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二十多年以来的风风雨雨中,我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深入钻研教育教学,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克己奉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1、从自身做起,认真做好每件事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此,我从专业课的备课做起,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从讲课中获得乐趣。
为了提高讲课内容质量,我大量阅读了许多相关的专业书籍,从中概括出一些非常有用的东西,把这些东西拿来与学生共享。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于2004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学习三年,获得博士学位,回校后,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大学教学是不同于中学教学的,主要在教学内容涵盖的价值取向方面,特别是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大学不再像中学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而更为关注和重视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大学生只有通过获得这样的能力,才能够立足于社会,去创业,去发展自我。因此,我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模式,试图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辨识是否能力,做出正确选择的判断能力,以及知识跃迁为思想的能力。如果说大学生的这些能力被培养起来,他们就可以独立思考,只有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他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能够独立的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们才会意识到自身担当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2、教育教学压力与挑战
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促使我不断奋进,不敢懈怠。在从事教育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一方面认真教学,另一方面开始深化自己的科研水平,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相关领域的论文,并且积极申报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都相应地获得成功。在认真做科研和项目的同时,还申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做了博士后,还有幸受邀到台湾辅仁大学访学三个月,可以说,这些科研和学习经历,使得我在知识和思想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3、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我深切感受到“百年树人,教育为本”的重要性,也让我深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未来教育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改变命运,而知识的获得是需要勤奋与刻苦的,我一直坚信这一点。我相信只有通过知识的学习,我们才能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对世界和人生做出科学的决断,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有正确的政治判断。而大学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科学知识,才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坚守社会正义,做一个富有正义和良知的好公民,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4、平等和自由的教学理念,塑造健康理性的公民
多年的教学使得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只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宽容对待每一位同学,用心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美丽花朵的绽放,就是对我最好地回报。我将会用我的一生投入教育事业,用我教育理念,培育富有爱心,正义、民主、自由、平等、爱国的学生,让他们来建设好祖国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