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科学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科学大纲--科学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一、    说明

(一)   课程性质 

人体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体器官的结构与机能关系的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系的基础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 

通过人体科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体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以及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及机制;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以及一些卫生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机能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方式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结合基础知识讲授,较多地观察实物标本,以培养学生既有理性知识又有感性认识,提高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

 根据教学计划,共54学时。

 二、    本文

    

教学要点:人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体结构的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机体机能调节的主要方式。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人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与机能调节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本语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人体机能的调节 

考核要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人体机能的调节 

1  人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要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1.1  细胞

细胞的基本结构(简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的功能:物体转运功能,受体功能

1.2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类

疏松结统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的类型,神经胶质细胞 

考核要求: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物体转运功能,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运动系统 

教学要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结构和关节的基本结构,人体骨骼的组成,肌肉的形态结构和辅助结构;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2.1  骨和骨连结

骨的形态结构和特征,骨连结(直接连接,间接连接),人体骨骼的组成

2.2  骨骼肌

肌的形态、结构、配布、起止点和作用,肌肉的辅助结构,体表特征的骨骼肌 

考核要求:了解骨的形态、结构、关节的基本结构,人体骨骼的组成,肌肉的形态结构和辅助结构。 

3  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 

 教学要点:运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生物电现象及其生理意义;神经与肌肉兴奋的产生及传导机制,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过程及机制,肌肉收缩的形式及收缩的机制。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3.1  神经经肌肉的兴奋性

兴奋性和兴奋(概念)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组织的机能状态,刺激的种类,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

组织在不同机能状态下兴奋后其兴奋性的变化

3.2  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的静息电位,细胞的动作电位

生物电产生的机理: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膜电位产生的机制一离子学说

兴奋的引起和细胞的局部兴奋

神经的兴奋及其传导:神经冲动传导的机制——局部电流学说,传导的一般特征:生理完整性、双向性传导、非递减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有髓鞍纤维的传导方式——跳跃传导。

3.3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神经肌肉接点兴奋的传递过程,神经肌肉的接点兴奋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时间延们、易疲劳性、易感性。

肌肉的收缩:骨骼肌的细微结构和分子组成,肌肉收缩的形式,肌肉收缩的机制.肌丝滑行学说,兴奋——收缩偶联 。 

考核要求:了解运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了解生物电现象及其生理意义; 了解神经与肌肉兴奋的产生及传导机制,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过程及机制,肌肉收缩的机制。 

4   神经系统 

教学要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脊前和脑干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在反射弧各部分中传导机制和特点,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4.1  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常用述语

4.2  神经系统的结构

脊髓和脊神经

脑和脑神经

脑干:形态、脑神经核,主要上、下行纤维束,脑干网状结构

间脑:间脑的位置和分部;丘脑和下丘脑的基本结构

小脑:小脑的形态、分叶和结构(皮质和中央核)

大脑: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及分叶,大脑半球的重要脑回;大脑皮质的组织结构;基底神经核,白质的纤维,边缘系统。

脑神经:脑神经的名称、主要分布、主要功能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4.3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实触传递:突触的结构,突触的联接形式,突触的传递过程、特点和原理(电学传递和化学传递),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中枢和反射弧,反射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后放、易疲劳性),中枢抑制(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反射活动的协调(交互抑制、扩散、反馈)

中枢递质

4.4  神经系统的机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浅感觉传导通路、深感觉传导通路)及其作用,丘脑的感觉投射(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其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机能(体表感觉区,肌肉本体感觉区,内脏感觉区,视觉区),内脏感觉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休克、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脊髓与高级中枢的关系),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机能定位、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及其机能),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神经)的主要生理功能,植物性神经兴奋的传递,各级中枢对内内脏活动的调节(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丘脑下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对体温的调节、对摄食顺序的调节、对水平衡的调节、控制情绪反应、对内分泌的调节。边缘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大脑皮质对植物性功能的调节)

大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人类大脑皮质的语言机能,大脑皮质的电活动、自发脑电活动、诱发电位、脑电图,睡眠,学习和记忆 。 

考核要求: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脊前和脑干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  感觉器官 

教学要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眼的折光功能,视网膜的感光功能以及耳的传音功能。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5概述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5视觉器官

眼的结构:眼球壁,内容物

眼的功能:眼的折光功能,眼的感光功能

视觉传导路与信息处理

5位听器官

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

耳的听觉功能:外耳、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内耳对声波的感受-共振学说和行波学说),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功能: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前庭反应-前庭器官的姿势反射和植物性功能反应 

考核要求: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了解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眼的折光功能,视网膜的感光功能以及耳的传音功能。

 

第六章              血液 

教学要点:内环境的概念及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血液的组成和正常含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生理特性及功能。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6概述

体液及内环境,血液的组成

血液的主要机能:参与稳态的维持、运载与联系作用、防御机能

6血浆。

血浆的化学成分

血浆的理化特性:血浆的渗透压,血浆的酸碱度,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

6血细胞

红细胞: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血红蛋白的组成、含量和功能

白细胞: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类,白细胞的功能

血小板: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血小板的功能

6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及其生理意义,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抗凝、促凝与止血,纤维蛋白的溶解

6血量、血型

血量

血型:ABO血型系统红细胞的凝集和凝集机理 

考核要求:了解血液的组成和正常含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生理特性及功能。

 

7  循环系统

 教学要点: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名称和分布,淋巴的形成,淋巴系统的组成。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7概述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

