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举措

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对标《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西北师范大学“新师范”及“一流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构建多层面、专业型、开放式、一体化的教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方案可教、可学、可测、可评。依托地理科学“云亭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积极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有效解决了西部对优秀地理师资和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双重需求。

2)强化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一流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群和特色课程群建设,探索满足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开放性需要的多样化课程,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融合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教师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课程建设,已建成《摄影测量学》慕课,《自然地理学》等3门省级和《地质学基础》等8门校级高水平高质量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对于强化专业内涵发展和打造“金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推广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协同教学、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每学期选派教师,参加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专题培训,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支持有海外学习经历和外语能力较强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利用“雨课堂”等平台,大力推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该专业已获批5门校级参与式研讨课程、9门课程设计项目、4门双语课程和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效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建设。

4)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涵盖劳动教育、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等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确保实践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30%;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提高与更新;通过“三字一话”、教学设计、教案撰写、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等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联合编队、新疆实习支教、深度贫困县实习支教、国培计划等教育实习模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通过综合野外实习及课程实习,强化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已形成“实习基地+科研合作+人才输送”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

5)创新协同培养机制

持续优化“招生—培养—就业—培训—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内部协作联动机制,健全学院、中学和地方政府“三位一体”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综合推进师资互派、课程共建、教学研讨、实践指导等活动,全面建设学院-中学师范生培养共同体。学院已联合省内中学开展“金城名校长谈地理教育”、“金城名师地理教学与工作室建设专题讲座”、“兰州市教学新秀地理示范课观摩”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