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
(一)交通运输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总称。即人、物和信息的载运、输送。
2、意义
1)交通运输影响地区国民经常的发展
2)交通运输影响国民经济其它部门
3)交通运输与土地关系密切
交通条件是形成级差地租1的重要条件,对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影响。
土地是交通运输设施的载体,土地极其构成要素影响交通运输的结构和布局。
3、功能
(1)交通运输是独立于物质生产部门,同时是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必备条件之一。
(2)生产领域的运输是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组成部分,而流通领域的运输则是生产过程的继续。
(3)交通运输也是社会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中介、纽带和桥梁。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
1、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交通运输结构:各种运输方式的组成和比例。
由于各种运输方式采用了不同的交通工具,所以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其建设用地的布局有不同的要求。
2、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
运价低 |
速度快 |
连续性强 |
灵活性大 |
运载能力 |
铁路
内河
海洋
公路
航空
管道
|
4
3
1
5
6
2
|
2
5
4
3
1
6
|
1
6
5
3
4
2
|
3
4
5
1
2
6
|
3
2
1
5
6
4
|
二、交通运输网的配置
概念: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指交通运输生产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即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站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与客货流的地理分布,是生产布局的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布局主要研究各交通运输部门及其所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条件、特征、结构、分布、功能及其运动变化趋势。客货流分布的动态变化及其社会经济原因。
布局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
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
全面发展和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使点(站、港)线(线路、航道、管道)相协调,逐步建成综合交通运输网,形成综合运输能力;
尽量少用地,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适应巩固国防、开发边远、落后地区的政治和军事需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