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从2012年搬迁至西北师范大学新校区以来,调整了实验教学中心各功能实验室的布局,学生实验的环境更宽敞,使用效率更高,大大改善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条件和环境。突出我校“师范教育”的特色,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建设做到科学、规范、整齐、简洁、高效。教学实验室使用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其中,中教法实验室占500平方米。实验设施和环境完全达到了教育部有关规定。具体如下:
1. 组织机构健全
化学化工学院建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学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成员包括学院分管领导、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系所中心负责人等。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内容,行之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
2. 规章制度趋于规范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实现院、系、实验室、个人四级防范体系。形成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化学化工学院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员制度》、《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管理规定》、《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财产管理制度》、《化学化工学院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实验室排污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消防安全值班制度》、《化学化工学院假期实验室、研究室管理安全责任协议》、《化学化工学院危险品仓库管理制度》《化学化工学院关于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预案》、《化学化工学院灭火疏散应急处理预案》、《化学化工学院特(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等。
3. 安全培训方式多样
利用安全微课对本科生、研究生进行安全教育,大力普及安全知识,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给全体研究生开设《化学实验室安全》必修课程,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实验室开展工作,每年举办 “互联网+”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开展消防安全月宣传教育活动,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宣展和虚拟场景灭火演练。多种方式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普及和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和防范措施手段。
4. 实验室安全条件完善
每层楼道和每个实验室都配备灭火器。每个实验室都有专职的安全负责人,并备有紧急救护箱,以便万一出现事故可以立即进行处理。从2017年开始,学院再次对科研实验室各类标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内容包括实验室外责任人、安全员标识牌和危险品标识,实验室内的台账记录、值班记录、考勤记录等,实验室安全制度、仪器设备的规章制度上墙明示。对实验室的废弃品暂存地点进行规范明示等。
5. 维修维护及时有效
学院对实验室通风系统、纯水系统、循化水系统、上下水系统定期进行检查,每学期专题开会进行研究。通风系统的风机坏损、总控系统故障、软连接老化等问题,及时上报相关职能处室,得到了部分改善;对上下水水嘴漏水等问题,经上报相关职能处室后进行更换。
6. 试剂管理逐步规范
加强对实验室药品、试剂账目管理。对各类实验室现存的易燃易爆及危险品数量进行详细统计,建立台帐,及时掌握危化品及易燃易爆品的数量和使用情况。
7. 化危品和危废处置照章执行
切实做好危险品的分类,监控管理,实现三废化学品的分类收集。对学院废液废渣进行统计、妥善暂存、集中管理。购置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实验药品安全存储柜各1套,加强技术规范和防范能力,避免实验室药品和危废品的堆积存放,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已和甘肃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签订协议,定期对积存的废液废渣按规范程序进行处理。
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有一整套仪器管理制度和相关的岗位职责,使教学仪器保持着高效、低耗、整洁的运行状态。学院每年都有约10万元的维护维修专项经费,多年行之有效的做法有:
1.设立专门的维修人员岗位。一旦仪器设备发现故障,可立即送维修部检修。
2.固定资产管理已实行计算机化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设备有专门的仪器室和专职管理人员,每一台设备都落实到具体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帐、物、卡相符。管理出效益,仪器设备完好率大于95%。实验教学中心有关负责人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维护记录,保证中大型仪器的正常使用。
3.实行中大型仪器的开放培训制度:制定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
4.学生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已实行多年,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现已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各种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强调专人保管与维护,责任落实到人。这些规章制度包括:
1)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工作规程
2) 西北师范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程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工作规范
3)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注意事项
4)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教学队伍和实验技术队伍培养培训制度
5) 化学化工学院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6) 化学化工学院消防安全值班制度(试用)
7) 化学化工学院灭火疏散应急处理预案(修订稿)
8) 化学化工学院关于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预案(修订稿)
9) 化学化工学院特(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修订稿)
10) 化学化工学院危险品仓库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