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视图的概念
通过视图不仅可以从多个表中提取数据,还可以在改变视图数据后,把更新结果送回到数据源表中。
视图不能以自由表文件的形式单独存在,它必须依赖于某个数据库,并且只有在打开相关的数据库之后,才能创建和使用视图,视图是数据库中的一个特有功能。
依据数据来源可以将视图分为两类:
( 1 )本地视图:使用本地表或视图
( 2 )远程视图:使用 ODBC 远程数据源
如果要保存检索结果,应当使用查询;如果要提取可更新的数据,应当使用视图。
4.2.2 创建视图
利用视图设计器可以在交互环境下创建视图。
1 .启动视图设计器
( 1 )项目管理器: 选择数据库中的 “ 本地视图 ” 项,然后单击 “ 新建 ” 按钮,出现 “ 新建本地视图 ” 对话框,选择 “ 新建视图 ” 命令,打开视图设计器窗口。
( 2 )命令: CREATE VIEW
2. 视图设计器的使用 与查询设计器相比,视图设计器中只多了一个 “ 更新条件 ” 选项卡,其它都相同。
通过在 “ 更新条件 ” 选项卡中设置更新属性,可以把对视图数据的修改回送到数据源表中。

4.2.3 使用视图
视图建立之后,就可以象数据表一样使用。
视图在使用时,作为临时表在自己的工作区中打开,如果该视图基于本地表,则系统将同时在另一个工作区中打开源表。
视图的操作:
( 1 )使用 USE < 视图名 > 命令打开视图。
( 2 )使用 USE 命令关闭视图。
( 3 )在 “ 浏览 ” 窗口中显示或修改视图数据。
( 4 )使用 SQL 语句操作视图。
( 5 )在文本框、表格控件、表单或报表中使用视图作为数据源。 |