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点规模的概念
1.居民点人口规模
2.居民点用地规模
3.居民点活动规模
4.居民点辐射规模

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
1.城市合理规模
便于管理的最优城市人口数和用地规模。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 决定城市规模的两个重要经济原因是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整个城市经营过程中,效益和费用随着规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超过一定规模则效益递减,费用递增。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在城市某一规模水平上相等,城市规模增长超过此水平时,则导致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

2.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通过城市规模的分布研究,指导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人口是集中在一两个大城市里,还是成比例的分布在不同等级的城市里。许多研究证实,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规模分布明显的分为两种类型: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

三、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
1.历史推断法
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如某市按历史惯性推断,城市用地年均增加0.75-1.35km2,,以2000年该市用地规模138.56km2预计2000—2010年将增加7.5—13.5km2,2010年将为146.01—152.0km2。
2.规划指标法
依据国家标准GB137—90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采服“双因子控制”,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

 

3.分区测算法
方法与规划指标法不同在于城市内分区依次预测,扣除区内现有用地潜力,估算各区用地增加数,汇总后即得全市用地规模。
4.模型预测法
城市用地规模常用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回归预测与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等。如影响城市用地需求变化密切因素有人口、工业产值、建筑业产值、投资规模等。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a+b1x1+b2x2+…+bn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