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团队成员>王建光 王建光
团队风采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获奖证书
相关链接

王建光,男,在读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开设课程有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在《文艺争鸣》、《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代表性的作品有:《“十七年”农村题材创作中的家园问题》《“现代之光”烛照下的“沙湾”世界——论雪漠的“大漠三部曲”》。参编《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共3卷)。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4项。获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



参与项目4项:


“甘肃文学生态研究”,甘肃省教育厅项目,2007年。
中宣部重大委托调研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文学艺术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显著成就”,2008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解放区文学的体制化研究”(09XZW011),2009-2016,已结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民族文艺复兴思潮与现代文学研究”(16AZW013)。


参与编著1部:


《中国诗歌研究 1949-2000年》,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发表论文10篇:


《“清新俊逸”遮蔽下的“欲望”书写——对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一种读解》,《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改革开放30年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规范与策略:艺术视野中的历史与现实—〈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的再解读》《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十七年农村题材创作中的家园问题》,《文艺争鸣》,2010年第8期。
《〈茶馆〉: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制度及人生真相》,《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社会转型中失意者的精神症候——对贾樟柯电影的一种社会心理分析》,《文艺争鸣》,2015年第3期。
《“进城”故事中的“失语”问题》,《当代文坛》,2015年第4期。
《“现代之光”烛照下的“沙湾世界”——关于雪漠“大漠三部曲”中当代西部农民命运问题的思考》,《齐鲁学刊》,2015年第5期。
《“王宝强”:新世纪城市叙事中的农民想象及进城“神话”》,《当代文坛》,2016年第4期。
《新世纪以来刘震云的精神返乡——以<一句顶一万句>为中心》,《当代文坛》,2017年第6期。


获奖2次:


西北师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2012年。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