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概况 > 学习资料

第四章—在线讨论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2020-04-21

讨论问题一:高中生的情感交往过密的教育问题

高三女生罗某(女)和已毕业的学生陈某早恋,又与高三学生罗某(男)交往过密引发陈某醋意,陈某跑到班上和罗某(男)理论引发冲突,被保卫处制止。罗某(女)无视校规,顶风违纪,根据《学生违纪处罚条例》相关规定,给予罗某(女)记过处分,回家停课反省一周、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00遍、扣班级量化管理分10分的处罚。

10月23日贴在湖北咸宁高中的这则通告引发不同评价,有家长认为“这样的通告是不是有待商榷?会不会太伤孩子的自尊?”。 “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理,如果不是我们管理严格,教学质量怎么能够上去?咸宁的家长怎么会挤破了脑壳想进我们学校呢?”上述校办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不能体罚学生,(如果)学生犯错了又得不到相应的处罚,根本就无从管理。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就在教学楼贴通告,对例如躲在厕所抽烟等学生违纪行为进行通报。每个班有100分的班级量化管理分,做好事就可以加分,违纪了就扣分,这个分数和班主任的绩效是挂钩的

问题:

你对材料中咸宁高中关于早恋学生的处分认可吗,为什么?

学生1答案:校园早恋现象可以说是所有高中在面对的一个普遍现象,对异性的喜欢是高中生的正常心理发育结果,但现在的很多高中学校为了高考成绩和学校排名,一向视此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后快,以通报批评处分等强硬的手段进行处理。就以上案例,校方的做法不能让人苟同,早恋属于正常行为,肯定会影响到学习,所以校方要做到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处理好恋爱与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将其标榜为错误行为,加以批评处分,这样一来不光起不到好的作用,而且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叛逆心理和强烈的自我自尊感,给身心留下创伤,或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

讨论问题二: 高中生人际交往问题

刘冰清(化名),女,高一(10)班学生。独生女,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无精神疾病史。从小争强好胜,小学初中成绩一直较好,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刚进人高中时,父母对其提出了必须考上重点大学的硬性要求,对刘冰清强调高中阶段学习是最重要的,要求其在班里的成绩必须跻身前列,对于这些她都欣然接受,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优秀,在班上成绩平平,人际交往也开始出现一些不适。开学一个月以后,刘冰清在寻找“就餐伙伴”(学生就餐时自愿结成的互相帮忙买饭的伙伴)时处处碰壁。她在向心理老师寻求办法时哭诉着说:“我真的好失败。一个星期以来,我到处询问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吃饭,得到的总是委碗的拒绝,或是冷淡的否定,于是我陷入了迷惘之中。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接受我呢?成绩的滑坡真的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吗?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述说时,刘冰清几次放声大哭,从她的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看。她为此事感到很伤心,内心体验与表情一致。据其他同学反映,由于小学、初中时成绩优秀,老师很喜欢她,其他同学也常巴结她,所以她一直很有成就感,在学校生活中,也经常是别人照顾她多,而她去照顾别人少(后刘冰清解释,她在帮助别人时,老是考虑帮助了别人自己会有什么好处,事后别人是否也会帮助自己等)。但进人这所重点高中后,她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成绩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很多,所以逐渐感到失落。

问题:

材料中的刘冰清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那些问题?如果你是刘冰清的班主任老师,你如何引导她走出困境呢?    

同学1回答:

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其在学习上过高要求,疏于对其与同学交往方面的关怀。        

同伴关系中,她缺乏交往技能,不能很好的与同学相处交往,找到自己的“就餐伙伴”,

此外,她还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下滑、帮助别人必须是有回报。

我是刘冰清的心理老师,我会从三个阶段引导她走出困境。

答:第一阶段

安抚刘冰清,让她先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让刘冰清在一段时间(如一周)内寻找自身存在的不合理观念,并尝试与不合理信念对抗。

第二阶段

刘冰清意识到自身的某些不合理观念后,引导她去主动帮助照顾别人,建立在群体中与别人的合作关系。

给她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微笑、赞美、倾听等。

第三阶段

倾听与了解刘冰清在这一阶段的改变,肯定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