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团队是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一支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职称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锐意进取的老中青年教师组成的一线教学团队。目前共有教师7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人;50岁以上2人,40~50岁1人,30~40岁4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分别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西北师范大学汉语文字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分别在土耳其、摩尔多瓦、德国、美国等国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在多年汉语国际教育综合课程教学科研工作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团队负责人武和平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2006年,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技术。研究论文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国外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等国内外语言类或教育类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并被广泛引用或收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委重点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甘肃省教育规划项目重点课题及中美合作网络教育子课题等研究项目。近五年为本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法》《英语教育学》、《普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语言学》、《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等课程。曾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第二批人选,入选中国哲学社科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项目、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等奖励,担任西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团队倡导高标准严要求,团结协作,特别是在团队建设上,老中青年教师密切合作,形成了传、帮、带机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以及在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近几年先后编写了《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等教材,发表了教改论文1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项,承担甘肃省教育厅和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数项。团队的主讲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法》先后荣获“校级重点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级双语示范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称号。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技术支持:木铎智汇网络工作室

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电话查号台:0931-79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