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0-05-27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6年7月以来,我院本科毕业生中去西藏、新疆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已达十余人,其中仅在西藏基层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有杨创龙、李忠龙、易浩明、高华宇、朱军强、刘娜等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到西部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他们的事业在祖国的天山南北、雪域高原开出了最美的红花、最纯的雪莲。下面通过介绍其中的两三位,他们可以请听出他们质朴铿锵的心声:
雅鲁藏布江边的忠诚卫士
杨创龙,男,甘肃庆阳人,中共党员,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担任班长等学生干部职务,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成绩优良。2016年毕业之后进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公安局工作,目前在日喀则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是公安局的大脑,主要职责是收集、管理、指导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指导下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的工作和110报警服务工作,工作任务重、强度大,是增强自身组织协调、情报分析、技术保障能力的重要岗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要负责指挥调度、数据分析、技术保障、警情受理等各项工作,不曾有一丝疏忽、一点松懈,严格审核把关每一组数据,详细询问记录每一起警情。他持续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五加二”、“白加黑”连轴转,以单位为家始终坚守工作岗位。由于连续一个多月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加之疫情前期身患重感冒,导致他好几次心率失常,经诊断为心脏“三尖瓣少量返流”,但他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困难。这一切都被他的同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劝他以身体为重,但他总说“没事儿,熬熬就过去了。”
来到日喀则工作以来,他始终秉承到边疆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坚持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是有像杨创龙这样一群公安干警在危难关头的无怨无悔、挺身而出,换来了日喀则市疫情防控工作“零疑似”“零确诊”“零传播”的骄人成绩,确保了雅鲁藏布江明珠——日喀则的安定祥和。公安部情报指挥中心在近期的“全国情报指挥抗疫之星”报道中称赞他是“雅鲁藏布江边的忠诚卫士”。
藏北高原上的人民公仆
朱军强,男,甘肃岷县人,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2018年7月怀着一颗无私奉献、服务边疆的赤子之心,他来到了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开始从事基层工作,目前在嘉黎县政府办公室工作。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办公室的工作更是事无巨细。来到嘉黎县工作的第一年里他坚定信念、努力实践,扎根基层、苦练本领,虚心学习、踏实工作,专心致志、乐于奉献,通过多岗位、全方位的锻炼,增强了服务本领,增加了工作经验,加深了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谈起这一年来的感受,他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要有坚实的政治素养和坚定的立场信念,要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能够保持清醒、向上的头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自己的本科专业学习与现在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发挥行政管理专业在基层工作中的专业性、实践性、人民性。一年来,他一直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力求做到自省、自警、自励,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服务。
同时,他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其他关于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文章,深入分析了党对农村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把握实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为民族地区的同胞们做好服务工作。在民族地区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很多时候都要依靠本地干部翻译,所以组织和领导、同事一直都鼓励支持他学习基本的藏语,通过开设培训和下基层等多种形式来提升语言沟通的能力。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他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一些日常交流语。
基层锻炼是成长的必修课,只有坚定信念、扎根基层、苦练本领,才能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参加工作一年多来,他一直在县政府办公室跟班学习,期间驻村三个月。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从刚走出校园的嫩头青,到现在可以写一些办公室大材料,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他,在理论工作上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办公室大家庭中,同大家一起努力开展工作,力争使雪域高原的人民群众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让理想在天山南北绽放
陈志鹏,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中共预备党员,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2019年11月考入新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工作。
在大学四年中,本着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兴趣与热爱,陈志鹏在课下阅读了许多经典书籍,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了有关哲学、政治、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除此之外,还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学术报告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了学科视野、提升了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他还积极与同学一起参加了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顺利完成结项任务并在相关期刊上发表文章。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参与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整理、文稿撰写、中期答辩等环节,他从中学会并收获了许多知识。2017年7月,他参加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院团委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进行关于西和麻纸制造工艺传承与销售的调研活动。
大学期间他还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阳光服务社实践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助学服务团考核部等部门担任学生干部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策划了包括了“THC”领导者技能大赛、演讲比赛、从师从业技能大赛、献血活动、农村支教、募捐、学生发展中心学生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大学三年的学生工作经历,让他结交到了更多的优秀的同学,提高了工作能力与技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一步步成长与进步,充实了学习与生活。在生活中,他追求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喜欢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时的安静时光,在这段时光里去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图书馆看看书,去操场散散步。
谈及自己考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工作,他坦言这一切离不开学校与学院四年的培养与教育,离不开老师与同学的帮助,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养育。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便踏入工作岗位的青年人来说,他认为自己有以下几点收获与想法:
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步入大学四年级以来,结合目前的社会就业状况,使我深刻认识到这个社会需要真才实学、踏实肯干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其位谋其职,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要抓主要矛盾和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说白了就是要在大学好好学习,将学习放在各个事物的首位,学好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活与学习的前提与保障。第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有一个自己为之奋斗的人生轨迹,尤其是进入大三学年时,这个目标与计划应该显得更加清晰明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是管理告诉我们计划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了解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去了解社会发展的情势,并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地优化与完善计划。第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不断地提高政治素质。我们要关心社会问题、关心国家大事,要有使命担当,不要错误地认为这些离我们很远或者没有关系,不应该一天在宿舍打游戏、刷剧,不应该贪图享乐、虚度年华、碌碌无为。我们应该立志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后,对于我来说考入党委办公厅工作既是一份幸运,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与挑战,我也立志好好工作、不怕吃苦、竭尽全力地去做好组织交给我的每一件事,去不断地学习与成长,争取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学校、社会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