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孔维宝 |
性别 |
男 |
年龄(岁) |
36 |
专业技术 职 务 |
副教授 硕导 |
学术头衔 |
|
||||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
博士研究生(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201206) |
||||||||||||
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简介 |
副院长,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为本科生讲授《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制药分离工程》和《酿酒科学与酒文化》等专业和选修课程,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和重点课程《微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0项(授权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完成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1项;参与完成的6项科技成果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先后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1项;指导本科生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项,省级特等奖2项;先后荣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
||||||||||||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限3项) |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咨询报告等名称) |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
时间 |
署名情况 |
|||||||||
甘肃特色油料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示范 |
2015年甘肃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KJ-015) |
201510 |
第一完成人 |
||||||||||
Effect of glycerol and glucose on the enhancement of biomass, lipid and soluble carbohydrate production by Chlorella vulgaris in mixotrophic culture |
Food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P62-69,他引40次 |
201301 |
通讯作者 |
||||||||||
从油橄榄加工废液中提取橄榄多酚的方法 |
发明专利,ZL 201310453837.7 |
201501 |
第一发明人 |
||||||||||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限3项) |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起讫时间 |
到账经费 (万元)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区项目 |
甘肃武都油橄榄果实品质的形成机理研究(31360192) |
201401-201712 |
55 |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
文冠果种子生物炼制技术研究 |
201201-201512 |
2 |
||||||||||
|
|
|
|
||||||||||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
时 间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主要授课对象 |
|||||||||
201302-201607 |
资源微生物 |
27×3=81 |
硕士研究生 |
||||||||||
201208-201612 |
酶工程 |
36×4=144 |
本科生 |
||||||||||
201202-201607 |
生物/制药分离工程 |
36×4=144 |
本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