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依托教育技术省重点学科,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体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复杂特性,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体现艺术与技术融合教学,最终培养出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本专业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基础仍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数字媒体专业相应的创新平台项目应在强调艺术设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此外,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在艺术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的创新,不断增强其自身综合素质。 在双创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存在供不应求情况,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并且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素养不高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质量。针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面较为宽泛,而要想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也是不现实的,导致资源出现严重的分散情况。因此,为了提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效果,对专业人才进行定位,并及时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具有必要性。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意识到了问题,在对学科进行定位时,根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开展各项设计工作,从专业的整体出发,对专业人才进行重新定位,以数字艺术、动画及交互设计专业为出发点,制定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输出方案。而北京电影学院,则是将艺术与数字相结合,制定人才培养及人才输出方案,专业人才定位方案值得各高校进行学习。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以创造力为核心,能够将科技、人文与艺术相结合,把数字技术和创意设计融为一体,具有策划、设计、制作及执行能力的新媒体设计师。学生毕业后适合到互联网、数字科技、创意设计、电视台、广告传媒、影视动画、数码艺术、政府机构、文化教育等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

培养方案

1.兼具人文艺术素养和科技素养,具有创意设计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

2.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3.具备数字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编程与用户界面设计、数字影像制作与特效合成、AR增强现实设计、VR虚拟现实设计、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游戏概念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的能力;

4.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从事数字内容开发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5.系统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6.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遇到问题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道德完善的人格;善于沟通和交流,富于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导引课、数字媒体概论、C程序设计、数字摄影、设计素描、平面基础、设计色彩、立体基础、静态网站设计与制作、插画基础、图案与图形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字图形图像处理、字体与版式设计、影视制作、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移动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形态(学科前沿课)、动态图形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游戏概念设计、影视特效与包装、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广告创意与表现、项目实践与专业创作等。

师资队伍

数字媒体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27人,聘任教师6人,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助教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具有艺术学背景教师3人,工科背景教师5人,具有教育技术专业背景教师19人。

实践教学

目前实践教学共26学分,其中学校平台课程中实践活动8学分。学院平台18学分(含市场调研2学分、专业实习8学分、专业考察2学分、学年设计1学分、毕业设计5学分)。其中市场调研、专业实习和专业考察在第7学期完成,学年设计在第6学期完成,毕业设计在第8学期完成。市场调研、专业实习和创业考察主要采用学生通过投递简历和教师推荐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调研、实习和考察的方式熟悉就业环境和就业技能需要,基本能够实现大学教育和创业就业的衔接。

资源保障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依托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优势学科、“互联网教育数据学习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平台和“甘肃省智能信息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工程实验室紧跟国内外研究的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建立了围绕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天桥工作室、交互媒体设计工作室、动态影视制作工作室、数字插画设计工作室、VR与AR技术工作室,工作室拥有高端图形工作站机房两个(每个机房配有50台高配iMac计算机)、高性能图形工作站 (10台)、光学透射式AR设备Hololens (2套)、VR设备HTC Vive (2套)、VR设备Oculus (2套)、78寸立体显示器 (1台)、高分辨率投影系统 (1套)、78寸透明显示器 (1台)、体感交互设备Kinect2.0版 (5套)、手势识别设备Leapmotion (10套)、高性能平板电脑iPad (20台)、立体显示交互设备ZSpace (1套)、眼动交互设备tobii (5套)等。基本上可以满足教学改革的所有场地条件和设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