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盖章) 历史文化学院 |
课程名称 世界近代史 |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世界史
|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世界近代史
|
课程负责人 杨鹏飞
|
申报日期 |
填 写 要 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杨鹏飞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0.09 |
||||
最终学历 |
本科 |
职 称 |
教 授 |
电 话 |
13909444669 |
|||||
学 位 |
学士 |
职 务 |
院长 |
传 真 |
|
|||||
所在院系 |
历史文化学院 |
E-mail |
yanghome@nwnu.edu.cn |
|||||||
通信地址(邮编) |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30070) |
|||||||||
研究方向 |
美国史 |
|||||||||
1-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 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 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 超过五项) 一、近5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1、世界近代史, 专业基础课程,3学时/周
,连续5届,共394人。 2、美国史, 专业课, 3学时/周, 连续五届,共305人。 3,亚太政治经济,专业课,3时/周,连续5届,共245人。 4、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公共课,2学时/周,连续5届,共471人。 5、 人口学, 公共课,连续3届共53人。 硕士生课程: “美国史专题”、“世界近代史专题”、“美国史文献导读”, 连续五届共143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连续5届,共35篇; 2.指导本科学年论文连续5届,共33篇; 3.指导硕士论文连续5届,共27篇; 4.指导函授论文连续5届,共26篇。 三、主持教学研究课题: 主持西北师大成人教改五年工程:“教师继续教育函授专升本历史学专业课 程建设研究”。本人所承担任务:世界近代史部分。2004.7-2006.7. 四、发表教学论文: “教材和教学需要纠正的一个问题——北美革命演进的政治逻辑”《西北成 人教育学报》,2012年第5期。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 1、2007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 2、2009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 3、2009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第四届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称号。 |
|||||||||
1-3 学术 研究 |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 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近五年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美国现代化新模式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工商银行,2009年,本人 主持。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内涵和标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重点课题,20 09年,本人主持。 3.“西北开发史研究”,西北师大项目,2007年,本人参与。 4. “金融环境与西北地区实体经济的未来”,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本人 主持。 二、近五年发表的学术论文: 1、“英属北美社会的全景画卷——评修订本《美国奠基时代》”《世界历史》, 2013年第6期。 2、“约翰逊政府与美国的民生建设”,《史学集刊》,2013年第2期。 3、“良治与进步——对美国1787年宪法精神与实践的新解读”,《青海师范 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4、《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与美国工业社会的成熟》,《西北师范大学文史 学者论文选粹》 (历史学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 5、《试论美国国力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史学论丛》,第一作者,200 8年第12集。 |
|||||||||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高祥峪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9.05 |
||||||
最终学历 |
博士 |
职 称 |
副教授 |
电 话 |
13919841589 |
|||||||
学 位 |
博士 |
职 务 |
|
传 真 |
|
|||||||
所在院系 |
历史文化学院 |
E-mail |
gaoxiangyu-0471 @163.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30070) |
|||||||||||
研究方向 |
世界近代史 |
|||||||||||
2⑴-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 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 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 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
近5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1、 世界近代史 基础专业课 周3学时 3届245人 2、世界历史 专业课周2学时1届 25人 3、西方史学史 基础专业课 1届 100人 4、世界古代史 基础专业课 1届 90人 5、历史专业英语 专业选修课 周2学时 62人 为硕士生开设“近代西方社会史专题”、“西方史学史”课程,1届 2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教育实习 1届19人。 2、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 3届 20人 3、指导学年论文 1届 6人 |
|||||||||||
2⑴-3 学术 研究 |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 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 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愤怒的葡萄>与美国1930年代的大平原沙尘暴》,《外国文学评论》,20 11年第3期 2、《试析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的防护林带工程》,《历史教学》,2011年第1 4期。 |
|||||||||||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张玉霞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65.08 |
||||||
最终学历 |
硕士研究生 |
职 称 |
副教授 |
电 话 |
13609351352 |
|||||||
学 位 |
硕士 |
职 务 |
|
传 真 |
|
|||||||
所在院系 |
历史文化学院 |
E-mail |
|
|||||||||
通信地址(邮编) |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30070) |
|||||||||||
研究方向 |
俄国史 |
|||||||||||
2⑵-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 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 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 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
近5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1、 世界民族关系概论,专业课,3课时/周,连续5届470人 2、 世界现代史,专业基础课,3课时/周,连续3届155人 3、 宗教学导论,专业课,3课时/周1届33人 4、 世界宗教,专业课,3课时/周3届125人 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民族问题研究”,连续5届143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连续5届 共18人 2、指导本科生学年论文连续5届,共26人 3、指导学生考古实习1届54人 4、指导学生专业实习1届54人。 5、指导函授生毕业论文连续5届12人。 |
|||||||||||
