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工作
学院支持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和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功能,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足够的支持。
发挥专业优势,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学院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从培养方案、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着眼“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度,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创新创业大赛、从师从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活动月等实践活动,助推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实现了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创业实践的锻炼。已逐步形成了实践育人合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一个依山傍水的生态育人环境,以师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环境,让学生追逐梦想的立德树人环境,积极健康的校风传承环境”目标,把育人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人文环境建设,建立了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学生“三指导”工作室,创建学生自习活动空间,优化学院育人环境格局,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学院发起成立的全校性社团有“青年化学社”和“小草服务社”。“小草服务社”成立于1980年 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本社团打着以“内修己,外助人”的宗旨。2003年学院“小草服务社”被中宣部等五部委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称号。
学生社团每年暑假组织“科普进校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到安宁十里店小学、西北师大附小、二附中,邱家湾小学等中小学校园,开展科普宣传和化学实验演示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继承和发扬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组织学生社团进入中小学校园开展科普宣传和实验演示互动活动;同时,组织不同层级的夏令营活动,邀请中小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进入示范中心开展实验演示、科学探究等科普活动,更好地服务社会。
社团学生代表还会定期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拜访的形式,慰问学院离退休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