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孟峰年,男,甘肃武威人,1966年2月出生。武术世家,从小习武。1989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获学士学位,留校在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任教;1999年起在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至今。2007年获硕士学位(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遴选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     曾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4项;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甘肃省教育厅体育卫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西北师大教学成果奖3项;在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甘肃省运动会、省大运会等科报会获一、二、三等11项。曾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甘肃省大运会武术比赛、甘肃省民运会武术比赛获得奖牌(金、银、铜)43枚。2013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第六届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获其它各种荣誉称号16项。2017年、2019年两次赴摩尔多瓦国际自由大学孔子学院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多次担任甘肃省运动会、大运会、中运会等各类比赛的仲裁、裁判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厅级项目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5项;主编《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概论》(民族出版社)、《民族体育之光》(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等专著(教材)3部,参与编写著作(教材)5部。独立或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权威期刊以及省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名师心得

    本人自1989年7月毕业留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已31个年头,先后对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专业技术课、专业理论课、公共体育课,以及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类选修课等10余门课程,每年的教学时数都在400学时以上,虽累犹荣,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2013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第六届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既是本分,又是责任和使命。经过31年教学生涯,本人始终坚守如下几点:一是有德心。德是作为一个教师的灵魂,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德化人、怡心育人,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化人之道”。二是有爱心。爱心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单位的爱,以及对学生的爱,有爱就有对事业的热情和动力,继而产生爱教学、爱学生。三是有恒心。长期教学会产生懈怠心理,也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挫折,坚持一颗平常心,要敢于面对,善于总结,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四是有博心。教学不仅要博教,还要博学。教师具备本专业方面知识技能还远远不够,还要向他人学,向社会学,甚至向学生学。因此,学的过程就是进行科研的过程,教学和科研并举,相辅相成。     总之,在长期的教学中,本人始终坚持以“德”来育己化人,以“术”来传播知识,以“行”来感染学生,以“道”来规范学生,达到“从师之道”之宗旨。

主要荣誉称号

1、2019年获甘肃省组团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优秀领队”荣誉称号(甘肃省民委、甘肃省人社厅、甘肃省体育局)。 2、1995年被授予武术段位五段称号(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 3、2000年获甘肃省第十届体育运动会跆拳道项目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荣誉称号(甘肃省十运会组委会)。 4、2011年获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优秀工作人员”称号(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体育局)。 5、2011年评为西北师范大学在承办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6、2005年获兰州市“优秀裁判员”称号(兰州体育局)。 7、1994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团干部标兵”荣誉称号。 8、2003、2011、2015年三次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9、2009、2015、2017年三次评为西北师范大学专业实习优秀组织工作者。 10、2013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第六届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

社会(学术)兼职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 3、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省委宣传部) 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专家库评审专家 5、西北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 6、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7、“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甘肃省分联盟牵头单位负责人 8、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体育总局)。证书编号:2012282323 9、中国武术段位指导员。证书编号:Z1100000606 10、中国武术段位考评员。证书编号:K1100000761 11、甘肃省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武术协会) 12、甘肃省拳击、跆拳道运动协会副秘书长 13、“兰州通备武学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名师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