2⑵-3 学术 研究 |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 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 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韩建伟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1.09 |
||||||
最终学历 |
博士 |
职 称 |
副教授 |
电 话 |
13919346067 |
|||||||
学 位 |
博士 |
职 务 |
|
传 真 |
|
|||||||
所在院系 |
历史文化学院 |
E-mail |
|
|||||||||
通信地址(邮编) |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30070) |
|||||||||||
研究方向 |
中东史 |
|||||||||||
2⑶-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 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 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 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1、中东史,专业选修课 周3学/时,一届30人 2、世界现代史,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两届120人 3、世界近代史,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一届共48人 为研究生开设“世界史学科理论体系评价
”专业课 连续两届共2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2011年指导14名本科生完成教育实习 2、2011年指导4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 3、2012年指导5名本科生完成学年论文 |
|||||||||||
2⑶-3 学术 研究 |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 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 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当代伊朗青年亚文化初探》,《西亚非洲》,2011年第3期。 |
|||||||||||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杨鹏飞 |
男 |
1960.09 |
教授 |
美国史 |
授课、指导教学实践 |
|
高祥峪 |
男 |
1979.05 |
副教授 |
世界近代史 |
授课、指导教学实践 |
|
张玉霞 |
女 |
1965.08 |
副教授 |
俄国史 |
授课、指导教学实践 |
|
韩建伟 |
女 |
1981.09 |
副教授 |
中东史 |
授课、指导教学实践 |
|
|
|
|
|
|
|
|
|
|
|
|
|
|
|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本课程教学队伍均为高级职称,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优势明显, 师资配置、梯队层次合理完备。 学和研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主持科研教学项目多项,科研成果丰硕,在 核心期刊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多篇,是美国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高祥 峪副教授从南开大学获得世界 好的专业训练,学术功底扎实,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西方社会史。韩建伟副教 授从西北大学获得世界 中东史方面的研究。张玉霞副教授为西北师范大学90年代培养的世界史硕士, 从事世界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事俄国史和世界 民族关系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四位主讲教师年龄结构为45岁以上2人 ,30-35岁2人。总体来说,本课程拥有一支学术各有专长又相得益彰的教师 队伍,为该课程高水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目前,我们的师生比例为 1:30。 |
|||||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本课程是历史专业的基础课程,备受老师和学生重视。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教材及指导丛书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在教学内容方面,为进一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在重视政治、经济、军 事等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意丰富文化、社会史方面的内容。同时关注与 教学内容有关的学术动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都溶入 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获得最新的相关专业知识。 2、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到教 学中,除多媒体课件外,我们还多方搜集相关资料片、文献记录片,来丰富课 堂内容,每个教师都自己制作了丰富多彩、信息量较大的多媒休课件。 3、 在教材的使用方面,改变了以前教材使用混乱的情况,而统一使用能体现本 课程内容最前沿水平、体系最为完备的北京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及其配套 的《世界近代史资料》;我们还于2012年出版了《历史学本科专业学习指南》 (下编:世界史部分),对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基本史料、学术争鸣、难点问题、 今人论著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深受学生的欢迎。 4、 双语教学的尝试,世界近代史的教师们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正在探索双 语教学的方法、技巧等问题,而且为配合世界近代史的教学,我们已经开设了 历史专业外需课程。 5、在教学研究上,目前教师们已经发表了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 6、为培养学生对世界近代史的兴趣,我们积极利用团学活动,为学生放映《大 国崛起》等既富专业性又具教育意义的影片,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达到以 史育人的教育目的。 |
|||||
3-4 师资 培养 |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培养指导,学院为每一位青年教师 配备了一名教学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在开始授课前,青年教师都要 经历一段时间的教学观摩。为了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学方法,2011年该课 程主讲老师高祥峪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研修。 |
|||||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 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世界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主要是建国以后在全国各高校历史系开 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上限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限为俄国十月革命, 其内容也主要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军事史、以及对外殖民的历史,而且多是从阶级斗 争的立场加以看待和讲授,缺乏对资本主义文明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等内容的介绍 和研究。改革开放以后,这门课程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上限向前延伸至1 500年,不再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起点,而是以16世纪地理大发现整个世界文 明开始一体化作为开端,体现了全球史观。其次,随着世界史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 ,学术界对世界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增加了许多新内容 ,彻底改变了以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历史观。学术研究上的突破推动了《世界 近代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各高校世界史专业的教师们纷纷编写世界近代史新 教材,将最新的学术成果纳入到这门课程之中。在出版的诸多不同版本的世界近代 史教材中,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北师大版)最具代表性。 目前,《世界近代史》与《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现当代史》依旧是本科生世 界史的主干课程,该课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恢复高考以后主讲世界近代史的教师主要为马英昌、丘少 伟、刘化民等,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杨鹏飞、张玉霞担任主讲。我院积极引 进人才、整合教师队伍,以 干,培养出了高祥峪、韩建伟等优秀的世界近代史青年教师。 |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
