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美术学院在书法教育教学方面有着较早的历史沿革和良好的基础。早在建院初期,国画系下就曾开设《书法》课程。多年来,先后有靳鉴、廖国柱、杨国光、陈则恕、李葆竹、包建新、文化、张玉泉等一批教授为书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和文化底蕴。2012年,学校成立西北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挂靠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院级建制书法教学与科研机构,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书法学方向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2019年,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书法系,与美术教育系、绘画系、设计系并行发展。
长期以来,书法专业的各位老师秉持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理念,以书法文化研究为中心,构建教学与科研体系,利用西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优势与西北地区丰富的书法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建成西北地区书法教育教学、文化研究以及艺术培训与实践的重要基地。
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教师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放在首位,是一支具有优良教学传统和创新精神的团队,其优势与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缘结构多元,专业基础扎实
团队由7人组成,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6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讲师5人,助教1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2人。团队成员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7所高校,具有合理的学缘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现从事的教学与科研领域主要有:书画理论与实践、书法篆刻理论与创作、敦煌学(敦煌书法文献)、中国古典文献学(书法文献)、书法学、美术教育等。
(二)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成果突出
书画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成员以30岁至45岁之间的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近年来,多名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法报》等专业期刊发表高级别论文20余篇;在全国、全省各级专业技能比赛和书法大展中入选、获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显示了团队的整体实力。
(三)秉承创新理念,积极探索教学
团队每位成员的科研、创作理念都紧跟时代前沿,并能将科研、创作成果及时转化应用到教学改革当中。近年来,团队在深入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地域书法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先后获“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教育部“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二等奖、专业能力展示单项奖等。在成果转化、技术手段应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主动服务社会,引领书法教育
团队在教学、科研之余,不忘服务社会。自2014年至今,负责开办六届“书法高级研修班”,承担“西北地区中小学书法培训·国培计划”教学任务,并在全省各地县中小学开展公益书法讲座近百余场,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书法基础人才,推动了甘肃乃至西北地区书法教育的的发展和普及,获得了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