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学情况>教学改革特色 教学情况
团队风采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获奖证书
相关链接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以教育部“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为平台,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载体,以中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以“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研究”、“写作”等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中心,努力探索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新思路,力争在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取得新成果,为西部基础教育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专门化、高素质的人才。


团队设置特色:一是教学梯队结构合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中既有以郭国昌教授为代表的46岁以上的优秀教师,也有张晓琴教授、孙强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其中46岁以上、40-45岁、30-39岁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3%、50%、17%,形成了良好的教师年龄梯队。在总数为12人的教学团队中,教授为4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成员占92%,职称结构突显高端教学优势。教学团队成员具有研究生学历,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教学成员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差异性的学缘组合有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均衡发展。二是整体教学实力较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共有12名团队成员,其中11人获得过校级和校级以上的各种教学奖励,诸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全国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优秀教师奖等,拥有一批在我校乃至我省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师。全体成员除了悉心于科学研究外,更加倾心于本科教学研究,注意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开拓,在教学理论探索和专业教学实践中求新、求实、求改革。三是教学团队精神和谐。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支克坚、孙克恒等老一代学者的关怀下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团队继承了他们精诚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学科文化,并以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了这种优良传统的传承。正因为如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能够组织诸如系列教材编写、研究性课程开设等一系列重大的教学改革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的进行。四是领导组织得力。自2011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形成了以郭国昌教授为中心的新的团队带头人和组织者,以其特有的亲合力和影响力,对教学团队的发展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以身作则,做到领导有力、组织有序,积极带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在科研。


专业特色: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以此为中心形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一是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支克坚、孙克恒等一批国内一流学者主持下完善的,他们的求真、唯实和创新的精神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成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学科。二是独特的西部色彩。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与当下的社会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代西部大部分作家都参与了当代文学的进程,他们的文学活动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西部文学论坛”及其相关等候课更进一步强化了本专业的西部色彩。三是鲜活的当代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与当下的文学创作活动发生着密切关系的学科,本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生活在当下的文学环境下,是当下文学创作和批评活动的参与者,经常性的“当前文学现状”系列讲座增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鲜明的当代性特点。


课程特色: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夯实专业基础、强化经典解读、注重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以现有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研究”、“写作”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基础,带动课程质量的全面提高。在专业基础的加强上,由有深厚学术根基并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学生传授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西部地域文学知识等。在经典解读的强化上,开设以经典导读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并由具有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为学生开设专题研究课,如《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中国新诗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等课程,使学生在掌握文学经典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不同侧面上多元化发展。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主要通过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相关的文学创作课程的开设实现这一教学理念,郭国昌教授的《现代散文鉴赏与写作》、李明德副教授的《经典导读与写作实践》等,通过参与具体的文学创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性改革措施:为了保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的竞争力,本学科实施了一些创新性的改革措施。一是加强教学团队的管理机制。在上课师资的遴选上,遵循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以各级优秀教学获得者和学术上有突出成就的专家为主体,适当组合青年教学骨干,并基于高水平的要求,制定严密的教学管理与考核机制,确保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而科学的考核。二是鼓励教学团队的创新教学。让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执行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影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戏剧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表演、诗歌教学中的个人诵读等,完全可以采用学生登台试讲等自主式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了多种教学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使用最新多媒体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一是与我省的部分文艺单位加强联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与专业相关的文学创作、艺术表演、作品发表等活动。二是针对学生的将来就业,在专业教学中强化了职业能力的训练,由教师根据学习的需要及学生的兴趣,推荐学生到一些文艺、文化单位去观摩、实践,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资源建设:一是加强图书资料的建设,除了研究性的文学书报外,注重对创作性的文学报刊的购买,并专门设立了中国西部作家文库。二是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音像资料库的建设,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真正成为与当下的文学活动相关的专业。三是开展网络资源的利用。一方面为学生介绍有参考价值的相关文学网站,另一方面是注重自己的文学网络资源的建设。


网络教学:一是及时更新精品课程中的网络内容,使精品课程中的教学课件与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保持同步,因故不能上课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补足所缺的课程内容。二是鼓励教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编制丰富的课件、录制课程音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