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中文名 |
太平鸟 |
学名 |
Bombycilla garrulous linnaeus |
目名 |
雀形目 |
科名 |
太平鸟科 |
俗名 |
十二黄 |
地理分布 |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辽宁、河北、北京、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偶见于甘肃、新疆、四川、福建、香港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中部及东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部。 |
鉴别特征 |
小型鸟类,体长16-Zlcm。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额、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次级飞羽羽干末端具红色滴状斑。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黄色端斑。 |
形态描述 |
额、头顶前部、头侧栗褐色具一簇细长而尖的羽冠,头顶后部栗灰色,枕部黑色。背、肩葡萄灰褐色沾棕或灰棕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灰色。尾羽暗灰褐或棕灰色、具黑色次端斑和鲜黄色端班,翼内侧覆羽同背。初级覆羽黑褐色具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白色翅斑,其余覆羽背同色。初级飞羽黑褐色,自第二枚初级飞羽开始外翈先端具淡黄色、黄白色至白色狭长端斑,次级飞羽棕褐色,外翈亦具白色端斑,且羽干向外延伸突出于羽片之外2-3cm,形成蜡滴状羽干斑。额基黑色,眼先、经眼和眼上到后枕黑色,形成一条长的黑色眉纹或贯眼纹,与后枕的黑色相连。额、喉绒黑色,胸浅灰栗色或灰棕色,腹灰色,向后转为黄白色,尾下覆羽浓栗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 虹膜暗红色,嘴黑色,基部蓝灰色,跗蹠黑色。 |
标本号 |
NWNU400200 |
柜号 |
QXM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