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个人简介

武和平,1964年2月出生,甘肃省静宁县人,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2006年,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技术。研究论文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国外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等国内外语言类或教育类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并被广泛引用或收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委重点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甘肃省教育规划项目重点课题及中美合作网络教育子课题等研究项目。

近五年为本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英语教育学》、《普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语言学》、《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等课程。曾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第二批人选,入选中国哲学社科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项目、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等奖励。


代表性论文

[1]韩苗苗、武和平 “中亚各国语言政策的走向及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2日第6版

[2]武和平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国际化人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1日第4版

[3]武和平 “由文而雅 因文而化——学科素养视角下的文化教学”,《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年第6期

[4]武和平 “追寻祖辈记忆 争做丝路使者——西北师大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本科项目简介”《丝绸之路》2017年第10期

[5]武和平 王晶 “‘基于用法’的语言观及语法教学中的三对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3期(CSSCI源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6年第9期转载。

[6]武和平 “作为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培养及文化教学”《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年第12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英语教学》2016年第4期转载

[7]武和平等 “英语课程中的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年第1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英语教学》2016年第3期转载

[8]武和平 石维红 “通过微博学英语:国内主要英语微博的内容特征及用户反应分析” 《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年第3期。

[9]Wu, H., Gao, J& Zhang, W..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Chinese EFL teachers' social interaction, social and cognitive presence in synchrono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18(3), 2014. (SSCI源刊)

[10]武和平 “转型中的教师培训模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英语学习》(教师版),2014年第7期

[11]武和平 魏大为 “系统/复杂科学视域中的二语习得研究述略”《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3年春季号

[12]张维民 武和平 “英语阅读课中的支架教学” 《基础英语教育》2013年第2期

[13]武和平 王安华 “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教育叙事研究文本的建构”《课程教学研究》2013年第6期

[14]武和平 高军德 张维民 “在线共同体环境下草根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5期(CSSCI源刊)

[15]王秀秀 武和平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学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 (CSSCI源刊)

[16]魏大为 武和平 “第二语言ERP研究的新进展”《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CSSCI源刊)

[17]武和平 “探索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师培训模式” 《基础英语教育》2012年第2期

[18]武和平 刘培 “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实践能力的引领作用”《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4期

[19]武和平 张维民 “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学方法的重建”《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6期(CSSCI源刊)

[20]武和平 赵莹 “网络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述略”《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第4期

[21]武和平 高育松 魏行 “涌现主义视域中的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研究》2011年第九辑,高等教育出版社

[22]武和平 《远程语言教学》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3]魏大为 武和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 ”,《外语教育》2011年第3期

[24]武和平 王玲燕“强势模因的生成、复制与传播”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CSSCI源刊)

[25]武和平 韩百进“应用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中‘语言水平’的测量与界定”《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第2期

[26]武和平张维民“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第1期

[27]武和平张维民“西部地区中学外语教师(英语)培训模式创新探微”《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28]马武林 武和平 “概念图辅助英语词汇教学途径初探”《外语电化教学》2008年第2期(CSSCI源刊)

[29]武和平 曹依民 金磊 “低成本、平民化外语专业网络课程建设思路与教学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CSSCI源刊)

[30]武和平 高育松“第二语言时体习得研究述要” 《国外外语教学》2007 (1) (CSSCI源刊)

[31]武和平 金磊 漆治文“基于Google的教师个人CMS系统应用” 《中国电化教育》2007(4) (CSSCI源刊)

[32]武和平“英语进行体标记“多义性”的认知-功能解释” 《外语学刊》2007(2) (CSSCI源刊)

[33]武和平 魏行“英汉空间方所表达的认知语义分析”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7(3)(CSSCI源刊)

[34]武和平 “二语习得逻辑问题的逻辑和普遍语法可及性假说” 《外语学刊》2004(CSSCI源刊)

[35]武和平王秀秀 “基于网络的语料库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CSSCI源刊)

[36]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CSSCI源刊)

[37]武和平 “Internet时代的英语教师与英语教学” 《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CSSCI源刊)

[38]武和平“元认知 学习策略 自主语言学习能力”《外语学刊》2000年第5期((CSSCI源刊)

[39]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国外外语教学》2000年第2期(CSSCI源刊)

[40]武和平“交际教学思想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外语界》1999年第2期(CSSCI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