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限10项)
项目名称 |
经费 |
|
起止时间 |
田澍:明清中央政府与蒙藏民族地区政治互动策略研究 |
8万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2005 |
刘再聪:唐朝“村”制及西北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研究 |
9万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2006 |
李并成:历史时期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研究 |
10万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2008 |
李并成:历史上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研究 |
5万 |
教育部社科 项目 |
2005 |
何玉红:国家权力下地方行政运行机制研究 |
5万 |
教育部社科 项目 |
2008 |
田澍:西北地区史籍提要 |
1.5万 |
高校古委会 项目 |
2005 |
李并成:古代西北干旱地区的开发及其经验教训的反思 |
0.6万 |
省社科规划 项目 |
2005 |
何玉红:边政与财政:南宋西北边防财政运营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 |
0.8万 |
省社科规划 项目 |
2008 |
田澍:冲撞与调适:清代中央政府与西北蒙藏地区政治互动策略 |
1.5万 |
省教育厅 项目 |
2006 |
刘再聪:唐朝“村”制及西北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研究 |
1.5万 |
省教育厅 项目 |
2007 |
2.科研转化教学情况
|
3.科研论文
姓 名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时间 |
田 澍 |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5/01 |
田 澍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西北边镇研究述评 |
西域研究 |
2005/02 |
田 澍 |
明代殿阁大学士非阁臣代名词 |
中国史研究 |
2005/01 |
田 澍 |
八十年代以来明代政治中枢模式研究述评 |
政治学研究 |
2005/01 |
田 澍 |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6/01 |
田 澍 |
古代西北疆域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2006/03 |
田 澍 |
吴晗先生和他的朱元璋传记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7/01 |
田 澍 |
近二十多年来大陆刘基研究综述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7/01 |
田 澍 |
明代民族政策的走向与特点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2007/05 |
田 澍 |
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丝绸之路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7/06 |
田 澍 |
大礼议与嘉靖朝的人事更迭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8/02 |
田 澍 |
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研究评述 |
西域研究 |
2008/02 |
田 澍 |
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政治变革的走向 |
兰州大学学报 |
2008/02 |
田 澍 |
张璁与嘉靖内阁 |
中国史研究 |
2008/04 |
李并成 |
清代甘肃书院的时空分布特征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
2005/02 |
李并成 |
石关峡:最早的玉门关与最晚的玉门关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5/02 |
李并成 |
唐《始平县图经》残卷(S.6014)研究 |
敦煌研究 |
2005/05 |
李并成 |
人口因素在沙漠化历史过程中作用的考察 |
人文地理 |
2005/05 |
李并成 |
《河西节度使判集》(P.2942)有关问题考 |
敦煌学辑刊 |
2005/03 |
李并成 |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遗址新考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6/01 |
李并成 |
甘肃历史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
陕西社会学院学报 |
2006/02 |
李并成 |
对于加强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
社科纵横 |
2006/08 |
李并成 |
“昆仑”地望考 |
敦煌学辑刊 |
2006/03 |
李并成 |
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果为粟特后裔吗 |
敦煌研究 |
2006/06 |
李并成 |
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7/02 |
李并成 |
石羊河下游绿洲早在唐代中期就已演变成了“第二个楼兰” |
开发研究 |
2007/02 |
李并成 |
西北干旱地区河流的水量较古代河流水量大大减少了吗?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2007/05 |
李并成 |
从敦煌资料看古代民众对于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
敦煌研究 |
2007/06 |
李并成 |
“三宝崇拜”与敦煌藏经洞——莫高窟藏经洞的性质再探 |
五邑大学学报 |
2008/01 |
李并成 |
新玉门关位置再考 |
敦煌研究 |
2008/04 |
李并成 |
解读唐五代经济史的又一力作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8/03 |
李清凌 |
史学遗产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
史学史研究 |
2005/01 |
李清凌 |
宋朝西北经济开发的动力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5/01 |
李清凌 |
以区域文化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
开发研究 |
2005/03 |
李清凌 |
改进历史学函授(专升本)教学的一点建议 |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
2005/02 |
李清凌 |
