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赵秀兰,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1年生于甘肃省张掖市。1995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英语系英语教育专业,留校任教至今。1999年9月——2002年6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西方文化的研究。自任教以来主要教授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文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小说赏析、阅读与写作、综合技能等十多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主编和参编教材2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厅局级、校级项目9项,在《扬州大学学报》、《牡丹江大学学报》、《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西北成人教育学报》和《咸宁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0多篇。

项目:
1. “荒诞的作家、荒诞的小说”,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07年-2009年。(主持)
2. “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2007年-2009年。(主持)
     3.“美国犹太小说中文化母题及其嬗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骨干培育项目,2009-2012年。(参与)
4. “美国犹太小说的文化母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规划基金),2010-2012年。(参与)
5. 2008年度校级重点课程《美国文学》,主讲教师。
6. 2009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美国文学》,主讲教师。
7.“甘肃省外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年-2010年。(参与)
8. “走向文化的诗学:美国黑人小说家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06年-2008年。(参与)
9.  “甘肃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甘肃省教委高校科研资助重点项目, 2002-2005年。(参与)

文章:
1.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跨文化交际失误,《扬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二期。
2.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0月。
3.对《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的思考,《文学教育》2008年2月(下)。
4.英语专业成教班文学课教学策略初探,《中国科学教育》,2006年第八期。
5.《五号屠场》中表现荒诞的形式,《美中外语》,2006年第四期。
6.社会文化因素对甘肃省藏族地区学生学习英语的制约,《中国教育改革》,2004年12 期。
7.英美文学作品是学好英语的好范本,《甘肃教育》2009年6月 (上半月版)。
8. 论英语类跨系选修课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以《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为例,《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四期。
9. 取之不尽的源泉—简述基督教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10.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4月。
11.《五号屠场》的艺术特色,《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年第四期。
12.《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主题分析,《西北师大学报》(专辑) 1998年 10月。
13.社会文化因素对甘肃省藏族地区学生学习英语的制约,《中国教育改革》,2004年12 期。

著作:
1.《大学英语写作指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敦煌文艺出版社,2009年。

奖励:
1998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07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

承担的实践教学: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55篇;学年论文30篇;研究生论文6篇;教育实习: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