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学
     
◆ 返回首页  
     
◆ 课程申报表  
     
◆ 课程教案  
     
◆ 课程大纲  
     
◆ 课程习题  
     
◆ 参考书目  
     
  ◆ 教学录像  
     
  ◆ 教学实践  
 

3

 

申报表原件   课程负责人   教学队伍   课程描述   自我评价   建设规划   说明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西北师大简牍学是我国最早开设的高校简牍学课程。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本学科已在某些领域具备了领先国内相同学科之水平,金少英先生的《汉简臆谈及其他》在简牍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为学界重要资源。1996年至今,我们出版了《简牍学研究》共4期,成为影响国内外学界的学术汇刊。2011年,出版《简牍学教程》,为高校简牍学课程提供了第一部相对系统的专业教材。
同时,我们还注重与兄弟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系交往,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聘请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并陆续送出青年教师以进修或攻读硕、博士学位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从而使本课程点能始终掌握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推出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
由于本课程教学与科研获较大成果,也成为我国首批获准设置的简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自1996年至今已陆续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其他行业输送了高质量专门人才。同时,我们也注重整合人才资源,将本校参与简牍学研究的多位专家学者纳入本课程的合作领域。
由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作风严谨,多年来本课程也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均获重大成果:
教学方面,本课程目前负责人李宝通教授曾获“甘肃省园丁奖”;主讲教师黄兆宏、田河、李迎春、杨芳均获博士学位,在简牍学领域均有较多成果。此外,我们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多位专家合作,聘其为兼职教授、副教授,共同参与我校简牍学的教学与科研。本课程点获省、校优秀教师、中青年双骨干者还有多人。
科研方面,具教授职称者先后承担过国家及省级社科项目。均有一部或多部学术专著问世,如李宝通主编的的《简牍学教程》获学界重视与好评,近百篇与简牍研究有关的学术论文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文物报》、《人大复印资料》等获评介。

目前本课程点全体教师正在群策群力、积极努力地为新世纪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作自己的贡献,以我校特有的简牍学教学与研究之优势为契机,我们将为中国简牍学的成长与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