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文本内容未正常显示,请点击安装: Adobe Flash Player
数学是哲学的思维方式之一,特别是对哲学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而统计思维和确定性思维是数学中常用的两种思维方式。心理统计学是学习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系列心理学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研究生研习高级心理统计、多元统计方法课程的前提。
(一)统计思想是理解统计现象的根本依据。心理统计学强调用统计的观念及思想,去寻求现象背后的规律性,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真理的目的。
(二)统计原理是解决统计问题的基础理论。统计原理是关于统计方法的一般理论阐述或解释, 它与统计方法共同构成了心理统计学最基本的内容。统计方法的具体使用必须以一定的统计学原理为基础。
(三)统计方法是处理统计数据的基本手段。心理统计学的具体统计方法, 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即描述类方法和推断类方法。前者着于描述、记录统计观测的结果,后者着重于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解释与推断。推断方法以描述方法为基础,而推断的结果又需要再描述。
(四)统计技术是完成统计计算的快捷途径。在心理学研究中引入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心理学专业研究方法类课程中, 用于心理特质模型建构的软件Lisrel 、Amos等值得注意的是,统计软件虽然可以使复杂的统计运算过程与步骤变得快速、简单、准确,但应注意避免因突出计算机统计软件教学而忽视统计原理的教学。
因此,在研究生《高级心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采取“问题导向”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堂讲授+上机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方向和研究选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从而实现理论探索、方法范式、技术应用的有效衔接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