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学情况>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教学情况
团队风采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获奖证书
相关链接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注重教学改革,并且能够将已有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活动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并广受学生的关注和好评。


一是持续推进获得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的“以地方文学研究为突破,促能力培养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为龙头,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的实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延伸。2012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以“西部风情、民族色彩、人文精神”宗旨,坚持举办“西部文学论坛”、“当前文学现状”系列讲座,聘请省内外有较高成就的西部作家和评论家来校讲学,既突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西部色彩,也体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当下性的实质,从而真正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变成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是坚持精品课程的带动作用,将精品课程变成教学活动的中心。一方面,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充分运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研究”、“写作”等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资源,采用精品课程中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练习题集等内容进行精心备课,不断总结提升,并且撰写和发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等多篇教学研究性论文。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广泛利用精品课程网站,专业知识和能力获得了极大提高。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云亭班”开始运行后,省级精品课程将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教学实践教学成果转化的中心。


三是在长期教学的基础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中的一些教师将开设选修课程的讲稿进行修改后正式出版,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选修课的选用教材。例如,郭国昌教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就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后产物;李明德副教授编写的《本科学术论文写作》教材。正是通过选修课程教材的出版,极大地提升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规范性,也提高了本专业选修课程在选课学生中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