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本章小结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2020-04-21
人的发展可以相对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一般来说,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可以采用如下的划分方式: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成年初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这些阶段分别是: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1.5~3岁);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学科。是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转化组成的过程。发展是个体在诞生-成年-衰亡的过程中、在身心变化的过程中新结构的获得。年龄是时间单位,可用以标志心理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儿童时期。年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心理发展的规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和教育。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要通过个体的活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的体内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