7循环系统的结构

心脏的形态、位置、结构、心壁的组织结构、心脏的传导系统。血管

淋巴系的组成和功能:淋巴管,淋巴组织,淋巴器官

7心脏的生理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住,传导性,收缩性

心脏的射血功能:心率与心动周期,心脏射血过程,心音

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7血管生理

血流量、阻力和压力

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动脉血压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动脉脉搏

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微循环:微循环的组成和功能、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微循环的调节

组织液与淋巴液: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影响组织液和淋巴液生成的因素

7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支配心脏和血管的神经,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豚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因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心房肽),局部性体液调节因素(缓激肽、组织胺、组织代谢产物)

 考核要求: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名称和分布,了解淋巴的形成,淋巴系统的组成。 

8  呼吸系统 

教学要点:呼吸的意义,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的结构特点,肺泡膜的结构特点,呼吸的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通气、肺换气机理和血液气体运输的形式;呼吸节律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8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运动的意义,呼吸过程

8呼吸器官的结构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肺: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肺泡膜的结构特点,胸膜、胸膜腔和纵隔

8肺的通气

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肺的弹性,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

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8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肺内的气体交换,组织中的气体交换

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运输

8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的节律性:正常呼吸节律的维持,延髓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形成

血液中化学成分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低氧对呼吸的影响,氢高子对呼吸的影响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

高级神经中枢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考核要求: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的结构特点,重点了解肺泡膜的结构特点,了解呼吸的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重点了解肺通气、肺换气机理和血液气体运输的形式;了解呼吸节律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九章      消化系统 

教学要点: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管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胃、小肠、肝脏和胰腺的结构和功能;食物在消化管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神经和体液因素对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运动的调节。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9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与吸收对机体的意义

9消化器官的结构

消化管: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特点,胃的位置形态及其结构特点(重点是胃粘膜层组织结构),小肠的分部及其结构特点(重点是小肠绒毛的组织结构),大肠的形态特点,分部和结构特点

消化腺:唾液腺的位置,肝脏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胰腺的位置和形态、组织结构

9消化

物理性消化: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胃肠道运动的功能类型;口腔的机械性消化,胃的机械性消化,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大肠的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消化腺分泌的基本机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胃内的化学性消化,小肠内的化学性消化;胰液的作用,胆汁的作用;小肠液的作用,大肠的作用

9吸收

吸收的部位,吸收的机制

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糖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脂肪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吸收(K+Na+CI- HCO-等的吸收)

9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考核要求:了解消化管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重点了解胃、小肠、肝脏和胰腺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食物在消化管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了解神经和体液因素对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运动的调节。

 

10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教学要点: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机制

     教学时数:1   学时 

教学内容:

10能量代谢

概述: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体内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热价与呼吸商

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肌肉活动的影响,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环境温度的影响,精神因素

基础代谢

10体温调节

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范围,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产热和散热

体温的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 

考核要求:明确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了解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机制

 

第11章     泌尿系统

 

教学要点:排泄的概念及其意义,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的结构及其血流的特点,尿生成过程及机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11概述

排泄的概念及途径,泌尿系统的组成与机能

11肾的结构

肾的位置、形态和内部结构,肾的组织结构,肾的血液循环及其特点

11尿的生成

尿的性质、成分与尿量

尿的生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液的形成,有效滤过压,影响滤过的主要因素),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方式,几种物质的重吸收,影响重吸收的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H+的分泌,NH的分泌;K+的分泌,其他物质的分泌)。

11泌尿机能的调节

肾血流量的调节:肾血流量的自动调节,肾血流量的神经—— 体液调节

肾小管及集合管机能的调节:抗利尿素的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1排尿及其调节

膀胱、尿道的神经支配,排尿反射以及高级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考核要求:了解排泄的概念及其意义,了解肾的结构及其血流的特点,了解尿生成过程及机制,了解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2  内分泌 

教学要点:激素的概念及其作用机理;内分泌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12概述

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一般特征

激素的作用机制: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节学说

12甲状腺

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代谢的作用;对生长发育的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甲状腺分泌的调节: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作用,甲状腺的自身调节,交感神经的作用

12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甲状旁腺素的作用(调节血钙和血磷浓度),甲状旁腺分泌的调节

甲状腺C细胞与降钙素

12胰岛

胰岛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胰岛素的作用: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作用,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作用,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12肾上腺

肾上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盐皮质激素的作用(保钠排钾),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对代谢的作用、应激反应的作用,对各器官组织的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对心血管的影响,对内脏平滑肌的影响,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12脑垂体

脑垂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腺垂体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生长素、生乳素及促激素的作用,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靶腺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

神经垂体激素的作用及其调节:抗利尿素、催产素的作用,机利尿素、催产素分泌的调节 

考核要求:了解激素的概念及其作用机理;了解内分泌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了解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第13章     生殖系统 

教学要点:生殖系统的组成和机能。性腺的结构,机能及调节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13概述

生殖的意义,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生殖过程简述,性征

13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睾丸的机能:生精机能,内分泌机能

睾丸活动的调节

13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卵巢的机能:生卵机能,内分泌机能

卵巢活动的调节

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变化

生殖过程:受精,妊娠,分娩,授乳 

考核要求: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和机能。了解性腺的结构,机能及调节

 

参考书目

1.     姚泰《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五版。

2.     王玢等《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3.  俞诗源《人体组织解剖学》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4.  北京师大等《人体组织解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

 

 
   
  版权所有©2009 西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电  话:0931-7971414    E-mail:syyu@nw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