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特色
1、当前文化交流和传播空前频繁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为中国比较美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伴随着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体的发达、全球化的影响与冲击、多元文化交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进行,而且日益成为影响各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广泛与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促使研究者对于外国美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而且也加快了中外美术间的互补、互识与互鉴,以跨文化的比较视域研究各国美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目前,该课程已逐步进入高校美术史论教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均已率先开设并以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在西北各高校中,我校是最早开设该门课程,在课程教学梯队、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已做出了较好的努力,因而,将该门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对于加强我省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质、提高未来艺术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西北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也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自上世纪以来,随着古代遗物的大量发现,这些遗物所反映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印记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一大批相关的研究论著相继问世,填补、丰富了中国古代,尤其是唐代以前美术史的研究。本课程注重对西北地域美术,尤其是中外美术交流史实的学习,如,甘肃石窟艺术、黑山岩画、魏晋墓室壁画、工艺品等,突出本课程的地域特色和优势。
3、注重吸收和利用国内外比较美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产生初步的研究意识,从人类文化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比较学等学科的角度注重美术与人类文化、观念的探讨,把握影响美术发展的诸多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来阐释工艺美术风格、样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