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表
发布时间:2020-05-25
姓名 |
论文名称 |
期刊来源 |
张文礼 |
中华老字号文化传统、创新与能力动态分析 |
《科学学研究》2019(01) |
微思政: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 |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03-12 |
|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需求搜寻机制”创新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0-25 |
|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监管机制创新研究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3) |
|
科层制市场机制:对口支援机制的反思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 2017(5) |
|
张润君 |
乡村振兴精神及其培育 |
《甘肃社会科学》,2020(3) |
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
《治理现代化研究》,2020(3) |
|
构筑“三管”“三治”结合的社区疫情防控体系 |
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02-27 |
|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
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03-19 |
|
走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0-30 |
|
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虚拟养老模式研究 |
社科纵横,2019(9) |
|
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7-23 |
|
社会治理视角下西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研究 |
西北师大学报,2018(6) |
|
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9-13 |
|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探讨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0-25 |
|
元治理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06 |
|
问题导向的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探析 |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5) |
|
PPP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元维度 |
西北师大学报,2016(6) |
|
PPP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4-27 |
|
论“中国梦”与中国自信 |
甘肃社会科学,2015(2) |
|
左宏愿 |
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结构脉络中的策略性选择 |
《党政研究》2019(1),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9(5)全文转载 |
论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民族政治整合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社会科学文摘》2018(3)全文转载 |
|
种族、族群与阶级:西方马克思主义种族和族群研究的路径及其启示 |
《民族研究》2017(3),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7(9)全文转载 |
|
刘春芳 |
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及权衡与 协同关系——以榆中县为例 |
《生态学杂志》2019(2) |
基于居民行为的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分析框架 |
自然资源学报2019(10) |
|
Measurement of Rural Residents’ Mobility in Western China: A Case Study of Qingyang, Gansu Province |
Sustainability 2019(11) |
|
土地整治的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制及应用路径 |
《应用生态学报》2019(2) |
|
三大自然区过渡带生境质量时空差异及形成机制 |
《地理研究》2018(2) |
|
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考 |
《地理科学》2018(10),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18(6)全文转载 |
|
黄土丘陵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研究 ———以榆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12) |
|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分区方法 |
《农业工程学报》2018(15) |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黄土丘陵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
《生态学报》2018(20) |
|
黄土丘陵区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
《经济地理》2017(12) |
|
基于乡村转型的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
《经济地理》2014(11) |
|
韩建民 |
我国草原文化传承的嬗变研究 |
《中国民族学》2019(10) |
1、中国草原文化传承与草地资源保护研究,,独作;2、,,独作 |
《甘肃社会科学》2018(6) |
|
胡军艳 |
消费者食品农药残留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4) |
完善风险预警体制及时 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4.30 |
|
刘磊 |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助力乡村振兴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2-25 |
戈银庆 |
基于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
《企业导报》2013(8),人大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2013(7)全文转载 |
赵润娣 |
开放政府数据思想的时代已经到来:中美开放政府数据政策议程分析 |
《电子政务》2018(7) |
美国开放政府数据范围研究 |
《中国行政管理》2018(3) |
|
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研究——基于开放政府数据平台教育数据开放与共享现状的调查 |
“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大数据与公共服务论坛暨研讨会”入选论文 |
|
魏晓旭 |
Grassland dynamics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based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19(8) |
Use of 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btained by OCO-2 and GOME-2 for GPP Estimat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
Remote Sensing. 2018(10) |
|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地球环境学报》2019 (5) |
|
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研究 |
《环境科学学报》2016(2) |
|
丝绸之路中国段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特征 |
《干旱区地理》2015(6) |
|
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及空间演化 |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 |
|
基于农牧民生计资本的干旱区草地适应性管理 |
《自然资源学报》,2018(5) |
|
孙特生 |
特色小镇建设的逻辑与脉络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人工梭梭土壤养分特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5) |
|
深刻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价值 |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9-10-30 |
|
白列湖 |
协同治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路径和方向 |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7-01-06 |
收入、健康、公平感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一个区域差异分析视角 |
《社科纵横》2019(11) |
|
王琪瑛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父母教育期望的影响和机制分析 |
《当代教育文化》2019(4) |
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困境反思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2-28 |
|
西方族群认同理论及其经验研究 |
《新疆社会科学》2014(1) |
|
中国社会认同研究十年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
|
提高民族地区医保水平 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2-28 |
|
陈卉 |
国外公立医院第三方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
有效激励约束:构建政府与公立医院合约的关键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0-25 |
|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 |
|
兰州市人才投入机制的现状分析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
|
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演替及其敏感性 |
《生态学杂志》2018(5) |
|
杜怀玉 |
A GIS simulation of potential vegetation in China under 1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at the end of 21st century |
Contemporary Problems of Ecology, 2017 (3) |
西北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关分析—以嘉峪关市为例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1) |
|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互动逻辑及路径选择 |
《社科纵横》2019(12) |
|
王海峰 |
甘南藏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0-30 |
后现代视角下公共行政中的性别困境及其突破 |
《政府治理评论》,2019第四卷 |
|
“贫民窟”治理:巴西的行政实践与经验借鉴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
|
网络安全拓展公共危机管理框架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8-01 |
|
兰英 |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路径研究——以北京市C街道Y社区为例 |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8(2) |
对口支援新疆的SWOT分析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10) |
|
战略管理中的目标管理思维 |
《内江科技》20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