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至19末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确立的历史,同 时也是世界文明从孤立走向整体的历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近代史也 是该时期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内容宏阔,涉及该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 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构成:1、近代文明的兴起(包含西 方的崛起、启蒙时代、英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洲革命);2、工业化的开端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19世纪 中期的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工人运动和社会 主义运动的兴起);3、开始跨入电器时代(包含第二次工业革命、各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列强瓜分世界领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和战争 风云、新型民族运动的兴起) 《世界近代史》是世界史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承启《世界上古中古史》 和《世界现当代史》课程,在世界史学科体系中具有关键的地位。专业培养目 标是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生、发展、确立,世界大国崛起的不 同道路,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起实质联系走 向一体化的历程。 |
本课程属纵向布局,基本以历史时间为序,大体可分以下模块: 第1部分:近代文明的兴起, 20学时(其中西方的崛起4学时、启蒙时代4 学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学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4学时、美洲革命4学时)。 第2部分、工业化的发端——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20学时(第一次工业 革命3学时、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3学时、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 5学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5学时、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4学时)。 第3部分: 开始跨入电器时代,20学时(第二次工业革命4学时、各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3学时、列强瓜分世界领土3学时、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发展和战争风云5学时、新型民族运动的兴起5学时)。 |
重点: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启动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欧美资本主义的 发展与社会转型,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及其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 容及意义,近代欧美社会思潮的流派、特点及其演变,列强的对外殖民活动及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社会主义及工人运动的兴起、阶段及 影响,国际政治关系及格局的演变等。 难点:西方文明的兴起、特点及影响,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阶段及其特点,欧洲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及“再版农奴 制”形成的根源,资本主义形态的自身演变(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及 资本主义剥削和对外殖民手段的变化,近代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现代化理论视 野下的世界各国历史进程及其特征,近代各国家之间的交往、矛盾嬗变及其后果 ,19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运动的走向等。 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
任课教师群策群力,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借鉴参考近当代各种史 学理论,深化对历史发展逻辑和规律性的认识,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对这些问 题的教学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精心准备教案,对重点和难点逐一分析和讲授。 第二、
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包括布置课后参考书和 必须阅读的论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对课 本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 第三、
重视教材重点、难点的选定和启发式讲解,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 内容,以做进一步提炼;教师在答疑解惑的基础上,按照教材中心旨趣,提出一 些问题,组织同学进行课堂讨论。目的是使学生较好地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提高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习兴趣。 第四、
重视实践环节,包括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学术研究状况和分析、 小论文,以及安排访学考察、参观访问,同时开展学术月讲座、举办近代史知识 竞赛、举办近代史电影展等。 |
|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
|
|
|
|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 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教材方面,以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中的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为主,同时广泛参考其他类似教材和配套教学辅导材料。同类教材有:《世界近代史教程》,彭树智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世界近代史》
乔明顺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世界近代史》,袁征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世界近代史》 刘祚昌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世界近代史》,王建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梅雪芹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大陆诸国》,辜燮高著,商务印书馆,1986;《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近代史卷》,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吴绪、杨人楩著,商务印书馆,1989;《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杨生茂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3、我们于2012年出版了《历史学本科专业学习指南》(下编:世界史部分),对世界 近代史部分的基本史料、学术争鸣、难点问题、今人论著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根据实 际情况,补补充了教材的不足,深受学生的欢迎。 4、网络教学环境: 随着网络教学环境的优化,本课程点的教学也与时俱进,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超星图书馆、CNKI中国期刊网,是学生和教师必备的数据资源。除此外,通过与北师大的资源共享,世界史专业的学生还能在图书馆使用jstor外文数据库。