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经济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决定其教学方法在坚持一定课时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必须进行操作性练习。
(1)基础理论讲授。任何知识的学习必须掌握基本的理论,经济法也必须进行一定课时的理论教学。该部分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2)典型案例分析。利用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络资源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国际私法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或辩论,提出解决经济纠纷法律适用问题的方案,最后由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点评。
(3)观摩庭审。尽可能联系法院将案件放到学院模拟法庭进行审理,旁听之前,指导教师将所要审理的案件的案由和案情告知学生,由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带着问题去旁听。庭审结束后应就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辩论,交流观摩感受,教师予以点评。
(4)模拟法庭。选取典型案例,分别讲解训练目标,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的基础上完成。庭审结束后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5)典型案例遴选。由教师确定案例类型,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并论证案例的典型性,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