陇原不息的智慧之光——金宝祥先生和他的史学研究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5/05 |
李清凌 |
隋唐五代时期西北的经济开发思想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5/06 |
李清凌 |
魏晋十六国北朝西北的经济开发思想 |
宁夏社会科学 |
2006/02 |
李清凌 |
宋元手工业史研究的集成之作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6/03 |
李清凌 |
西北古代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2006/04 |
李清凌 |
西北古代农田水利开发的类型投资者和基本经验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6/05 |
李清凌 |
元明清管理甘青民族地区的政治思想 |
史林 |
2006/06 |
李清凌 |
通儒达道 政乃升平——论傅玄的政治思想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07/02 |
李清凌 |
元明清三朝治理甘青民族地区的特点、成就和经验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2007/04 |
李清凌 |
西北古代农田水利开发的三个高峰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7/05 |
李清凌 |
论龙祖伏羲生活的时代——伏羲研究之一 |
宁夏社会科学 |
2008/01 |
李清凌 |
西北开发史上有没有过辉煌? |
历史教学(高校版) |
2008/01 |
李清凌 |
北宋治理西北边疆民族的思想和实践 |
河西学院学报 |
2008/01 |
李清凌 |
清代甘青宁民族地区的教育 |
青海民族研究 |
2008/02 |
李清凌 |
元明清治理甘青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思想和实践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8/04 |
李清凌 |
元代西北教育的特点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8/06 |
李宝通 |
秦二世十二岁即位说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5/06 |
李宝通 |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新解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6/06 |
刘再聪 |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教育——以儒学和“蕃书”为中心 |
宁夏社会科学 |
2005/05 |
刘再聪 |
从吐鲁番文书看唐代西州县以下行政建制 |
西域研究 |
2006/03 |
刘再聪 |
《京师图书馆月刊》为习惯称呼 |
读书 |
2006/09 |
刘再聪 |
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立足于唐以前的考察 |
史学月刊 |
2006/12 |
刘再聪 |
《旧唐书·李光弼传》“作堑”解 |
文献 |
2006/04 |
刘再聪 |
唐朝“村正”考 |
中国农史 |
2007/04 |
刘再聪 |
唐朝“村”制度的确立 |
史学集刊 |
2008/02 |
刘再聪 |
甘、宁、青地区的水运航道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8/01 |
刘再聪 |
唐四镇地区基层行政治理研究 |
西域研究 |
2008/03 |
黄兆宏 |
党项与吐谷浑关系探析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2006/05 |
黄兆宏 |
甘肃书院诸问题探讨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2006/04 |
黄兆宏 |
别具一格的客家土楼 |
丝绸之路 |
2006/12 |
黄兆宏 |
元狩二年霍去病西征路线考释 |
兰州大学学报 |
2006/06 |
黄兆宏 |
隋唐时期高丽人入迁河西问题考述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2008/03 |
黄兆宏 |
有关河西节度使几个问题的探析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2008/04 |
黄兆宏 |
关于唐代吐蕃移民的几个问题 |
西藏研究 |
2008/06 |
何玉红 |
《宋史》正误一则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2006/06 |
何玉红 |
南宋川陕战区军粮的消耗与筹集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2006/03 |
何玉红 |
南宋军事史研究的力作 |
博览群书 |
2006/11 |
何玉红 |
马廷鸾《碧梧玩芳集》误收文一则 |
文献 |
2006/03 |
何玉红 |
“经世”意识与南宋川陕边防史地类文献 |
史学史研究 |
2007/01 |
何玉红 |
南宋川陕战区兵源问题述论 |
史林 |
2007/01 |
何玉红 |
论南宋蜀道经济带的衰落 |
西南大学学报 |
2007/03 |
何玉红 |
南宋川陕宣抚处置司的运行 |
四川大学学报 |
2007/04 |
何玉红 |
南宋西北战区军粮的消耗以及屯田与水利建设 |
中国农史 |
2007/03 |
何玉红 |
南宋郭允蹈《蜀鉴》述论 |
中国地方志 |
2007/11 |
何玉红 |
关于宋代“自讼斋”的一点补充 |
文史知识 |
2007/06 |
何玉红 |
南宋川陕战区兵力部署的失衡与吴曦之变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8/01 |
何玉红 |
南宋东南边防史地类论著的勃兴及其特点 |
史学史研究 |
2008/02 |
何玉红 |
试析南宋四川总领所的职能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2008/05 |
张连银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漫谈 |
百科知识 |
2008/19 |
潘春辉 |
唐宋敦煌僧人违戒原因述论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5/05 |
潘春辉 |
从戒律自身原因看唐宋敦煌僧人之违戒 |
新疆社会科学 |
2006/04 |
潘春辉 |
唐前期敦煌农业开发述略 |
开发研究 |
2006/06 |
潘春辉 |
近十年来国内敦煌历史地理研究概况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7/06 |
潘春辉 |
汗血宝马: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
沧桑 |
2008/06 |
陶兴华 |
西周、春秋时期“国人”的社会角色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2007/02 |
陶兴华 |
“共伯和”与“共和行政”考 |
西北师大学报 |
2007/03 |
马军霞 |
浅析《周礼》与青铜器研究 |
焦作师专学报 |
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