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更直观的地图、图表、图片等资料加深对史实的认识。 |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 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 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取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现代教育技术为辅的有机结合方式。 教师的口头讲授以及板书形式久为学生熟悉并相对易于接受,所以在教学中仍然使用。 在授课的过程中辅以多媒体教学,以网络图片,教师设计的课件等手段丰富学生的历 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学习近代史课程的相关选修课,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3、精心设计作业形式,让学生以个人书写论文的形式,分组讨论重点问题并提交讨论 稿的形式完成作业。 5、 考试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期中、期末笔试(占百分之六十),平时课堂讨论、发 言,平时作业、小测验等综合测评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 |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 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世界历史学科是西北师大传统优势学科之一,世界近代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英昌、丘少伟、刘化民等老一辈学者为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学风传带等方面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世界现代史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校外专家、校内同事、学校督导组、学生的充分肯定。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组专家在我校考察时,专门听了 |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 内容宏阔,适应面广。本课程涵盖世界主要大国的崛起、工业化、资产阶级革命、 人类文明从闭塞到联系、从孤立到依存、从分散到整体等重大问题。既可以作为历史 系本科生的必修课,又可以作为全校各院系学生的公共选修课。 2、 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发 展逻辑和规律性的认识,因此本课程同时也兼具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历史使命感等 素质教育之功效。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加强,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 世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历史知识的素质教育作用日益明显,不少学校将世 界现代史确定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选课程。 3、 适应双语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在阅读外文世界史通史、专著、文献的同时也能提 高英语水平,可以使学生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两者可以共同进步,相得 益彰。 |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本课程属传统历史教学课程,我校在该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方面都具有很深的积淀,该 课程在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与国内很多兄弟院校,甚至某 些重点院校同类课程的水平相当。 |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 本课程虽然一再使用新版本的教材,但教材建设仍有疏漏之处,表现为某些最新研 究成果仍未被吸收编撰进来,教材的某些内容与观点仍然滞后,也没有自编教材。 2、 课时量过少,对历史专业的学生不能深入展开专门讲授,课程内容难以在3课时内 完成。 3、 本课程对于外文文献、专著、数据库有很大的需求量,我校在这方面的建设和储备 不足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手段采用不够,亟待进一步补充和提高。 4、为了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国际接轨,青年教师赴国外研修力度还有待增进。 |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争取现阶段把本课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5年内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2、 争取在五年内编辑出版本校的《世界近代史》本科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3、 争取在2016年前实现《世界近代史》完整课程资源的上网。 4、 撰写并发表一些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取得初步的教学研究成果。 |
2013-2015年完成《世界近代史》第一编、第二编课程的录像上网;2015年完成世 界近代史第三编课程的录像上网,此后继续丰富和完善该课程资源。 |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1.西北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2.西北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课程教案 3.西北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课程习题 4.西北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课程参考书目 5.西北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团队 6.西北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授课录像:主讲教师3名,每人50分钟 |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
7. 学院的政策措施
7-1所在学院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 历史文化学院一直把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突破口 ,近年来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使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了加强我院课程建设,积极培育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历史文化学院 积极贯彻《西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严格按 照建设目标和要求、申报立项与建设、评估验收、管理与维护、保障与激励的有关 规定和标准实施了很多有效措施如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组建合理 的教学团队;通过老教师传、帮、带的方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充实图书资 料室的藏书,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以派教师到国内外研修的方式,扩大与 国内兄弟院校以及国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历史文化学院响应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的课程建设规划,积极保证重点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认真贯彻《西北师范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以培育精品课程为目标,着力凸显课程特色,并以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的思想为指导,对重点课程建设实行规范管理,促进了我院重点课程的建设,提高了我院精品课程的质量。 |
7-2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认真执行《西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对精品课的后续建设计划予以大力支持,在资金、教学条件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保证学校规定的精品课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并在教师申报教学奖、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
8. 说明栏
|
9、学院推荐意见
学院盖章
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