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幻想组曲》
《丝路幻想组曲》曲目简介
此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小型舞台剧目资助项目,并已结项。
在历史悠久而又充满多重文明印记的丝绸之路上,孕育着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这部作品以丝绸之路文明为背景,在丝路沿线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作品通过民乐合奏的形式以多重主题及丰富的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丝绸之路上各地域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及其特有的域性色彩的艺术魅力。
作品由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盛鸿斌副教授、孔庆丹、晏晓东三位教师共同创作,全曲分为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敦煌行》,盛鸿斌曲。此曲以音响素描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西部独有的画面:大漠、驼铃、阳关、玉笛、莫高、飞天、反弹琵琶、大唐乐曲等一一展现。古老、遥远的西部使聆听着产生无限遐想......
第二乐章:《尕老汉》,盛鸿斌曲。此曲以西北民间小调《尕老汉》为主题,用变奏曲的形式刻画出一位西北尕老汉展开世界之旅,行走在不同国度的形象,音乐风格诙谐幽默。
第三乐章:《道情》,晏晓东曲。此曲以甘肃陇东地区道情皮影戏音调为素材,运用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西部地区纯朴的民风和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讴歌了西部儿女勤劳、坚韧的奋斗精神。
第四乐章:《狂欢》,孔庆丹曲。此曲以新疆地区音乐曲调为素材,全曲是不断变换节奏型的快板,此乐章热情奔放,展现了牧区牧民在劳动之余载歌载舞,欢欣酣畅的生活状态。
第五乐章:《飞天玉笛》,孔庆丹曲。此曲是一首以大唐乐舞、霓裳羽衣舞曲调为素材,而创作的民乐合奏曲。其中以竹笛、琵琶、古筝为主奏乐器,来展现敦煌壁画中飞天吹奏玉笛,在天空中起舞的景象。其中竹笛用循环换气的华彩乐段表现敦煌壁画中飞天下凡的场景。。飞天,作为敦煌的名片,已经成为敦煌艺术的标志,为全世所熟知。而玉者,为国之重器,君子之雅器。以玉为材质制作的笛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飞天与玉笛的结合,也正好印证了“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