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14-11-05 |
99 |
王三北 |
元曲起源新论 |
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 |
2014-4-9 |
100 |
张亚芳 |
都市近郊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研究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2014-9-23 |
101 |
王艳林 |
President Xi Jinping Proposes to Build a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
《丝绸之路》(文化版) |
2014-7-1 |
102 |
王艳林 |
Seeking the Extraordinary of Gansu |
《丝绸之路》(文化版) |
2014-7-1 |
103 |
王艳林 |
Stray into Dresden |
《丝绸之路》(文化版) |
2014-7-1 |
104 |
王艳林 |
Sentiment-attached Visit in Bishkek |
《丝绸之路》(文化版) |
2014-6-1 |
105 |
王艳林 |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
《丝绸之路》(文化版) |
2014-6-1 |
106 |
王艳林 |
Travel by Desert Vehicle |
《丝绸之路》(文化版) |
2014-6-1 |
107 |
夏冰 |
刍议旅游规划中旅游项目的概念界定 |
发展 |
2014-6-16 |
108 |
欧阳正宇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文化品质的提升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109 |
南宇 |
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一体化网络模式研究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110 |
赵玉琴 |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区域旅游协作研究 |
华硕 |
2014-12-29 |
111 |
赵玉琴 |
金昌市和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旅游业协作发展研究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112 |
王力 |
关于金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2014-7-1 |
113 |
陈锴娴 |
多元文化视角下兰州市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问题研究 |
《金田》 |
2014-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